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论》到新时代: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研究

2021-07-11 22:42胡博成朱忆天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空间生产新发展格局资本论

胡博成 朱忆天

摘要:《资本论》中蕴含的以资本和空间为轴心的空间生产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空间生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新时代城乡、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空间生产,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经验滋养。立足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和中国空间生产实践,审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消费空间,重视生态、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从而不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经济空间。

关键词:新时代;《资本论》;空间生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041.1;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21)02-0214-11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特别是新冠疫情、贸易保护主义等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党中央在对国内外发展形势作出前瞻性预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以下简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重塑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切中新时代经济发展脉搏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激活与挖掘国内市场空间、应对乱象频出的全球化冲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界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一是直接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发展的现实背景、实施路径和价值意义[3];二是从国内农村、民间社会活力等角度阐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缘由和治理路向[4];三是从中国和世界互动角度澄清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价值意义和实践方向[5]。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层本质是为新时代开掘经济发展空间服务的战略决策。事实上,在《资本论》这部宏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马克思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用空间生产来指导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智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深入研究了本质为社会关系的资本在量上的增殖,而且展示出了它在质上的衍变逻辑,不断产生出新的产业结构、社会信用结构等经济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鉴于此,笔者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出发,系统总结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释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指导,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找到理论框架。

二、《资本论》蕴含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支撑

“历史唯物主义究竟要以时间为终极视野还是以空间为主导向度”[6],这是个备受学界关注和争议的重大理论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苏贾曾错误地认为,在历史叙事中马克思主要使用的是时间维度,因而遮蔽了空间维度,即马克思存在“空间”缺失问题[7]。面对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空间理论的诘责,中国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深入探讨了马克思的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等范畴,论证和阐释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理论的在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巅峰著作,《资本论》中蕴含的空间生产理论是国内学者回应“空间缺场”诘难的重要文本。为此,在国内学界研究基础上,总结和阐释《资本论》中的空间生产理论,其目的和意义不仅在于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空间向度,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新时代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支撑。

(一)资本生产及空间需求: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起点

在《资本论》第3卷论及地租时,马克思提出并高度肯定了空间的重要性,“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8]875,发现、生产并占有新的经济空间,是资本实现持续扩张的前提基础。只有源源不断地占有新的经济空间,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一旦占有经济空间遇到阻碍,经济生产就会陷入危机。就此意义而言,经济发展天然具有空间需求,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失去了可以持续占有的经济空间而陷入了发展困境。近年来,不断兴起的逆全球化潮流,以及造成人类深重灾难的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破坏了正常的国际经济贸易交流秩序,出口导向型企业持续占有经济空间的预期受阻,严重影响了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循环的进程。显然,以此为出发点,以资本生产及空间为轴心的空间生产理论,可以成为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起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围绕资本生产及其空间需求,论述了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生产总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空间、流通空间和土地空间[9]。他指出,生产空间中蕴含着新的潜在的经济空间,经济生产就是充分借助作为劳动价值积累的资本扩张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不断使潜在的空间转变为现实并创造出新的经济空间。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阻断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潜在生产空间的需求,严重破坏了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权益。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的全球经济发展境遇,深入挖掘国内市场空间,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已成为我国谋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然选择。

《资本论》指出,资本生产需要源源不断的空间供给,只有不断生产并占有新的经济空间,资本才能实现持续扩张,经济社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近现代以来不断更新迭代的科技革命、持续拓展的世界市场、纵深发展的全球化潮流,本质上都是资本不断生产、发掘并占有新经济空间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深刻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科学性,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境遇中,畅通双循环的深层本质是拓展挖掘经济发展空间,避免因市场变化引发经济波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資本与空间的辩证法:空间生产是指导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基础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充分运用空间和时间论证了资本生产过程,将作为历史时间范畴的资本进行了空间化的分析,诠释了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的辩证逻辑。空间资本化是资本空间化的必然结果,二者共同形塑和建构了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理论。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来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是遵循空间生产理论的指导,不断拓展、挖掘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部署。

