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散外敷联合手功能支具牵引对手外伤术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07-08 04:06魏锦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支具优良率外伤

魏锦辉

(佛山市中医院骨科中心骨13科康复医学科·广东 佛山 528000)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因外力致伤、重物挤压、机械因素等引起的手外伤发病率逐年升高[1]。发生手外伤后常引起手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尤其是重体力劳动者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失去经济来源,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心理及经济负担,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及时且有效的治疗[2]。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而在术后患者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康复,为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既往多是借助手功能支具牵引来加快康复进程,经实践发现常规干预的效果并不佳[3]。随着中医治疗理念的推广,近年来本院针对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在常规手功能支具牵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散外敷,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6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有明确的手外伤致病原因;(2)患者均有良好认知能力;(3)原手术伤口均已愈合,无合并神经损伤;(4)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或者功能衰竭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手术禁忌者或者精神疾病者;(4)原手术伤口愈合不良或合并神经损伤者;(5)皮肤易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以下两组:观察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9~77岁,平均(46.2±2.5)岁;致伤原因:压砸伤15例,切割伤12例,撕脱伤11例。对照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10~78岁,平均(46.8±2.6)岁;压砸伤14例,切割伤14例,撕脱伤1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手术均由同一组具备丰富经验的创伤骨科或手外科医师实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及相关手术规范。完成手术后转入康复科作后期康复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1)关节粘连手法松解:医技配合,先对患手给予关节粘连手法松解,通过关节被动活动,解除MCP、PIP、DIP各关节僵硬;然后予屈伸肌腱滑动训练,通过揉搓瘢痕组织,固定近端关节,活动远端关节,行手部各受限关节主动屈伸锻炼[4]。(2)OT训练:作业治疗包括:插花、画画、捡玻璃珠、拧水龙头、翻纸片等。(3)手功能支具牵引:关节粘连手法松解后或OT训练后,患者佩戴手功能支具,持续牵引。支具主要是由不锈钢、铝合金、弹簧等所组成,分为手动、电机两种型号,支架经尼龙搭扣固定在前臂、手腕背部位,依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配件,此外可做单指或者多指活动,经手指主动屈伸进行往返运动,每次15 min,2次/d[5]。观察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另外给予活血散外敷。活血散为本院制剂,药物配方:生南星、生乳香、没药、公丁香、花椒、姜黄、当归、川芎、五加皮、白芷、桃仁、制川乌、制草乌各20 g,冰片10 g,细辛15 g;将配方中的中药研磨成粉末,依据损伤部位选取适量的药粉,加入适量水与蜜糖,也可加水、米酒、蜜糖,姜汁少许,加热后调成糊状,平铺于药纸上,晚上外敷予伤手上,之后用医用胶带固定并用绷带包裹,次日早上拆除敷料。

2.2 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在6个月后进行手功能的评定,具体方法是应用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评定。总活动度=总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受限之和。优:恢复到正常的手活动水平;良:患侧TAM达到健侧75%以上;可:患侧TAM达到健侧50%以上;差:患侧TAM未达到健侧50%。优加良除以该组总例数乘以100%为优良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手部消肿及恢复正常功能的时间。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 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89.5%,显著高于对照组63.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手部消肿与手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部消肿时间、恢复正常功能时间比较

4 讨论

针对手外伤术后干预,多提倡采取手功能支具牵引的干预方式,该干预方式主要是在不影响组织修复的原则下进行早期主动及持续被动活动,促进手功能的康复[5]。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牵引支具具备弹性与手动支具的优点,牵引工具的速度缓慢且牵引力均匀,牵引时以电机为动力,患者基本无痛感,可避免多种支具需患者充分配合的需求;第二,支具牵引在静止期受伤一侧的关节可在伸直位固定,避免出现关节囊挛缩所致后遗症发生;第三,支具牵引可治疗及预防关节挛缩,可以有效避免肌腱粘连,且活动缓慢及患者痛苦小,支具还本着多功能、多用途及多项调节来设计,效果满意且乐于被患者所接受。

中医认为伤科疾病的病机主要是经脉损伤、血行脉外、气滞血瘀、积而不散,虽然经手术使筋骨接续且愈合,然而气血瘀阻不通可使关节屈伸不利,因此对术后手外伤患者,应治以化瘀行气、舒经活络及消肿止痛[6]。如《普济方·折伤门》中指出:“凡从高处坠下,伤损肿痛,轻者在外,涂敷可已;重者在内,当导瘀血,养肌肉。宜察浅深以治之。”《辨证录·接骨门》指出:“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去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留者攻之”“结者散之”,故当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法。本文观察组的患者在支具牵引同期使用活血散外敷,其中五加皮、 白芷、公丁香、花椒、冰片、细辛具有温通经络、止痛之功;生南星、乳香、没药行风活血、 消肿定痛;另外添加米酒、姜汁可增强以上3 味药的功效,面粉则可起到黏合的作用,将药物敷于患处可缓慢的发挥药效,促进手功能的恢复。本观察结果显示,随访6个月,手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手部消肿与恢复正常功能的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提示使用中药活血散辅助干预手外伤患者对其康复有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支具优良率外伤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