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磨憨镇民营橡胶发展浅析

2021-07-10 01:30朱克清
热带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割胶橡胶树全镇

朱克清

(磨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勐腊666308)

磨憨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南部,距县城43 km,东南面与老挝相连,国界线长174 km,辖区内有3 条公路直通老挝(分别为曼庄至老挝丰沙里、新民至老挝勐赛、磨憨口岸至南塔),玉磨铁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之中,磨憨口岸是我国通向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和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全镇平均海拔850 m,年均温21℃,年降水量1 525 mm,森林覆盖率87%,属南亚热带暖热湿润气候,境内有保存完整的热带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品种繁多,矿产和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磨憨镇在勐腊县范围属三类植胶区。多年来,在党中央、省委、州委关于“天然橡胶的发展实行国营、民营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谁种谁受益,长期不变”的政策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农垦友邻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各相关部门、植胶区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艰苦努力,历经起步、发展、持续发展、巩固提高等阶段,全镇民营橡胶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全镇除粮食外,农业产业中种植规模最大,经营范围最广,整体效益明显,经营层次和从业人员最多的一项基础支柱产业,也是全镇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发展国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产业。橡胶产业的发展,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当前仍有很多不利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凸显。为此,笔者分析了磨憨镇民营橡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 磨憨镇民营橡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磨憨镇是一个傣、哈尼、苗、瑶、拉祜、布朗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乡镇,下辖磨憨、尚勇、尚冈、曼庄、龙门、磨龙 6 个村委会,有 56 个自然村,5 个村办场,5 个茶农队,另还有2 个社区。2020 年末户籍人口4 761 户20 430 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3 963 户17 682 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为橡胶、茶叶、砂仁和冬季作物,人均纯收入12 756 元。镇域土地面积803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1%。其中耕地面积2 051 hm2,人均耕地面积0.12 hm2,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甘蔗、蔬菜、玉米、橡胶等作物;林地 1.92 万 hm2,人均林地面积 1.09 hm2。

上世纪70 年代至90 年代,磨憨镇是勐腊县普洱茶主产区之一,全镇有茶园1 566.57 hm2,可采摘面积1 371.93 hm2。当时全镇广大群众依托茶产业发展经济,解决了温饱问题,并成为一项特色产业。90 年代初期,镇辖精制茶厂生产的毛尖系列曾荣获第五届中国茶叶博览会金奖,提高了磨憨知名度,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其后,受到市场经济及企业体制改革等影响,茶市连年不景气,极大地打击了茶农的积极性;同期,民营橡胶发展如火如荼,农民种胶热情高涨,近1 333.3 hm2茶园转眼变成橡胶,茶园面积骤减。至2020 年底,磨憨全镇有植胶农户3 716 户,从业人员7 603余人,植胶总面积8 596.67 hm2,开割面积6 524.73 hm2,干胶产量 8 955 t,产值 8 800 万元,种植品种有 RRIM600、GT1、云研 77-2 和云研 77-4 等。

镇辖区有1 座标胶厂,设计产能12 万t/年,其中白炭黑湿法混炼胶6 万t,全乳胶、二级胶、TS9710 等 6 万 t,有职工 120 人,其中管理人员 12人。该厂是全球首家成功开发出湿法混炼装备和湿法混炼工艺的企业,也是天然橡胶企业唯一成为中国化工学会橡塑产品绿色制造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的企业。2020 年企业生产SCRWF、SCR5、SCR10 等传统产品 2.3 万 t,白炭黑湿法混炼胶10 余t,产值25 089 万元,已发展成为集天然橡胶加工、销售、研发、贸易及技术创新于一体的多元型企业。

全镇民营橡胶主要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由于广大胶农文化素质较低,观念意识和认识不到位,对橡胶生产投入不足,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因而在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

1.1 超海拔开垦种植,产业效益低

橡胶种植对海拔、气温和环境条件有严格的要求。经过科研工作者多年的辛勤探索,国内种植橡胶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完善、科学的管理方法。21 世纪初,由于国际石油等工业产品市场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天然橡胶市场波动大,价格上扬快,胶农得到很大实惠,强烈刺激着全镇广大民众开垦植胶。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植胶者不顾环境条件盲目开垦,延伸至高海拔山区植胶。据统计,磨憨镇现有超海拔(950~1 200 m)植胶面积1 252.73 hm2,占全镇植胶面积14.57%,在镇辖6 个村委会均有分布,涉及23 个村民小组;定植时间集中在2004-2009 年,品系以云研77-2、77-4 为主,其次为GT1。近年来,由于超海拔种植违背了橡胶树生长基本习性,全镇天然橡胶产业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一是普遍长势差,有效割株少,易受冻害,茎围生长达标率低。2008 年5-11 月,乡镇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员分别对6 个植胶农户2004 年定植在不同海拔地带的600 株(每户100 株)橡胶树进行4次抽样调查,以初步了解高海拔植胶对橡胶树茎围生长达标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其中,高海拔植胶的2 户中,有1 户橡胶树达标率仅9.0%,另1个点达标率为31.6%;低海拔种植的4 个农户达标率均达到95.0%以上。