1.资本空间化是资本和资本生产得以持续的关键策略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资本创造、调配、占有空间的能力不断突破,旧的生产要素以及地域分割的阻隔因素不断被打破,有力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第一,对空间的占有和支配是资本发展的基础前提。资本占有空间的典型案例是原始积累时期的“圈地运动”,资本家通过对土地空间的掠夺,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空间所有权的分离,将农民和土地全面纳入到了资本生产空间结构。第二,创造和调整空间是资本改良提升经济生产的重要手段。从工場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新的技术不断创造出了新的经济空间,资本借此不断调整和优化空间生产策略。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生产摆脱了不同工序层面的时间限制,实现了空间策略的优化。到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资料实现了空间上的高度聚集,以流水线为代表的空间生产优势进一步凸显,工人沦落为资本生产过程中的简单工具。第三,空间是资本生产和扩张的界限。“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10]。显然,马克思主义资本空间化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深挖国内市场经济空间,不断通过技术创新重塑国际竞争优势,是畅通国际国内市场空间、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

2.空间资本化是资本和资本发展的重要目的

空间资本化主要指人类社会实践建构的空间,不断被商品化,以及被纳入资本增殖轨道的过程。一切空间都被充分利用,空间成为资本增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产性因素,并以此擘画出了资本生产的特殊空间样态。马克思将土地视为空间范畴,说明了地租实现增殖的必然性。作为重要空间,土地一旦被纳入资本生产过程,同时经过产业工人的劳动就可以获得剩余价值,由此土地空间就被资本化成了空间资本。“一方面,土地为了再生产或采掘的目的而被利用;另一方面,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11]。资本发展进程深刻说明,空间资本化是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包括文化、心理等因素在内,资本空间化程度会不断深化。畅通国内市场为主的大循环,就是要不断挖掘新的空间,特别要重视从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服务性产业中寻求和拓展经济空间,为畅通国内市场提供最充裕的空间生产要素。

尽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释空间生产理论的目的在于批判资本和资本主义,但其系统分析了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的辩证逻辑,同样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服务。因此,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在理论层面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基础。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新冠疫情等带来的巨大冲击,直面国际市场循环遇到阶段性阻碍的客观现实,畅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整合国内国际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就此而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立足新时代经济发展现实对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可以认为,党中央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城市建设、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践等均是拓展经济生产空间,畅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举措;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生态发展等新型发展理念和战略是创造新的经济生产空间,通过国内市场空间优化重塑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总之,无论是拓展还是创造新的经济空间,皆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举措,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优化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从而全面推动国内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空间生产

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经验借鉴

在古代历史发展和叙事习惯中,中华民族居于世界中心位置,空间主要喻指地理范畴意义,基本没有涉及近现代以来的空间生产概念和范畴。直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用枪炮打开国门,中国被动进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才进行了资本主导的空间生产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阶段,中国一直处于东西方政治较量的过程之中,这个阶段主要彰显了中华民族围绕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争取生存发展空间的价值诉求。遵循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生产实践,诞生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这一时期从国内到国际的空间生产实践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总体上讲,《资本论》主要提供了空间生产的理论,十月革命以后开启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空间生产实践。显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空间生产理论和实践,在拓展畅通国内外市场方面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历史经验借鉴。

(一)历史和脉络的演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空间生产理论和实践审视

1.独立与富强的交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的空间生产

围绕独立和富强争取生存发展空间的价值诉求,表现在“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两个方面。尽管这一历史时期争取空间生存的意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生产,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空间探索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空间生产奠定了历史基础。

第一,在充分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空间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鲜明空间意识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1840年以后,在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活动中,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等争取独立的抗争都失败了,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无产阶级主动承担起了反抗“三座大山”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任务。在城市和农村的革命空间转换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出了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并以此为指导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以俄为师走城市革命道路,陷入了城市中心论的误区,遭遇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失败。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者,逐渐认识到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空间特征。一方面,城市是反动势力的大本营,无产阶级群体力量弱小,难以独立赢得革命的胜利;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在农村力量薄弱,农民同时承受帝国主义、地主阶级的压迫,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参与力量,要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转移革命中心、团结广大农民。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采取空间换时间的策略,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针。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充分发挥时空转换的指导方针,及时在空间上调整革命根据地的进退,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时间基础[12]。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富强为奋斗目标,展开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空间生产实践探索。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对空间的探索实践,主要集中在国内经济生产空间布局和国际社会寻求发展空间两个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实现了从革命空间、战斗空间向生产空间的转向。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中央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上,开始全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生产道路。以《论十大关系》为指导思想,合理均衡安排工业布局,不断加大内地工业建设。当然这一时期出于国防建设考量,还进行了“三线建设”。整体而言,这一时期国内生产空间布局相对均衡,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提升。在国际社会方面,毛泽东不断寻求两大阵营对立的空间突破点,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三个世界”理论与不结盟运动等策略,为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争取了重要的生存发展空间。

