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2021-07-08 02:47陈黎黎李俊华王发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尿常规尿路感染亚硝酸盐

陈黎黎 李俊华 王发龙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作为临床常见病一种,其呈现出发病率较高特点。未经及时治疗后,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受影响程度极为显著[1]。就发病机制进行分析,主要由留置尿管以及其他尿路装置造成,如感染未获得有效控制,往往呈现出系列慢性疾病现象,使身体健康受威胁程度进一步增加[2-3]。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展开尿路感染及时诊断,意义显著。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试验组诊断研究;同时间段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60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参照组诊断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尿常规检验方法完成尿路感染诊断临床价值,为达到尿路感染诊断效果提升目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试验组诊断研究;同时间段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60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参照组诊断研究;纳入标准:尿路感染疾病均获得有效证实;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尿常规检验;表现出较高诊断依从性;排除标准:呈现出较差配合度;患有内分泌疾病、严重脏器疾病以及精神疾病;参照组男、女各40、20例;年龄18~65岁,平均(40.29±3.29)岁;试验组男、女各41、19例;年龄19~67岁,平均(40.33±3.5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后,于无菌试管中将20 mL尿液标本留置,主要对中段尿液进行留取。针对女性,需要对其外阴实施清洗后,合理展开对应取样,将经期避开,防止样本留取期间呈现出异物现象,避免呈现出检查结果误差现象。完成尿液标本收集后,需要对送检及时性做出保证,对检查结果准确性做出保证。就有关试剂主要利用尿液分析仪完成,具体操作依据检验标准流程展开。完成涂片后,于显微镜下放置,认真观察尿液标本中白细胞计数以及细菌计数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亚硝酸盐阳性率以及白细胞计数。尿培养判定标准:对患者中段尿实施清洁,或者通过导尿对尿液留取,合理进行革兰阳性球菌菌数培养,结果≥104cfu/mL,对患者实施革兰阴性杆菌菌数培养,结果≥105cfu/mL,则获得阳性结果;对于尿干化以及尿沉渣利用自动分析仪完成检测,将UF-500i细菌定量计数临界值5 999/μL、尿亚硝酸盐(nitrite,NIT)阳性以及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ount,WBC)>25/μL作为UTI筛查诊断临界值。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导入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表现形式为(n,%)。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现形式为 (±s)。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亚硝酸盐阳性率比较

试验组60例尿路感染患者完成尿常规检验后,共48例患者尿液细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达到80.00%阳性率;参照组60名健康体检人员完成尿常规检验后,0例患者尿液细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0%;试验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80.00%)高于参照组(0%)(P<0.05);47例患者亚硝酸盐最终获得阳性结果,达到78.33%阳性率;参照组60名健康体检人员完成尿常规检验后,0例患者亚硝酸盐最终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0%;试验组亚硝酸盐阳性率(78.33%)高于参照组(0%)(P<0.05)。

2.2 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比较

试验组白细胞计数多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比较(个/HP, ±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比较(个/HP, ±s)

3 讨论

在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情形下,患有尿路感染疾病概率显著增加,未经及时治疗后,在疾病不断进展后,会使患者生活以及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会导致患者呈现出死亡结局。尿路感染作为临床常见病一种,归属为感染性疾病范畴,呈现出相对较高发病率[4]。诊断期间,需就其病史情况、临床体征以及疾病症状加以结合,并合理展开实验室检查,从而对患者病变情况加以明确,防止呈现出漏诊以及误诊等现象[5-8]。检测期间,为使诊断效果有效提高,尿常规检测工作获得广泛运用,其呈现出诸多优势,主要集中于操作简单、经济以及迅速等方面,就不同类型尿路感染患者可进行有效诊断,从而对疾病早期确诊与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使患者治愈率提高[9-13]。

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60例尿路感染患者完成尿常规检验后,共48例患者尿液细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达到80.00%阳性率;参照组60名健康体检人员完成尿常规检验后,0例患者尿液细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0%;试验组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80.00%)高于参照组(0%)(P<0.05);47例患者亚硝酸盐最终获得阳性结果,达到78.33%阳性率;参照组60名健康体检人员完成尿常规检验后,0例患者亚硝酸盐最终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0%;试验组亚硝酸盐阳性率(78.33%)高于参照组(0%)(P<0.05)。试验组白细胞计数(5.99±1.33)个/HP多于参照组白细胞计数(0.45±0.13)个/HP(P<0.05),从而说明尿常规检验工作有效开展,可以充分诊断尿路感染,表现出检验迅速以及操作简单特点,对于尿路早期确诊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临床研究有效方法展开尿路感染治疗,避免疾病延误使患者自身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充分证明了尿常规检验工作运用于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尿常规检验工作有效开展,可使患者尿路感染诊断效果获得显著提升,对于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亚硝酸盐阳性率可以显著提高,对白细胞计数进行有效明确,充分证明了尿路感染诊断运用于尿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尿常规尿路感染亚硝酸盐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羊亚硝酸盐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高位池亚硝酸盐防控
冬棚养殖需警惕亚硝酸盐超标!一文为你讲解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