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核心观点,层层推进议论

2021-07-08 10:54李范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论点星空心态

李范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现代人被焦虑深深困扰着,尝试了许多办法,但焦虑还是时时来袭。有人说,在浮躁、攀比、快节奏的时代,焦虑已然是常态。有人说,战胜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面那些让你焦虑的事,努力想办法去改变它。

关于焦虑,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原文呈现

焦虑畏惧心灵的强大

【表达不明确,略显晦涩。】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有“80后”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也有无数人苦读成功学书籍,但事业还是没有起色。大势所趋,社会越浮躁浮夸,焦虑焦灼之风越盛。

“同龄人正在远远把你甩在身后”“出名要趁早”,这样的话被很多人拿来自嘲或激励自己。事实上,年少有为固然可赞,大器晚成也值得期待。过分攀比只会带来焦虑,只有内心真正强大才能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本段承接开篇所写的社会背景,提出中心论点。但只见“内心强大”却未见“焦虑”出现,没有照应题目。】

克服焦虑,用强大的心灵去把握成功。【论点的提出不够明确。指向是如何克服,还是克服之后会成功?论点要严谨,要有理性色彩,能兼顾文学性更好】用强大的心灵克服焦虑不代表佛系的放弃。19世纪的美国一直固守孤立主义,与焦躁、一直混战的欧洲不同,美国静静地发展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实力弱小。美国克服焦虑,镇定地发展经济,最后在世界大战中夺得了世界霸权。同样,没有平时刷题的辛苦,就没有考试的高分。只有不骄不躁,以平稳心态去面对,才能收获胜利的果实。【联系自身现实的例子有些突兀,此处可找更具可比性的事例进行对比或类比。】

克服焦虑,用强大的心灵去净化自我。【分论点之间的逻辑性不强,需加强过渡】失败不仅因为对手的强大,更因为自己的焦虑不安。【是论失败,还是论焦虑?对“焦虑”的议论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马克思辩证否定观所言,事物总是自己否定自己。所以只有强大的心灵才能使自己净化,以平常心态去对待焦灼之风,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事业,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去对待失败,以不卑不亢的表现去对待对手,那么就会像孟子所说“然而未王者,未之有也”。从容地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为什么要反复出现无关紧要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不是要突出的主题关键词。】

克服焦虑,用强大的心灵去回报祖国。【论点空泛,经不起推敲。】

习近平主席说: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但现在有人说中国浮躁。中国浮躁吗?40年前,历史转身,我们取得很大的成功,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产业升级加快,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阵痛,许多人开始怀疑中国模式,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多写积极的一面,“愤青式”语段要慎重】只是因为焦躁的氛围就人云亦云,不肯自己思考。前路漫漫,坎坷总是有的,中国在时代浪潮前该何去何从?这是每一位国人应该思考的,但首先肯定是要克服焦虑,用强大的心灵去思考,去体会,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努力。

压力化成了焦虑,即使有了动力,也会迷失方向。只有用心灵去思考,去把握,才能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中高考作文《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毒太深!需删除。注意照应题目的关键词。】

问题诊断

这篇文章审题准确,能关注到“焦虑”这一现象,并提出克服焦虑的方法——强大内心,有思考角度和观点立场。但文章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核心问题是议论能力不足:其一,文章论述观点在表达上不够准确,中心论点及分论点的层层设置都欠缺思考,连标题都存在晦涩不通之处;其二,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有时“扣不住”话题关键概念,如,无关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多次出现;其三,议论的例子推敲不够,如,联系现实的例子不是随意安放的,还需斟酌,写社会浮躁风气的文句不免有些愤青;其四,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衔接有待加强。

升格策略

一是论点上的提升:标题要立场鲜明,表达精练,突出文章的论述重点;中心论点的概括性及准确性需加强;分论点要分得开、说得明、有逻辑,便于论述的展开。例如,论点间的过渡性议论就可以加强逻辑关联。二是要强化点题训练:要抓住核心概念,利用关键词不断点题。三是注意论证方法的恰当:比如,要思考举例论证时事例与事例的联系,选取合适的例子,才能凸显相应的论证方法。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有清晰的议论、明晰的思路,进而追求灵活的论证方法。

化蝶之作

强大内心 克服焦虑

◎一考生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有“80后”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也有无数人苦读成功学书籍,但事业还是没有起色。大势所趋,社会越浮躁浮夸,焦虑焦灼之风越盛。

“同龄人正在远远把你甩在身后”“出名要趁早”,这样的话现在被很多人拿来自嘲或激励自己。事实上,年少有为不代表成功,大器晚成也值得期待。过分攀比只会带来焦虑,只有内心真正强大才能克服焦虑,免陷于盛行的焦虑之风中。【中心论点重新提炼后,既照应了题目,又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克服焦虑,要使内心强大充实,让焦虑的杂草无处可生。【利用“焦虑”这个关键词,观点鲜明,同时兼顾了文学性】心灵强大,静观形势,不焦躁,才能迈向成功。【议论深层推进,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19世纪的美国一直固守孤立主义,与焦躁、一直混战的欧洲不同,美国静静地发展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实力弱小。美国克服焦虑,镇定地发展经济,最后在世界大战中夺得了世界霸权。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谈什么工业革命?同样,20世纪的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步伐坚定,以大国心态不焦躁不激进,平稳地在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坚持不懈的奋斗中,以强大的心态勇立世界发展之潮头。【依旧是类比论证,但同为国家层面,加强了议论深度。】

国家发展的强大心态给我们以时代的启示。那么对于个体,常陷入各媒体信息影响的我们,克服焦虑迫在眉睫。【此处,加强过渡,构建国家与个人的联系。】

焦虑时,给自己以鼓励,强大内心,才能不惧怕失败。马克思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总是自己否定自己。只有强大的心灵才能使自己净化,以平常心去对待焦灼之风,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事业,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去对待失败,以不卑不亢的表现去对待对手,那么就会像孟子所说“然而未王者,未之有也”。

认清所处环境的焦躁,用强大的内心去远离焦虑,才有视野上和内心中的净土,才能感受时代发展的美好。【加强过渡,论述强大的内心克服焦虑之后的影响。】

习近平主席说,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那些抨击中国浮躁的人,眼中丝毫看不到浮躁之外的净土,自己首先焦虑了。近年来,中國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产业升级的加快,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阵痛,也是一条克服焦虑、适应中国模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要因为焦躁的氛围就人云亦云,不肯自己思考。前路漫漫,坎坷总是有的,中国在时代浪潮前该何去何从?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而当下的中学生,肯定也要努力克服焦虑,用强大的心灵去思考、去体会,没有平时平心静气的研究试题,就没有考试的高分。只有不骄不躁,以平稳强大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才能收获胜利的果实。【将联系中学生自身的议论放在结尾,更合乎逻辑。】

只有强大内心,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不焦不躁。只有内心强大,不焦虑,才能有思考,不迷失,才能适应时代潮流。【精练结尾处的点题议论,有力地总结全文,照应题目。】

升格点评

修改之后的文章,论点更加鲜明,在结构上更具逻辑性。每段的议论层层推进,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国家与国家的类比,体现了国家与个人的思考的现实意义。正反结合,关注当下社会风气,以较准确的议论阐明了“强大内心,克服焦虑”的重要性。同时,精练的议论语言,增强了语言气势。引用习近平之言,结尾处进行号召,体现了当代中学生的开阔眼界和深度思考。

猜你喜欢
论点星空心态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星空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你也爱吃仰望星空派吗?
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