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建设的“五步走”

2021-07-11 10:49杨清军向守万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垃圾分类

杨清军 向守万

[摘 要] 在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广泛学习、深入调研、整体规划和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出了“调—学—用—评—扩”“五步走”的操作模式,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各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建设模式

当前,各地教育部门纷纷推出垃圾分类“试点学校”“标杆学校”“示范学校”建设。我们在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探索出“五步走”的建设模式。

一、调

调,即调研与调动。调研,就是提前了解教师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以便制订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动员和氛围营造。调动,就是进行思想动员,通过会议、宣传展板、师生活动等多样化形式,来加深对垃圾分类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以达到统一思想、调动全员积极参与的目的。

(一)开好两个会

一是访谈会,通过组织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的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重要性以及分类方法的认知情况,提高宣传引导、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二是动员会,召开行政班子、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三个层次的座谈会。

(二)用好一阵地

为调动全校师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要利用好学校的宣传阵地。一是宣传标语上墙,营造垃圾分类的氛围;二是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介绍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及分类标准,让师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做法。

(三)搞好一活动

搞好学校的垃圾分类教育启动仪式,通过宣读垃圾分类倡议书、集体宣誓、师生签名、垃圾分类志愿监督员聘任等环节,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宣传动员,启动分类活动,并通过校外媒体的宣传,提升垃圾分类的知晓度。

二、学

学,即学通、学会。学会垃圾分类的原理和相关知识,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常见生活废弃物的归类常识。

(一)通过指南学

在教室、楼道、卫生间的垃圾桶置放处,设置《分类投放指南》标牌,引导学生根据常见代表性物品进行分类投放。由于教学场所没有餐厨垃圾,我们只设置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个桶。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又增设了医疗垃圾桶,收纳废弃口罩。

(二)通过教材学

我们编写了《垃圾分类读本》,作为学校普及垃圾分类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通过自读或者与家人共读的方式,系统性地掌握“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垃圾分类、怎样进行垃圾分類”三方面的知识。

(三)通过网络学

垃圾分类的相关网络资源较为丰富,学生可以通过上网的方式,学习垃圾分类的国家标准,了解全国各地垃圾分类的做法,借鉴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

(四)通过课堂学

学校把垃圾分类课时落实到地方课程中,由科学老师定期上好垃圾分类专题课。同时,每期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课,学生通过系列活动来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与交流。另外,我们还定期邀请城市管理局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来学校做专题讲座。

(五)通过儿歌学

学校安排教师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编写成儿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定稿发布,要求各班进行传唱,并把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的2分钟定为传唱时间。

(六)通过模拟学

开展垃圾分类模拟游戏。一是利用垃圾分类扑克牌进行模拟游戏,在早上进教室时,每一位学生抽取一张扑克,正确投放进“垃圾分类引导员”佩戴四个小垃圾桶中;二是将常见生活垃圾的图片制成较大的卡片,由学生模拟投放,正确投进四类垃圾桶,让学生熟悉垃圾分类。

(七)通过竞赛学

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在班级里,开展个人抢答赛、小组积分赛等。通过班级选拔赛,组织全校性的垃圾分类知识抢答赛赛,促进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

三、用

用,即操作运用。就是把垃圾分类落实到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进一步将垃圾分类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来,并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创造用的条件

要在全校推行垃圾分类,首先要设置适合分类要求的垃圾桶。针对教室里常见垃圾情况,我们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个桶。但在楼层垃圾投放点,我们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医疗废物”四个桶,以便师生将废电池、旧灯管等投进“有害垃圾”桶,将疫情防控期间更换的口罩投进“医疗废物”桶。

(二)营造用的氛围

进一步营造垃圾分类的氛围。一是在全校开展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小论文、绘画、手抄报、废物利用作品竞赛;二是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室装扮”评比活动,要求各班进行用垃圾分类绘画、手抄报、黑板报以及废物利用作品等进行教室装扮,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三是组织学生参观厨余垃圾处理厂、塑料再生颗粒加工厂、垃圾发电厂、垃圾填埋场等,让学生看见实实在在的分类效果。

(三)落实用的行为

通过“垃圾也有家,扔前帮帮它”“想一想、议一议,我的垃圾不落地”两句口诀,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分类,并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对于不明白归属的垃圾,要求在扔之前和同学商量、讨论,仍旧弄不明白的,要询问老师,让每一片垃圾,都找到其正确归属。

(四)督导用的结果

每天早中晚,学校对各班垃圾桶进行查验,看是否将本班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并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五)解答用的疑难

对分类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如“什么样的废纸不能回收,属于其他垃圾。”“成分复杂的废弃物该怎样分类。”等问题,为学生集体答疑解惑。

四、评

评,即监督评比。坚持落实垃圾分类,开展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监督,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日常行为规范评价体系,常抓不懈,养成习惯。

(一)班内监督

每班选聘两名“垃圾分类监督员”,在课间对本班同学扔垃圾情况进行监督。并将是否正确扔垃圾纳入班级评优推荐的考核范畴。

(二)年级巡查

每个年级设两名“垃圾分类巡视员”,对本年级各班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巡查。对未按要求进行正确分类的班级,进行督促、整改。

(三)学校评比

将垃圾分类作为“环境卫生”中的一项,纳入学校“流动红旗”评价体系,由值周学生,每天早中晚进行检查,确保落实。

(四)持续考评,养成习惯

把对垃圾分类的监督评比作为学校一种常规管理手段,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帮助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分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一种个人素养。

五、扩

扩,即推广扩散。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要及时把本校在创建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学校。与此同时,在学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后,还要及时将垃圾分类扩展到学生的家庭,再由家庭扩展到社区。

(一)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示范学校要主动担起垃圾分类的宣传责任,积极向社会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与做法。既要利用教育部门的通知或简报,将本校垃圾分类情况传递到其他学校,又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将本校垃圾分类的做法传递给本地居民。学校还要通过“告家长书”“告社区书”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工作。

(二)創造社区扩展的条件

要在社区实施垃圾分类,必须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配备分类垃圾桶,设置分类投放站,城市环卫系统还必须建立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因此,学校要呼吁城市管理局,尽快建成分类回收系统,创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硬件条件。

(三)教会家长,带会邻居

学生在校严格进行垃圾分类,并养成分类习惯后,就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要求学生先教会家人进行垃圾分类,并发动邻居,一起来参与垃圾分类。通过学生所在家庭的示范、影响和带动,最终实现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参考文献:

[1]冯慧玲.推进垃圾分类在小学校园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20(2):12-13.

[2]段舒雅.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必须“家校合作”——专访北京市朝阳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刘洁[J].环境教育,2020(6):60-63.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垃圾分类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设计(宝特瓶类)
完善生态林建设模式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成都市中心城社区综合体布局及建设标准探索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