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运用“问题焦点”展开自主提问和阅读

2021-07-11 23:46杨秋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发散元认知

杨秋华

[摘 要]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存在教师不教提问、学生不学提问的弊病。本文论述了如何以“问题焦点”为抓手,促进学生自主提问、自主阅读,从而开发、锻炼学生的思维,形成元认知技能与习惯,助力学生成为终身自能阅读者、思考者。

[关键词] 问题焦点;优选问题;元认知;发散;聚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各学段都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提问能力,进而促进学生阅读与思维协同发展。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问题焦点”展开自主提问和阅读,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元认知技能形成大有裨益。

一、“标”“需”合一,锻炼发散思维

学生拥有较强的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八大基本理念的要求,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素养要求,更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问题焦点”的问题形成技巧,能有效培养以上“三力”以及创新力。“问題焦点”是在阅读中刺激学生自主提问的抓手,是用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引发学生自能提问的词语或句子形式。例如,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在初读课文之后,教师提出“创作月光曲”的问题焦点,学生围绕焦点发散提问:贝多芬为什么要创作月光曲?贝多芬怎样创作月光曲?创作月光曲过程中贝多芬心情变化是怎样?……

如“创作月光曲”这样的问题焦点,教师如何设计?具体步骤如下:定义目的→提出可能作为问题焦点的想法→衡量每个想法的优缺点(明确,且能刺激新思路)→选出问题焦点→想象学生会提出的问题。由这一制定问题焦点的过程可知,教师须深入思考:希望使用它来达成什么教学目的?教师“想象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就是希望利用此环节评估焦点在帮助学生产生问题和引导问题走向中的价值——是否能达成所定义的目的。不难看出,焦点的设计是以达成教学目标或者说以使用焦点的意图为旨归。再以《月光曲》为例,学生以“旋律?美妙”为焦点进行提问:为什么旋律会如此美妙?这是怎样美妙的旋律?如何描写才能表现出旋律的美妙?……而两次运用焦点进行提问实践所对应的目标分别是:“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此时,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阅读需求,这种魔力源自问题焦点。教师在设计焦点时以目标的达成为追求,并以目标达成度为焦点优劣的衡量指标。进入学生运用焦点展开提问环节,教师的意志则隐去无痕,展现的完全是学生的意志、兴趣、需求。提问时,学生拥有时空,思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发散性思维、对文本的探究兴趣都得到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提问聚焦且活跃。正如布鲁纳所言: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有所发现的自信感。

二、优选问题,锐化聚合思维

学生根据问题焦点提问,产生的问题多而广泛。以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为例,学生根据“葫芦落了”的焦点,提出了12个问题:葫芦为什么会落了?葫芦落了,那个种葫芦的人心情如何?如果捉了蚜虫,葫芦是不是就不会落了?我们要怎么帮助他,葫芦才不会落呢?……学生在提出紧扣本课重点、难点的问题的同时,其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在愉悦的提问活动中得以逐步形成。

许多问题产生后,当务之急是梳理、解决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先出示利用焦点所要达成的目标,引导学生读懂目标。这是学生筛选问题之基。

其次,指导学生优选关键问题。结合学习目标和课文,小组同学围绕目标讨论问题的重要程度和共同解决的必要性,确定一个优先解决的问题,亮在黑板上。遇见相同的问题,其他组的组员举手示意小组序号,教师则在问题后面标注小组序号。全班学生就黑板上呈现的问题再次优选,最终聚焦一两个重要问题进行深入阅读解决。学生优选时,必须结合文本阐述理由。对于第一、二学段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或使用问题焦点的初始阶段,可采用教师“先筛”学生“再选”的方法,即教师先对学生提出的庞杂问题进行初步梳理,使得问题趋向“纯粹”。教师有意识地“预先筛选”问题的主要依据有四:学情、文本特色、学段与单元阅读目标、统编版教材对提问策略的要求。预选的目的是减少问题多的困扰,降低筛选难度,让学生迅速、直接地触及达成目标的实质性问题,保持学生利用问题深化阅读的兴趣和自信。

