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惩戒”之我见

2021-07-11 10:49张家丽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探微策略学生

张家丽

[摘 要]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犯了错,如果一味批评和训斥,必然影响身心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坚持“爱心”、尊重人格的基础上,实施柔性惩戒。文章分析了柔性懲戒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情性,探讨了柔性惩戒的策略,以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关键词] 学生;“柔性惩戒”;教育学分析;策略;探微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教育界早已形成公论。教育部有关人士也曾表示:“教师正当使用、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一切行为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在笔者看来,“教师正当使用、恰如其分的惩戒”就是“柔性惩戒”,这种惩戒能恰当把握惩戒的强度,既不伤害学生的身体,又不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达到抑制学生的不良行为的目的。所以,笔者呼呼“柔性惩戒”,以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柔性惩戒”的实践性思考

(一)“柔性惩戒”的合法性

“柔性惩戒”具有合法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管理学生的依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等都涉及教育惩戒内容。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依据这些法律,使用“柔性惩戒”,表情柔和的,和颜悦色,让“惩戒”教育具有合法性。

有一次,某校长发现一位同学上课时被班主任撵出教室,他课后找来那位班主任,准备将他批评一顿。该班主任却认为,学生在教室里捣乱,是对全班同学学习权利的侵犯。罚站只是为了教育该学生,赶出教室也只是暂时剥夺他的受教育权利,而如果让他在教室里捣乱,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则是剥夺包括他在内所有同学受教育的权利,学生无权这样肆无忌惮而不受制裁。笔者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学生有受教育权,教育者要保障学生学习的权利不受侵犯,必须让每个学生正常上课。诚然,教师在履行职责时,很多老师不止一次遇到个别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蓄意破坏课堂纪律,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面对个别学生屡教不改,教师往往只有两个选择:其一,放任自流,消极懈怠。但这种不履行教师法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是对绝大多数学生接受教育权利的极大漠视。教师对“违法者”的放纵,就是对“守法者”的伤害。其二,被迫采取“非常”之手——对违纪的同学采取停课、面墙思过、驱逐出教室、罚站等,但这侵犯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相关法规规定的学生在校享受教育权和身体自由权。

(二)“柔性惩戒”的合情性

“柔性惩戒”与体罚有本质的区别。体罚是一种暴力解决问题的手段,它摧残学生的身体和心灵,给学生造成的显性或隐性的危害是不言而喻。“柔性惩戒”是教师对于学生个体或集体的关爱,一种教育境界,一种融入人情味的教育,包含着宽容与谅解,对学生终身受益。

笔者对我校近18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82.5%的学生曾犯错误而被父母体罚过而感到伤心、难过,都真诚呼唤父母的理解与耐心,83.1%的学生认为谈心等做法比体罚更好,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并改正错误。这给我们很大的触动: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激励的语言去帮助、引导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有信心走下去,真正走好求学路。

(三)“柔性惩戒”的合理性

“柔性惩戒”的前提是具有教育性,也就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具有合理性。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育工作者采用恰当的惩罚方式,又把握恰当的惩罚强度时,能在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抑制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在这里,惩罚不是目的,只是途径,真正目的是抑制不良行为,教育学生。比如,有的学生抄袭别的同学的作业,老师罚他在操场跑上两圈,警示他抄袭作业是不允许的;课堂上学生常插嘴,教师有时瞪眼,有时皱眉头,有时做一个示意停止的手势,暗示插嘴在课堂是不提倡的。这样,学生通过老师传递的信息反馈,自觉改正不良行为,达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目的。

二、“柔性惩戒”的策略

(一)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做好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工作,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毋庸置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会让老师高兴、自豪,但有的会让老师生气,特别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就像不流动的水一样,需要疏导。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近距离接触学生,要多研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引导他们学会心理“按摩”,清除心理障碍,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做好心理和生理协调发展。