2.构想与实践的突破:改革开放开启的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空间生产实践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深入研判了中国在国内国际方面面临的空间形势,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把中国空间生产的实践经验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并开辟了新的国内国际经济生产空间。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目的在于利用资本和市场,全面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以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为指导推进经济建设,主要体现在国内经济空间的非均衡发展和国际经济空间的梯度利用两个方面。国内主要表现为以两个大局为代表的非均衡空间发展,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条件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要统筹发挥沿海和内陆两个大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强调,“第一个大局,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第二个大局,即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那时候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3]。国际主要表现为以梯度利用战略为指导,全面开拓全球经济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全球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机会,以梯度战略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力度,依次实现了经济特区、沿海地区、沿江地区、边疆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充裕的空间生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的空间生产实践,既实现了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良性互动,又实现了国内区域经济空间的全面开发。当然在东西部差距逐渐增大的时候,党和国家还以区域为核心及时调整了空间生产指导策略。其中科学发展观为协调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提出,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区域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生产实践,深入挖掘和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中的经济空间,不断加强以交通、通信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畅通城乡、区域、行业等领域之间的联系,在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方面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空间生产理论和实践经验。

(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空间生产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借鉴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的矛盾,必然会导致无序化的生产,进而影响资本对空间的持续生产和占有,最终失去进一步扩张空间。典型表现有三个方面:贫困造成市场空间压缩、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空间匮乏、人的发展困境造成人的空间发展危机[8]208,387,443,702。资本发展造成的空间危机根源在资本内在的否定性,靠资本本身无法解决,需要资本生产外部的力量积极介入生产,从而拓展资本生产空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利用资本的空间生产优势体现在,可以借助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驾驭资本,从而不断拓展和创造出资本发展需要的空间,避免了影响社会持续发展的危机出现。尽管社会主义在空间生产方面具有制度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利用资本发展所带来的空间生产问题消失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空间生产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消费、生态、文化等空间生产实践问题[1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空间生产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道路、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空间生产策略,不断推动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

1.改革开放以来空间生产实践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的教训省思

第一,收入和城乡差距造成的消费空间问题。资本最大化积累主要依靠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占有来实现,资本所有者以生产资料所有权为依托,尽可能地压低工人工资并最大限度地占有一切能占有的剩余价值。由此造成的严重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成为限制资本持续占有经济空间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市场充分激活、利用资本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出现了一定的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事实上,两极分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正是在利用和激活资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部分地产生了限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消费空间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建设给城市和乡村发展带来了明显的空间格局变化:一方面,农民进城寻求务工机会,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和各类生产要素,迅速提升了城镇化水平;另一方面,乡村发展陷入了人才、各类资源不断外流的发展危局。从持续发展角度看,贫困现象和城乡差距是同质的。因此,构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则必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畅通城乡之间的联系,切实推进城乡之间各类生产要素的双向涌流,切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

第二,环境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生态空间问题。资本扩张不仅最大程度地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且最大程度地占有自然资源,并造成了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生态问题的加剧,资本会逐步失去可以供其持续扩张的生态空间。改革开放后中国充分利用全球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了来自发达国家高劳动力、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型企业,由此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空间成为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克服资本生产造成的生态空间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价值追求,而且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化产业转移及粗放式发展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随着综合国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深入挖掘《资本论》蕴含的生态空间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思想,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拓展新时代经济发展生态空间的现实必然。

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生态环境中蕴含的生态空间日益成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代表的生态发展战略,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坚持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的指导,加快循环经济建设,畅通国内生态经济发展通道,进一步拓展创造经济发展的生态空间,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

