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题角度培养高中政治学科素养的实践研究

2021-07-11 23:46尚庆记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命题实践核心素养

尚庆记

[摘 要] 以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是高中政治课程新标准修订的一个标志性追求,也是高考政治命题指导思想的新特点。期待在试题中考查学生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掌握,改变过去传统的“重知识掌握轻素养培养、单纯追求学科成绩和升学率”的结果性评价。因此,在“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核心素养上构建命题考查内容和方向,对于当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具有长远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命题;核心素养;实践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要贯彻到高中政治的各个方面,包括试题的命制和考查方向。为此,我们在政治命题过程中,可以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去探索和创新。

一、政治认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之人

政治认同,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政治认同,是指一定社会的成员在一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性情感和理性认同,使我们高中生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政治认同是其他素养的内在生命和引领旗帜,是我们所有思想政治教师学科教学最根本的任务。

命题人要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命题中不断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必然性和坚定不移走下去的信心。如在2020年江苏高考中考查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和革命红色文化。试题要求学生要认同我国的社会发展要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一切,认同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国担当。

笔者在政治命题中,不断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题命制跟着国家大事走,跟着党走。例如,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要会议以及重要决定给我们的高三政治备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围绕着会议,我们复习“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课内容合一,从大专题和微专题两个维度,去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安排的经济原因和经济价值。

二、科学精神:成为分析能力强的理性之人

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对世界观进行认识以及改造过程中体现出的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包括认知、反思、辨别,是我们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治课教学也是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政治、文化和经济知识对我们今后生活的价值。

科学精神,既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考查学生在不同的情景设置下,分析学科知识的对错,运用学科知识辩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分析对比历年江苏高考试题,基本上都是保持2道评析题,这既是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是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如在2020年江苏高考题中34题第一问运用“文化生活”分析地理环境造就区域文化和37题第二问中“长江禁渔”获得成功要靠政府依法行政。通过两种观点的评析,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理性评估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实际上,评析题的命制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书本知识并理性分析问题。34题考查的是中学生作为当代中国人,要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克服“历史虚无主义”,这就是科学精神。而37题“长江禁渔”仅仅靠政府的查处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公民的自觉禁渔,材料中明确提到渔民的捕鱼行为可能还会进行。考生在答题时,既要看到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更要公民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相结合。

试题命制要有甄别功能。高考试题是选拔人才、为国家选送高质量人才的渠道。评析题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区分考生,筛选人才。江苏高考的固定题型是两道评析题,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遇到可以有评析题思路出题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出题,以期学生提高思辨能力。

我们在命题过程中,通過设问和答案的设置,去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区分学生能力的不同层次。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要不断地发散思维,制造“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辨别问题,树立科学精神,达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三、法治意识: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之人

法治意识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也是学生是成人,成为自由人的前提。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法律的完善,也就越需要法律的约束。从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要把学生从未成年人转化为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人,命题人也应该不断尝试出题,检测学生的法律意识。如2020年江苏政治试卷中涉及的探究题第二问政府要依法行政,公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试题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树立法治意识。让学生在做题中,慢慢树立法治意识、法律的重要性,步入社会,遇到问题学会寻求法律的帮助,分析问题学会从法律角度思考,避免走极端,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试题命制要有教育功能。法治教育是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当前社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019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明确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过程中的重要方略,同时法治意识也是高考政治中必须考查的重点之一,因此,命题中一定要涉及法的教育、宣传和普及。高中政治课中涉及关于法律的比较多,“经济生活”中的公司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在“政治生活”中的《选举法》《宪法》《行政诉讼法》等,在二轮专题复习时要做专题复习等,都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这一核心素养的命题之源。

四、公共参与: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当家之人

公共参与,彰显我国的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国家的主人。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公共参与,就是培养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以个人实际行动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乐于为社会主义服务,乐于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中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政治权利,积极履行我们的政治义务,是公民政治素养的外在体现和判断的事实依据。中学生总要参与,总会参与。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实际上就是培养未来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公共参与不仅仅是意识,在政治实践中也无处不在。如2020年江苏政治试卷中涉及公民参与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室外体育项目的个人参与和写一封知识产权保护的倡议书等,试题总能让学生身处材料情景中,用“假如你就是”的口吻,探究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体验公共参与的重要性,感受作为国家主人的幸福感,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真正参与公共管理活动中去。

笔者在命题中,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去尝试参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色中体会到不同群体的社会责任感。

试题命制要有实践功能。公共参与是培育政治核心素养的归宿。理论知识总是为政治实践服务的,我们要培养会参与政治生活和能参与政治生活的时代新人。面对公共问题,中学生也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政治命题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记忆和分析,而是设置情景,让学生不断变换角色,去解决社会中常见的公共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钟启泉,崔允漷.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韩震,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命题实践核心素养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