表1 磨憨镇不同海拔植胶茎围生长达标率抽样调查

二是高海拔地带橡胶树产量低,开割橡胶树皮薄,抽叶物候时间长,每年开割较晚,冬季低温早至,又提前停割。如龙门村委会1996-1998 年定植的约8.33 hm2橡胶树,定植后12~13 年才开割,比正常开割时间推迟了6~7 年,到目前也仅有2.67 hm2可以割胶,且多数开割植株还达不到开割标准,年均株产仅1.7~1.8 kg。

三是病虫害发生频率高,特别是橡胶树“两病”常年危害,导致每年的割胶生产期更短,产量更低,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浪费了土地资源。

1.2 胶园规划不规范,品系配置、种植密度及种植形式不合理

当地胶农盲目追求单位面积植胶株数,不按规程种植,多数窄行密植,有2 m×5 m、2 m×6 m或2 m×7 m 等多种种植模式,且不按要求进行品系配置。这种在有限土地面积上片面追求种植密度的方式导致橡胶树生长缓慢、树皮薄,开割后产胶能力差,抵御病虫害能力弱,在浪费有限土地资源的同时,还增加了劳动强度及防治投入。

1.3 投入严重不足,胶园管理跟不上,弃管弃割现象突出

为使胶树速生、高产、稳产,需要对胶园进行长年的抚育管理,胶园管理贯穿从建立至更新前的整个时期。而现实生产管理中,胶农对胶园管理较差,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近几年,由于橡胶价格持续低迷,有近1/4 胶农外出务工,弃管弃割现象突出,胶园杂草丛生;胶园管理更加懈怠,深翻改土、盖草、中耕松土及露根培土措施跟不上,徒长枝、病枝、枯枝、弱枝和下垂枝多生,树身管理不到位,风害、病害严重,胶树生长缓慢,非生长期延长等问题普遍存在。橡胶树产前、产中、产后管理不到位,重割,轻管、轻养,用肥、施肥措施不合理,甚至从不施肥,产量不高,死皮严重,产胶潜力差。

1.4 割胶技术落后,伤树率较高,胶树经济寿命缩短

割胶技术决定获得橡胶产量的多少。提高胶农割胶技术水平,不仅能提高民营橡胶产量,充分挖掘胶园生产潜能,又能保护树皮,延长橡胶树生产寿命。事实是,全镇胶农学科技、用科技意识仍然十分落后,技术应用缓慢;加之胶农割胶技术差,不按技术规程乱割现象突出,且不经培训擅自上岗为多,以自家产业为中心的落后思想严重,单纯追求产量,割胶强度大,耗皮超厚,导致橡胶树伤痕累累。一个割面本来可割八九年,但大部分胶树只用五六年已割完,再生皮不能有效利用,死皮、病株严重。新技术应用少,割胶技术差,导致橡胶树生产周期与经济寿命缩短,橡胶产量不高,整体效益不明显。据调查,友邻国营农场平均株产干胶5.7 kg,而民营胶园株产干胶为3~4 kg,未能发挥其最好经济效益。

1.5 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力

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和胶园投入减少,树体抵抗力下降,橡胶树主要病害(白粉病、炭疽病和季风性落叶病)常年发生,介壳虫、红黄蜘蛛等虫害也零星发生。近几年的橡胶树白粉病大面积流行均导致橡胶树推迟2~4 个月开割,给植胶农户带来严重损失。此外,胶农缺乏病虫害主动监测与防范意识,即使发现病害也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等、要、靠”和侥幸思想严重,以致延误最佳防治时机,造成病虫害蔓延,严重影响后期的割胶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相反,友邻国营农场每年在病害预防和防治工作中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喷药,严控病害流行,使损失降至了最低。

1.7 培训力度不够,短期内无法提高胶农的技术水平

磨憨镇橡胶种植区集中在欠发展地区,植胶者多民族杂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乡镇农技部门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但由于点多面广及科技人员不足,在橡胶种植、胶园管理和割胶技术等方面不能做到全员培训,以致先进的橡胶生产技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普及和转化,制约了全镇橡胶资源潜力的发挥,影响了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当然,不能“一刀切”否决民营橡胶生产发展的成效。多年来,通过地方政府重视与友邻国营农场支持,磨憨镇民营橡胶在过去取得了迅猛发展,种植较早的部分农户因植胶过上了小康生活。虽然当前橡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却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如何发展全镇民营橡胶产业仍是地方政府与胶农必须重视的问题。