第三,文化产业建设滞后制约人的发展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占有劳动者和生态环境的空间来实现自身增殖,由此带来了人的经济贫困和生态环境危机。人的经济贫困必然导致人与社会劳动的背离,人的精神生活陷入贫困化状态即可能造成人的“单向度”发展,而人的单向度发展可能让主体失去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由此人的贫困化状态成为限制资本持续扩张的制约性因素。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并维系主体精神的丰盈状态。借助文化产业的书籍、影视作品等相关成果形式,人们可以获得纵向的历史体验和横向的空间交流,文化产业实质就是借助物质化载体表现出人们的精神状态。通过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消费,人们可以实现某种精神交流和联系,这为资本生产提供了重要文化空间。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人们对文化产业和精神生活的诉求不断提升,特别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为此,新时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立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建设,深入拓展和挖掘文化产业空间,不断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2.新时代的空间生产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时代如何发掘资本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跨越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全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辩证地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空间和经济发展动力的关系,采取了全面措施,不断培育新的经济空间和经济动力,为构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第一,不断为新时代经济发展开掘新的消费空间,畅通消费领域的大循环。新时代拓展新的消费空间,在国内主要体现在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在国际主要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并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贫困的过程是挖掘消费潜力、拓展经济增长空间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断推进我国扶贫事业的落实落细,为新的经济空间生产、畅通国内循环奠定坚实的基础。2020年后,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一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伟业的完成,国内消费市场将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导向作用[1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和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是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扩张的重要空间范畴。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因此,缩小城乡差距、平衡城乡关系,不仅是社会主义城乡建设的价值旨归,而且是新时代空间生产、畅通国内循环的重要实践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不断协调和平衡城乡之间的空间差距,为经济发展发掘和拓展了潜在的巨大经济增长空间。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快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效率,为经济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空间。在国际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市场空间的开拓,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机,全面推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良性互动[16]。

第二,不断为新时代经济发展创造生态空间,畅通生态空间循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经济持续发展并创造广阔生态空间提供了思想指引。面对过去长期存在的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统一逻辑。显然,面对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新时代生态建设要以生命共同体为指导原则,不断深化山水林田湖的系统观念。生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基础,是经济发展的生态空间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化建设,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在生态空间拓展和创造方面,为构建双循环新经济发展格局积累了重要经验。

第三,不断为新时代经济发展创造文化空间,畅通文化空间循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积累了丰富的创造

文化空间的经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民族文化的市场化形态不断创新,有效提升了国民的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的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化趋势明显,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日益融合為整体。以物质生产为载体的文化叠加,是生产创造文化经济空间的重要途径。德波指出,现代社会中生命是景观的堆砌,一切商品都物化成为视觉的景观才能呈现[17]。显然,商品依托可视化媒介转型的实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们对物质生活表达的文化诉求。新时代人们在物质生活获得充分满足的同时,文化需要不断提升,物质需求带来的经济空间逐步转向了文化需求带来的新兴经济空间,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文化空间奠定了现实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及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指向

从理论上讲,双循环主要是指深化和挖掘国内市场经济空间,同时加大对国际市场的拓展力度,就此而言双循环在深层意义上属于空间生产范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以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为指导的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论述了空间和空间生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此为指导理论检阅和审视我国空间生产的伟大实践,对新时代空间生产以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新时代要在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深入挖掘《资本论》中蕴含的有益于指导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空间理论,紧密围绕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从以下几个逻辑紧密衔接的方面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一)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消费空间,不断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新的空间

从经济消费空间来看,改革开放发展史是一部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消费空间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贯彻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不断拓展国内市场消费空间。至2020年,我国已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经济空间拓展角度来讲,这意味着在国内市场方面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增加了新的

潜在消费空间。为此,需要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消除相对贫困等方面,不断挖掘和拓展新的市场消费空间。

第一,持续落实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拓展新的经济空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得以快速提升,人口不断聚集到城市地区,规模效应不断扩大,形成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效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来看,新时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中小城市、城镇的城市化程度增长潜力巨大。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断拓展新的经济空间。具体而言,一是要特别注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服务业,更好地提升城镇化质量。以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进而拓展更多的经济发展空间;二是要建立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机制,充分发扬区域内城镇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与经济发展效能的良性互动;三是要充分发扬城镇的集聚效应,有效整合资金、人力、技术等优势,进一步拓展城镇空间,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强化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力度,不断挖掘农村在国内市场大循环中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市场规模、人口数量等具有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农村消费体现出了全新的消费需求特征,需求规模大、需求种类多、新兴需求明显,需求的持续性增强。特别是农村与新型技术结合形成的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等,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广袤的市场空间。要强化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力度,挖掘农村市场在国内大循环中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是要及时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突出短板,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方面的水平,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力度,充分适应市场需求,形成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农村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要提升农村数字化建设水平,全面开展数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第三,在巩固消除绝对贫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消除相对贫困的路径。精准扶贫战略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贫困人口的脱贫,为国内消费提供了巨大空间。今后要在巩固消除绝对贫困成果的基础上,重视区域、行业等因素造成的相对贫困,进一步创造和拓展双循环的发展空间[18]。具体而言,一是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出发点,制定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弥补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的短板;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协调发展理念的实施力度,为区域、行业协调发展奠定基础,要从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协调区域和行业的发展差距;三是要倾向性地发展适合低收入群体的产业,要对中低收入群体进行识别,分群体、分行业提供量身定做的特惠性政策,以公益性产业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

