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现代散文高效教学方法

2021-07-08 08:26郝云茹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写作手法文题背景

摘要:寻找高效的现代散文教学之法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以部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中吴伯箫的散文《灯笼》为例,从抓住文题,感知内容;借助背景,体悟情感;探究手法,由读到写三个层次浅析初中现代散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文题 背景 情感 写作手法 思维导图

现代散文在各版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教学对学生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寻找高效的现代散文教学之法也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以部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中吴伯箫的散文《灯笼》为例,从以下三个层次浅析初中现代散文高效教学方法。

一、抓住文题,感知内容

散文这一文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形散”即指散文的内容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手法灵活,“神聚”则是散文的情感、主题明确而集中。现代散文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应是对散文内容的感知。如何在看似散漫的篇章中抓住其主要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指导。笔者认为,现代散文的文题往往就是阅读散文的一把钥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题切入。以《灯笼》一课为例,文题“灯笼”本身就是全文的线索,在课堂导入的部分,教师可以从闲话灯笼开始,师生一起聊聊关于灯笼的记忆。进而导入本课: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作家吴伯箫笔下的《灯笼》,看看“灯笼”又承载着他的哪些记忆和情感。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继续以文题“灯笼”为引,根据文章的内在理路将文章分解,先请学生阅读文章的1~2自然段,思考“灯笼”勾起了作者哪些记忆。进而阅读文章3~10自然段。思考围绕“灯笼”作者具体回忆了哪些事。前一个问题通过默读,由学生在书上勾画出原文作答。后一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概括总结。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以“灯笼”为线索,作者先总写了由灯笼引起的许多记忆,而后又具体写了一些关于灯笼的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题感知文章内容的过程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也给予学生现代散文阅读明确的阅读切入点和导向。

二、借助背景,体悟情感

余光中曾说“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最难作假,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该是散文。”“散文家无所依凭,只有凭自己的本色。”如其所言,散文是作家与读者直接对话,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文体。因而散文教学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体悟其情感。一些现代经典散文作品由于发表时间距今较远,其所写内容,所抒情感对学生来说大都存在一定隔膜。因而就需要教师适时的进行背景介绍和引导,架起学生与作者对话的桥梁。以《灯笼》一课为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这些记忆承载着作者丰厚的情感,为了更好的去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对当时灯笼作为照明工具和文化载体之于人的重要性的背景予以介绍,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充分体悟作者于灯笼中所寄寓的亲情、乡情以及文化意蕴。《灯笼》一文在情感上是有层次的,最后两段情感发生了陡然的变化,从一家一乡之情上升至家国情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集体朗读感受最后两段感情基调的悲壮激越。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作者的这份家国之情,教师可以在此时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这个时期,强邻虎视眈眈,大兵压境,蚕食我国大片领土。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人民过着屈辱且贫困的生活,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吴伯箫这一时期的散文,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乡土的深情眷恋,对现实的不满,也透露出人民被压抑着的愤怒情绪,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这一背景的适时引进,无疑缩短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学生就能更加深入理解作者的一腔愛国之情和他那愿做“灯下马前卒”的豪情壮志。

三、探究写法,由读到写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现代散文作品就是学生写作的优秀范本。因而对文章进行写法探究,以此指导学生写作应成为现代散文教学的第三个层次。以《灯笼》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即作者从一个小小的灯笼出发,先总写灯笼引发的一些记忆,又具体回忆了关于灯笼的一些事情。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一家一乡之情、有民俗层面的、还有历史文化层面的,最后升华出的是一份大的家国情怀。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就是“以小见大”。在指导学生分析本课内容、情感、手法的过程中,板书呈现本课清晰的脉络并向学生提出 “思维导图”这一关键词。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小见大”这种写作手法并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提供吴伯箫的同类文章《记一辆纺车》,请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此文中的“小”与“大”并仿照《灯笼》一课完成该文的思维导图,完成后,请几位同学和全班一起分享。这一过程,是提升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过程,也使学生懂得在写作之前先要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为指导学生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后,教师总结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一根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从平凡中引申出深刻的内涵。这种写作手法是非常值得同学们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的。此时,教师可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生活中的“小”与“大”,引导学生将这种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本堂课最后布置的作业就是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篇作文。

综上所述,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应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感知内容、体悟情感、探究写法作为现代散文教学的三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而每个层次又包含许多细微之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去不断探寻、琢磨。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最终指向的应该是学生的写作,在教会学生阅读、鉴赏文本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写作,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充分体现,也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写作教学的智慧》王佑军、李爱梅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天津市宝坻区第三中学 郝云茹

猜你喜欢
写作手法文题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文题
论《在地铁车站》中的“意象”
《黄雀记》写作手法及当代启示
对《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写作手法的分析
《格列佛游记》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探析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