2 发展思路

在发展新产业的同时,不能丢掉传统产业。应引导好这些产业的改进提升,使它们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持续健康的发展。民营橡胶的发展关乎全镇农民收入、经济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全镇民营橡胶在发展中必须进行提升,在不断提高管理、采胶、防治病虫害和初加工产品等技术的同时,要走依靠科技、强化管理和提质增效的适应产业发展的路子,来实现全镇民营橡胶产业的整体提升。

2.1 强化管理与服务

民营橡胶的提升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现有种植基地为基础,通过政府倡导、政府推动、科技促进与群众参与来实现产业的提升发展。首先,应该站在宏观管理的高度,坚持资源保护与管理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其次,明确权属,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减少纠纷,保障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发挥胶农的生产积极性;再次,要完善政策和扶持措施,推行“政策性橡胶保险”“期货+保险”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稳定胶农生产,提高生产者收益,提振广大胶农信心;然后,发挥民营橡胶管理机构技术服务职能,树立责任担当和增强服务“三农”意识,抓好民营橡胶栽培管理、割胶技术及技术推广示范等工作,实行病虫害监测预警常态化机制,为地方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翔实的数据支撑,以利于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最后,地方各部门之间要联动协作,信息共享,掌握好信息动态,及时应用科研成果及气象数据等服务橡胶管理和生产,推动全镇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2 推进场群协作

当前友邻国营农场在橡胶生产管理及效益水平上仍居领先水平,民营橡胶仍应积极向国营农场看齐和学习,通过场群协作,把橡胶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与民营橡胶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造福民营橡胶产业。在与农场进行场地示范取得经验的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解放思想,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鼓励农场也可以到民营推广技术做有偿服务和投入资金获得收益,最终实现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提升。

2.3 提高橡胶生产技术含量

目前由于一代胶园逐渐进入更新期,因此,在建设二代胶园时要科学谋划和布局,防止重蹈覆辙。一是应根据橡胶树生长基本习性,结合辖区地理位置、植被状况及历年气象资料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品系,培植二代高产、稳产、高抗胶园,为确保橡胶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二是积极引导胶农走生态农业道路,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与精准施肥,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推进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新型高效肥料的使用,切实降低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构建好群防群治防控体系,倡导植保飞防技术,降低投入成本,提高防控效益,减轻“两病”流行危害;三是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民营橡胶科技含量,着重推广防雨帽安装技术,达到防病、增刀次与增产增效目的;四是根据植龄抓好新割制改革和“死皮康营养复合剂”等科技产品的推广使用,提高单位面积有效割株,实现增产增效;五是抓好示范带动体系建设,即在植胶村或小组树立几个典型的割胶技术过硬、管理又好的示范村或示范户,或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以村带村、以户带户,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六是科学推进初加工生产布局,建设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标准且加工能力适应的初产品加工企业,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提高规模效益和产品性能,改善产品结构,鼓励、支持研发适合应用于现代工业的初级产品,增加专用胶的生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拓展就业岗位,解决辖区剩余劳动力用工渠道及建档立卡户劳务使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七是加大对民营橡胶的科普宣传力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相关知识宣传到胶农,促使其转变观念,以提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2.4 建设友好型生态胶园,拓展林下经济

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挥胶园土地资源优势,科学布局,创建友好型生态胶园,发展林下经济,如在林下养殖家禽、牲畜、蜜蜂等,林下种植魔芋或砂仁、滇黄精、重楼等适宜种植的中药材,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胶园综合经济效益。

2.5 转变产业效益思维,调整好不宜植胶地

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作物种植规范,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改变目前高海拔等不宜植胶地仍在种胶却不能产生应有产业效益的不良局面。对高海拔低温地带的胶园要坚决实行退胶还林,改种珍贵经济林木或经济效益见效快、附加值高的林木或其他农作物。几年来,从部分村小组种植经济林木的现状和周期效益分析,种植杉木和轻木或是最佳选择。

2.6 提高认识,加强引导

磨憨镇民营橡胶遍及所辖6 个村委会,民营橡胶工作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保生态”,也是全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一项产业。由于气候等条件限制,除少部分村小组种植茶叶等产业外,目前还未有一个更好的产业能够替代天然橡胶产业。因此,应从战略高度科学认识民营橡胶在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对民营橡胶要做到正确引导,做好应有的技术服务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全镇民营橡胶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割胶橡胶树全镇
利用SSR荧光标记构建37个中国橡胶树栽培品种指纹图谱
仿形进阶式天然橡胶自动割胶机设计与试验
天然橡胶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
生如橡胶树
漯河市后谢镇计生协助推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未来的天胶生产,人工与机器的配合
橡胶树开割季在5月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