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家学写作之详略得当

2021-07-09 02:02赵莉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渔人祖父同学

赵莉

详略得当,即根据中心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语言的详略,既有浓墨重彩,也有简言而过,使文章繁简适当,疏密有致。让我们跟随余华先生的笔触,去学习详略得当这种写作方法吧。

【左读名家经典】

家 徽

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們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

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修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

【右写精彩佳作】

不一样的历史老师

◎张宁丹

秋日当空,红彤彤的太阳挂在天边,好似我的心情一般。

一阵阵悦耳的铃声响了起来——历史课!这可是我期待已久的课。

历史老师缓缓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中央,静静等待着铃声响完。金色的阳光照在老师的脸庞上,她微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好!我是你们这学期的历史老师,我姓孟,大家可以叫我孟老师。”孟老师讲话干净利索,笑容和蔼,清亮高亢的音调中夹杂着点鼻音,听着让人有压迫感。

我偷偷地打量老师,发现孟老师与其他老师不同,上课不带扩音器,喜欢扯着嗓子说话,看上去很豪爽,而且多的话不讲,感觉很厉害。

我不觉仔细打量起来:站在讲台中央的她,身穿浅蓝色短袖,黑色运动裤,白色运动鞋,这身装扮看起来朝气蓬勃。卷卷的黑发像极了小羊羔的毛,圆圆的鼻头,高高的鼻梁,黑黑的圆形眼镜框,充满了文艺的色彩。透过镜片,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闪着亮光,眼窝里溢满了慈祥。一节课下来,我就喜欢上了这位历史老师。

历史老师的课堂,PPT最是精彩。文字设计有艺术,图片内容很丰富。你看,禁烟的林则徐坚定地站在江边,荒芜的圆明园在无声地呐喊……孟老师的课声情并茂又谆谆善诱,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唏嘘,不时讨论,我很喜欢这样的课堂。

偶尔自习,大家都在写作业,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时,总有一位同学憋不住了,故意打破这宁静,紧接着,就有一大堆同学趁机问老师作业。教室里显得很乱。孟老师就扯着嗓子喊:“我只说一遍,你们听好了,写错了我可不管!”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后来才知道,孟老师是省美术家协会的画家,擅长画国画,获得过很多奖项。我曾去她办公室看到过她画的牡丹花鸟、深谷幽兰,墨色疏淡,格调高远。孟老师看到我喜欢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声音依旧洪亮爽朗,让我忘记自己要来干什么。

我的历史老师,不论是从外貌还是从风格上讲都很特别。上课时很严格,下课时却像朋友,很随性地和我们聊天。

我很喜欢她,喜欢她的爽朗、随性,喜欢她身上浓浓的艺术味儿。

(陕西渭南市经开区实验初中)

点评

习作以景物描写入笔,为我们介绍了一位特殊的历史老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习作中心鲜明,详略得当,对历史老师与众不同的肖像和语言进行描写,特别是对她清亮高亢的嗓音、爽朗随性的个性等进行了详细叙写,写这位历史老师因天生带着亲近学生的品性而深受学生喜爱。而对老师美术家身份、画作情况等描述则比较简略,使人物形象丰富饱满。

读有所思

这篇小说叙述了“我”家家徽的来历,赞扬了祖父扶危救困、劝人向善、施恩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小说开篇用国徽、校徽、厂徽引出叙述对象——家徽,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这就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急欲了解原因。接着,作者交代了家徽的来历。祖父不仅义释贼人,而且赠粮赠钱,感动了贼人。渔人送鱼报恩,祖父却不愿影响渔人生计,便让渔人刻鱼替代送鱼。结尾点明一直保留这鱼的图案以致其成为家徽,照应了开头。文章人物形象饱满,叙述上做到了详略得当,语言质朴自然,意蕴深长。

思有所悟

要想使习作中心更加突出,在详略的安排上就要下很大功夫。

写作时,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习作的中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确定详略。与中心关系密切的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又不得不写的,则要略写。具体写作时,要对事情的变化过程具体叙写,抓住人物特征或者事情细节,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加以具体描绘。

2.要结合表达方式的不同来确定详略。比如以记事为主的文章,对故事情节的记叙要详写,抒情、议论的内容要略写;写人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要详写,其中用来烘托的景物描写则要简略;写景的文章,对景物的描绘要浓墨重彩,抒情、议论部分则要精当得体。

3.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凸显详略。详写的内容要做足“细”功课:画人物,要有血有肉,能体现人物特征的地方要不惜笔墨;绘景致,要栩栩如生,能表现景物特色之处要不吝重彩;叙事情,要精彩曲折,能吸引读者的地方要精雕细琢。

略写的内容要下定“巧”功夫:排比的修辞串起概括的事件;警策的句子表达独特的思索;精练的语言表达次要的情感。

【课后训练】

暖,是暗夜里的一盏灯,带给我们光明;暖,是寒冬里的一抹阳光,使我们远离冰冷;暖,是失意时的鼓励,带给我们无限力量。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有更多的暖,有更多的光,让我们走进更亮堂的明天。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猜你喜欢
渔人祖父同学
祖父瓷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渔人的故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祖父的一封信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
鸡犬不宁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