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项目学习实践与反思

2021-07-11 23:46赵文娟刘晓莉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项目学习高中语文

赵文娟 刘晓莉

[摘 要] 项目学习虽然源自国外,但我国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版)》第六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通过项目学习等方式,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褚树荣也认为,新课标新增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是西方项目学习的中国化。受现实疫情影响,在线上通过项目学习,可以丰富上课形式,让学生以项目为载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进行合作分工,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这个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课上课下沟通交流,而且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促进深度学习,提升大语文素质。当然,这也对教师角色观念、知识结构、设计思路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任务群;项目学习;高中语文

“项目学习”,国外称为“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国内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项目教学法”等。

“项目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核心要素: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以项目为载体解决真实问题;三是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语文的项目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最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一、项目学习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版)》新增十八个学习任务群,褚树荣(2018)《渗透与介入:学习任务群进课堂的难度化解》中认为,“任务群”是源于PBL项目的学习方式,在理解“基于项目的学习”中,他认为学习任务群是本土实验个例的标准化,也是西方“基于项目的学习”的中国化。

“项目学习”虽然引自国外,但我国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版)》第六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通过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现实意义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相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学校开展了线上学习的教学方式,笔者通过《疫情期间高中生语文线上学习调查问卷》,分析高中生语文线上学习的现状,发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补充多样化的上课形式,增加师生的互动,是改善线上学习的当务之急。

在线上运用项目学习方式,可以丰富上课形式,根据它的内涵,让学生以项目为载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进行合作分工,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这个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课上课下沟通交流,而且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

笔者在线上授课期间,尝试运用项目学习的形式,做了一些实践探索与反思。

二、项目学习的实践探索

(一)确立项目主题和目标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14:中华传统文化专题探讨”中直接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为援助中国抗疫捐赠的物资上印着的诗句感动了许多人,线上授课教师提及这些相关诗词时,大部分同学都无所知,不知其意。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和高中诗词专题教学实际,结合互联网资源,如何挖掘传统诗词的内在精神与时代内容结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凝练、发扬、传承,从而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设计了“抗疫精神诗中现,传统文化有力量”为主题的语文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目标基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学情,确定如下:

1.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材料,理解古诗的含义,编写《彰显抗疫精神之古诗词选》,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关注当下生活,编辑抗疫英雄的事迹,彰显抗疫精神。

2.运用思辨的思维,探讨古诗词文化的力量和创新。

3.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朗诵、写作等,制作个性化项目作品。

4.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形成评价反思和分享的意识。

(二)设计项目活动

1.创设情境。“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些暖心的诗句屡屡出现在国家间互相捐赠的物资上,在传递友谊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华古诗词穿越千年的魅力。面对当前的新冠疫情,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特举办一期特别节目——“抗疫精神诗中现,传统文化有力量”。

2.设计项目活动。

項目活动一:探千年古诗,显抗疫精神。

你作为此次中国诗词大会特别节目组成员,需围绕五类抗疫精神(一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二是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三是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四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五是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搜集和整理相关古诗词,编写《彰显抗疫精神之古诗词选集》作为题库,以备节目使用。

具体驱动任务:

(1)摘抄援助物资箱上的诗句,查明作者和出处,揣摩意思和捐赠者表达的情感。(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2)搜集整理其他相关古诗词,编写《彰显抗疫精神之古诗词选集》。(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项目活动二:寻抗疫英雄,赞抗疫精神。

栏目组为营造氛围,让参赛选手和观众更深入体会抗疫精神,选手们在激烈的比赛间隙,会进行诗歌朗诵,届时屏幕会展播抗疫英雄事迹。

具体驱动任务:

(1)搜集整理自己最敬佩的一位抗疫英雄事迹,做成一个小短片。(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2)选择一首古诗词,朗诵致英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项目活动三:我以我笔写春秋——论“诗词文化在新冠疫情中的力量”。

中国诗词大会举办的这期特别节目,旨在体现诗词文化在特殊时期的力量,以彰显抗疫精神。这期节目最后,需要主持人针对此次的特别节目做一个总结发言。

具体驱动任务:

以“诗词文化在新冠疫情中的力量”为主题写一篇评论文章,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特别节目的总结发言。(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

(三)制定项目评价量规

量规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评价工具,描述的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具体期望,是对学生学业绩效,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认知、态度和各种学习结果(如作品、口头陈述、调研报告、论文等)进行评价的一套标准。量规通常从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多个维度规定评价准则和划分等级,并且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于一体。此项目根据项目活动的驱动任务制作了《彰显抗疫精神之古诗词选集》评价单、《抗疫英雄事迹》短片评价单、诗歌朗诵评价单、《诗词文化在新冠疫情中的力量》主题写作评价单。

三、反思与启示

(一)反思

1.本次的项目学习的主题来自真实的生活,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时代背景确立,项目活动的情境创设来源于现实中师生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統文化传承栏目——“中国诗词大会”,设计的三个项目活动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由浅入深,驱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思维力,运用审美鉴赏眼光,发扬合作精神和家国情怀,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2.从实践案例看,学生通过诗歌的鉴赏和朗诵,评论写作和数字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比传统的线上学习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提高了线上自主学习的兴趣。

3.从评价方式和结果看,借助过程性、标准化与主观化相结合的评价量规,学生的能力水平能够得到直观反映,体现出项目学习的巨大潜力,这为后面的语文项目学习实践提供了依据。但是制定的一些过程性、表现性评价工具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启示

项目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学习的有效方式,它从注重个人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从只学习课本转变为通过多种学习资源的学习来完成真实任务,学生成为积极互助的知识建构者,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而线上的项目学习更是突破了“学习课时”的限制,有利于整合开发课本内容,促进课程资源的生本化,拓展线上线下的教学时空,提高学生的大语文素质。当然,这也对教师角色观念、知识结构、设计思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以“任务群”为核心,共立项目主题;2.以学生掌握关键知识与技能为重点,共设任务驱动问题;3.以定义作品为先导,共建项目评价量规;4.以多种教学策略为补充,共施项目活动;5.以落实“学习任务群”为目标,展示项目作品;6.以多样化评价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非常时期,学生的线上学习不可避免,用项目学习之“好风”,助师生上知识“青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褚树荣.渗透与介入:学习任务群进课堂的难度化解[J].语文建设,2018(25):16-19.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项目学习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项目学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项目学习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