(二)重视生态、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不断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新空间

从2010年开始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升至世界第二的位置,这说明我国物质生产和生活水平已经达到较高层次的发展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准确判断,启发我们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注重从生态、文化等新兴产业方面发力,从而不断获得新的经济发展空间。

第一,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形成绿色生态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擘画出了美好发展前景。从客观方面讲,物质水平的提升,必然会催生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健康生活要求的提升,这为绿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因此,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抓手,真正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生活,不断形塑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二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产业、低碳产业,不断优化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的产业结构;三要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宏观制度优化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第二,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形成创造有助于双循环发展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的创造和挖掘既是资本空间化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新时代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和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文化产业化发展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帮助。因此,一要围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真正实现文化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同向同行;二要圍绕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民族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提升文化自信,拓展国际文化市场空间具有重要作用;三要重视新的传播媒介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助推作用,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三)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战略,不断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造新的空间

科技创新是支撑一个民族和国家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贯彻落实包括创新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重要动力,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第一,突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形成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一要重视自主创新,重视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带动作用,只有自主创新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溢出效用。二要重视原始创新,摆脱经济发展中受制于人的困境。实践证明技术引进和转移要付出大量成本,原始创新有助于节约经济发展成本。三要重视非对称创新策略,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优势。当前传统领域创新已难以获得优势,新时代要针对性地开展创新研究,以非对称性策略形成创新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第二,创新发展重点项目,为突破双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作出贡献。当前芯片等领域的卡脖子现象明显,为此要针对性地开展重点项目研发,促进双循环经济的发展。一要瞄准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开拓创新,不断为双循环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新空间。要立足全球科技发展现实,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规划,有针对性加大芯片、海洋、航天等领域的创新投入。二要以国家重点和重大创新研究专项为突破口,高度重视工业强基、工业强国建设。尽管目前服务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程度不断提升,但工业制造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新时代要更加重视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加大工业强基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作用。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时指出,“《资本论》作为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面对当今开放的环境,理论工作者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继承、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19]。《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资源宝库,其中蕴藏着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本文主要挖掘其中蕴含的空间生产理论,并在对我国空间生产理论做出历史和现实反思的基础上,尝试为新时代构建双循环新经济发展格局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设。可以相信,未来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必将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空间生产智慧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N].人民日报,2020-07-31.

[2]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8-25.

[3]蒲清平,杨聪林.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实施路径与时代价值[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24-34.Doi: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0.08.002.

[4]彭小兵.韦冬萍.激活民间社会活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缘起、基础和治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35-43.

Doi:10.11835/j.issn.1008-5831.zs.2020.08.003.

[5]陈文玲.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8,105.

[6]刘怀玉,刘必好.中国新发展空间辩证法的历史反思与当代建构[J].教学与研究,2017(3):41-51.

[7]郑丽莹.马克思主义存在空间缺场吗:基于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文本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36-40.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林承园.《资本论》空间理论探析[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5):156-18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75.

[12]胡博成.毛泽东空间思想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示[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9(4):39-44.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7-278.

[14]鲁品越.空间生产:开拓中国经济未来前景之路[J].创新,2015(3):5-10,2,126.

[15]邢中先,张平.新中国 70 年来的反贫困实践:历程、经验和启示[J].财经科学,2019(9):53-62.

[16]邱卫东.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限度与中国策略[J].太平洋学报,2018(9):47-58.

[17]DEBORD G.The society of spectacle[M].English translated by Ken Knabb.London:Rebel Press, 1992:7.

[18]叶兴庆,殷浩栋.从消除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中国减贫历程与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J].改革,2019(12):5-15.

[19]习近平同志视察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 (3):209.

From Das Kapital to new era: Marxs theory of space prod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al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HU Bocheng, ZHU Yitian

(School of Marxism,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P. R. 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space production with capital and space as the axis contained in Das Kapital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theor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al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ccumulated valuabl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production, especially the space produc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ecology, and culture in the new era, which provides a wa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al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nourished by important experience. Based on Marxs space production theory and Chinas space production practice, we must examin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al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must deeply explore the consumption space of the domestic market,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such as ecology and culture, and fully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 as to continuously provides economic space for constructing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Key words:  new era; Das Kapital; space production; dual circulation;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a “dual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責任编辑 彭建国)

猜你喜欢
空间生产新发展格局资本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中国城镇化反思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