小妍(化名),自从转学到我校后,不是旷课就是迟到,班主任对此伤透了心。为了严肃校纪,教育本人,值班老师找到我,要求处分小妍,并扣她班级的分数。那天,我把小妍叫到办公室谈心,她的眼神闪烁不定。见到她眼圈红红,我给她打来半盆热水,并递给她一块香皂和一条毛巾,嘘寒问暖……也许我的浓浓的师爱感动了她,她的眼泪唰唰地掉了下来。“老师请别扣我班的分数,我保证以后绝不迟到,接着,滔滔不绝地诉说了自己的苦衷:她的爸爸出了车祸,他的妈妈看到家道中落,离家出走了。她每天要服侍爸爸,还要照料小妹妹,所以才常常迟到的。听完这些,我心中一酸,我当即宣布:“今天老师不处分你,也不扣你班级的分数,但希望你今后别再迟到。”后来,我多次找她谈心交流,谈学习、谈人生、谈理想,鼓励多与同学交流。个别学生对她说了刺激性的话,我会及时做好心理调适工作,我也隔三差五家访,做好与家长沟通工作。我还与班主任约好,对小妍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优点——哪怕是极小的优点,也要不失时机表扬,而对于缺点尽量以表扬的口吻加以提醒。让我欣喜的是,从那以后她真的没有不迟到和早退,性格开始活泼起来……

每个“问题”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触动神经的琴弦,教育工作者要真正触动这根心弦,必须洞察其内心世界,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做好学生情感上的开导工作,促进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

长期以来,有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系往往紧张,大都源于教育工作者缺乏与学生情感交流,学生犯了错,目中无人,“跟着感觉走”,不分青红皂白,对学生指手画脚,百般挑剔,万般责难,结果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取得新进展。譬如,一些学生偶尔迟到或缺课是正常现象,有的班主任大声训斥,随心所欲处理一通,甚至一律按照班级死规定对学生们进行惩罚,结果引发学生们对班主任的不悦和反感,产生对立情绪。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世界,掌握情感开导艺术。在详细调查事实真相后,在良好的环境中和学生交流感情,真切地感知、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迟到的原因,从而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学生道德境界的提升。

(三)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好学生思想上的劝导工作,促进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

二十多年的德育工作告诉我:学生出了问题,犯了错误,大多根源于学生思想出了纰漏。所以,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要本色做人,出色做事,克服浮躁心理,耐心对“问题”学生进行思想劝导,促进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而孜孜以求。

那是一次单元小测验,学生们在沉着、冷静地答题,教室里一片寂静。不经意间,坐在墙角处的小倩(化名)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难道她在偷偷抄袭什么不成?我轻拍她的脑袋,她迅速把手里的东西推到课桌里面。天啊!是一张密密麻麻写满了答案的答案纸。按照一些教育工作者的做法,先立即没收它,继而一顿斥责。然而,我没这样做,因为对待思想有问题的学生要“冷静”。“小倩,下课老师请你到我的办公室去一下!”课后,等了许久,“嘭”的一声,办公室的门推开了,小倩直直地站在我的前面,你说说看:“考试,为什么要弄虚作假?”她傲慢地昂起头,目光呆滞地朝窗外望去,一句不答。时间渐渐逝去,一分、两分、三分……最后她嘴唇稍稍蠕动了一下。我知道接下去應做什么:我从人活着的艰难,说到了学习的不易;从青春的易逝,谈到了对未来的憧憬;从人非圣贤讲到孰能无过……办公室回荡着慷慨激昂的思想教育的话语。她咬了咬嘴唇,最终落下了滚烫的眼泪,“老师我知道我错了”。小倩的思想转变,让我坚信:教育工作者情真意切做好思想上的劝导,学生就能自觉规范自己言行,快乐健康成长。

学生发展犹如树苗成长,要想使之成为笔直的参天大树就必须剪去旁枝。试想一下,如果连一点点柔性惩戒都不让其承受,孩子怎么去理解责任和后果,将来如何应对社会上的种种挫折和人生的风风雨雨。见错不纠,任意放纵,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一味地包容、迁就,结果是害了孩子。“柔性惩戒”是恰到好处的惩戒,举起教鞭鞭再慢慢放下,能温暖学生的心,让学生不断追求上进,遵守校纪和社会公德,学生的生命之花也就盛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探微策略学生
基本不等式应用探微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三视图解法探微
Passage Four
聪明的学生等
南京六朝陵墓石刻探微
现代金属雕塑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