不管采取何种方式,优先解决的问题都须经历小组和全班筛选两个环节。学生需要基于目标即设计问题焦点的初衷筛选。筛选前,理解目标,明确“要到哪里去”,学生由“从事提问活动”提升为“从提问中学习”。结合课文说明为何是“此”而非“彼”为优先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厘清了问题与目标的关系,理清了大部分问题的联系:交集、包含、从属或其他关系,其思维外化——语言阐明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教学。

三、解决优问,锤炼元认知力

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切中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在选择“优问”并阐述理由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已经触及教学的核心目标。六年级上册《藏戏》一课,学生以“藏戏?特色”为焦点,展开小组内提问,共提出18个问题,简单归并后获得六个问题:1.藏戏的特色有哪些?2.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色?3.文中哪几段写藏戏的特色?4.唐东杰布是怎样把藏戏创造得这样有特色的?5.课文如何介绍藏戏的特色?6.人们喜爱有特色的藏戏吗?筛选之前,教师呈现教学目标: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选择哪一个问题优先解决?师生进行如下交流:

生1:要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就要读课文找到描写藏戏特色的段落,概括出藏戏的特色。因此,第1个问题,要优先解决。

生2:第1个问题包含了第2个问题,问的都是藏戏有什么特色。

生3:第4第6个问题不属于课文主要内容,与“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这一目标关系不紧密。

师:你认为课文体现人们对藏戏的喜爱,也写到了藏戏的形成过程,但这些都不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4:是的。课文重点写藏戏的特色。第1第5个问题是最重要的,需要优先解决。

生5:我觉得第5个问题“课文如何介绍藏戏的特色?”更有综合性,要解决它,就要先找到描写藏戏特色的自然段(第3个问题),概括出藏戏的特色即完成第1个问题,再重点研究“怎么介绍”。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大家怎么概括藏戏的特色?谁来交流?

……

以上再次优选问题的实录说明:一是学生知道如何向目标进发,元认知能力

学生在自主提问、优选问题时就已进入文字丛林,教师应敏锐、适时地引着学生聚焦重点内容展开阅读。教师要始终以学生阅读需求为本,以精准的目标为靶心,以敏锐的捕捉力为利器,以阅读实情为基础,促使问题解决成为学生阅读思维不断敏锐、阅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過程。

四、开放平等,思维协同发展

平等、开放的空间确保学生思维发散。学生根据“问题焦点”提问需遵守三条规则:尽可能多地提问;不讨论、评价或回答问题;按照叙述记录每个问题。这三条规则共同指向充分尊重提问主体,指向创设自由、安全、平等的提问空间。问题焦点连同三条提问规则成为学生广泛提问的有力工具。

利用即时评价提升学生参与度。汇报、交流优选问题时,要努力让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的姿态参与辨析、判断、阐述。除了及时直接评价个体与小组参与态度之外,还可从所提问题的功能、作用、数量等角度评价,保持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小组整体主动参与的热情。

利用细节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汇聚优选问题时,黑板上呈现的学生问题及小组序号,便于师生在后续问题解决过程中随时回应。深入探究问题时,教师密切关注主要问题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的解决进程。如教师常说:这个问题解决了,对某个小组提的下位问题是否有启发呢?阅读到这里,同学们对某个小组的问题是不是有所思考?……教师这样见缝插针地呼应学生的提问,让学生所提的各种问题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不久,学生就善于发现:我们小组或某个小组的问题又解决了。尊重彼此、安全自在的环境是思维创新的温床;自主提问、解决问题的经历是思维协同发展的捷径。

参考文献:

[1][3][美]丹·罗斯坦,鲁兹·桑塔纳.老师怎么教学生才会提问[M].李晨,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2]董蓓菲编著.语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发散元认知
音乐教学元认知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浅析发散学生思维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动态平衡的点滴做法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
高中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析
《透镜》说课
对中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