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通痹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1-07-08 04:06李兰芳方向华杨俊涛方海玲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活血腰椎

李兰芳,方向华,杨俊涛,方海玲

(1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 东阳 322100;2东阳花园田氏医院·浙江 东阳 322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诸多因素致使腰椎退变、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脊髓及神经根所导致的以腰腿痛为主的一种综合征[1]。数据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全球2%~3%的人口,我国发病率高达7.62%。随着办公智能化的发展,该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2]。约80%~90%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疗效,其中保守治疗包括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甘露醇、激素类、镇痛药等,虽取得较好效果,但长期使用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3]。传统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且副作用小[4]。基于此,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自拟补肾通痹活血汤治疗LDH患者,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东阳市人民医院、东阳花园田氏医院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采集时间为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9 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27例;年龄45~62岁,平均(48.04±10.25)岁;病程2~20个月,平均(15.53±3.34)月;发病部位:其中L3-49例,L4-529例,L5-S111例。对照组49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29例;年龄46~60岁,平均(45.79±10.34)岁;病程2~24个月,平均(16.61±3.89)月;发病部位:其中L3-412例,L4-523例,L5-S11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标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5]。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证[6]。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辨证标准;2)年龄40~65岁,性别不限;3)符合LDH保守治疗标准,未见手术指征;4)治疗前1 个月未进行相关治疗;5)患者对治疗内容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其他原因导致的腰腿痛患者;2)合并有各脏器及系统严重疾病者;3)妊娠或哺乳期女性;4)对使用药物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卧硬板床休息,进行适当的、有规律的日常活动,活动时可佩带腰围。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40106)0.2 g,2次/日口服;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7]0.5 mg,3 次/日口服。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给予自拟补肾通痹活血汤,具体方药如下:桑寄生20 g、杜仲20 g、狗脊20 g、牛膝15 g、独活15 g、威灵仙10 g、鸡血藤15 g、当归15 g、赤芍20 g、红花6 g、土鳖虫6 g、桂枝6 g、干姜10 g、木香10 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2组患者均治疗4周。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LDH的相关疗效标准,具体分为治愈、好转和未愈。

2.3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总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7]。 2)腰椎功能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制订的下腰痛疾患评价量表(JOA) 评定患者腰椎功能,具体包括临床体征、主观症状以及日常生活能力3 个项目,共计29分,评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好[8]。

3 结果

3.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分)

3.3 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分)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骨科常见疾病,多由于腰椎间盘退变,脊柱承受负荷过大导致髓核突出或脱出,从而刺激或压迫相应神经根及马尾神经。该病的发生与生物力学、年龄、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而重体力劳动、外伤、长期久坐等会加速椎间盘退变[9]。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传统中医学“腰痛”“痹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肝肾精气亏虚,骨髓生化不足,气血衰弱,加之劳累,外邪入侵,而使气血凝滞、筋脉受损,经络失养,不荣不通,引发疼痛。治疗则宜补益肝肾、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笔者自拟补肾通痹活血汤治疗LDH患者,方中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狗脊强肝补肾、强腰壮膝;牛膝强筋骨、补肝肾、逐瘀血;独活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通经络;威灵仙通痹止痛、祛风除湿;鸡血藤活血通络;当归补血和血、化瘀止痛;赤芍、红花活血通络、散瘀止痛;土鳖虫破血逐瘀、通经活络;桂枝、干姜温经散寒、助阳化气;木香行气止痛,取气行则血行之意;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补肝肾、强筋骨、化瘀阻、止痹痛之效。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95.9%VS 85.7%,P<0.05);治疗4 周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腰椎功能JOA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自拟补肾通痹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够提高疗效,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部功能。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活血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