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是“抄袭”之作吗

2021-07-11 11:14杨建华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短歌行鹿鸣河畔

杨建华

短歌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短歌行》是典型的“三高”作品——高艺术性、高知名度、高使用(引用)率。古有罗贯中把它全文植入《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今有编者把它选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

但是,假如根据现在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来看,曹操恐怕有抄袭或剽窃嫌疑了。《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中有关“适当引用”的规定是:“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而《短歌行》全诗一共32句,其中引用前人成句7句,约占全诗的21.8%。它们分别为应劭《风俗通》1句:“越陌度阡”;《诗经》6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子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鹿鸣》)。

可是,古往今来似乎没有什么人跳出来指责曹操是“抄袭”“剽窃”,人们甚至还对这首诗高度赞赏,这是为什么?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短歌行》大规模引用前人诗句,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首先,曹操会这样引用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短歌行》是宴飨歌曲,也就是说,它是曹操在宴会过程中自己写词并进行演奏的歌曲。

根据当时的礼制,天子、诸侯宴请宾客,主要演奏、歌唱《诗经》中的《鹿鸣》《周南》等诗篇。曹操在创作宴飨歌曲的时候,加入了表示宴请、亲近宾客的《鹿鸣》中的诗句,是符合当时的礼仪、文化传统的,是得体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他又用这些句子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可谓一举两得。正因如此,《短歌行》在魏晋时期一度曾代替《鹿鸣》,成为宫廷宴会的乐章。

其次,曹操的引用是一种创作手段——用前人诗句比兴。

比兴是古代诗歌创作常用的手法,用前人诗句作比起兴,引出自己的叙述和抒情,在古人那里被视为一种创作技巧。善用成句比兴,既是诗人创作技巧娴熟的表现,也是诗人文化底蕴深厚的证明。

翻看《诗经》时代到隋唐之间的诗歌,会看到很多句子甚至段落,甲诗有,乙诗也有,就是这个文化文学现象在“作怪”。

比如,《古诗十九首·其二》起句为“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而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起句为“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古诗十九首·其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饮马长城窟行(节选)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这两首诗都借助了“青青河畔草”這一具体形象,来营造缠绵相思的意境,激发读者的想象,并引发下文的描写、叙述。其中《古诗十九首·其二》先言他物(“青青河畔草”)以引起所咏之辞(“盈盈楼上女”),这是比较典型的“兴”的手法。《饮马长城窟行》则杂用比兴手法:以彼物(“青青河畔草”)比此物(对远道之人的绵绵之思),是“比”;以“河畔草”引出对远道之人的叙述,是“兴”。因为“青青河畔草”这句诗通俗、响亮,富有感染力,并已沿用成熟语,后人还逐渐将“青青河畔草”作为《饮马长城窟行》的别名。

最后,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出发,曹操的引用有其创新之处,至少是艺术再加工。

一般而言,得体、恰当、有效的引用,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引用的内容在新作中的含义应与原诗有所不同、有所变化;二是引用的内容融入新作中,没有斧凿之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子衿》,原诗表达的是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曹操引用这句诗表达的是自己对人才的渴慕之情,是对原诗句的比喻延伸。这一比喻延伸,使得《短歌行》的语意变得形象而含蓄,增加了艺术感染力。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鹿鸣》,原诗描绘的是宾主欢宴、献礼致辞时的场景,是对宴会场景的实写。而曹操此处引用是虚写,是作者内心的想象:如果贤士到来,“我”将盛情款待,再一次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和诚意。这番引用化实为虚,更有余味,也更具张力。评论家顾随在《曹操乐府诗初探》中就指出,这四句诗“引用《诗经·小雅·鹿鸣》篇诗句,而含义不同。原诗是宴乐嘉宾,是写实;这里则是招待贤士,是虚拟(因为贤士尚未到来)”。

可以看到,《短歌行》中引用的《诗经》句子都已融入新作,并且内涵与原诗不同。正因为如此,人们不会把《短歌行》的大规模引用看成抄袭,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创新,至少是艺术再加工。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领会人们称赏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中直接引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而不会说出“欧阳修不过写了八句词,就有一句是抄袭的”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话了。

毕竟欧阳修的“天若有情”与李贺的“天若有情”,除了文字相同,在呈现的意境、表达的情感和表现的风格上没有一丝相同之处——李贺在诗中抒发的是对世事沧桑的无奈感伤之情,意境高远,情绪低沉;而欧阳修表达的是“细似轻丝缈似波”的男女离情,意境纤柔,情感细腻。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 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减字木兰花

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缈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最后,来看一看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中,“不尽长江滚滚流”直接引用了杜甫《登高》中的名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则直接引用《三国志》中曹操的话。你能看出這些引用与原作之间的不同吗?

子 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鹿 鸣(节选)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这些,你一定知道》上期答案

1. D

结发指新婚夫妇须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苏武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诗句。

2. A

这一句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的是北国突降大雪、白雪皑皑的景象。诗人将白雪比作梨花,就好像是一夜春风袭来,漫山遍野的梨花都竞相开放。此处的梨花是虚指。

3. B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敲击战鼓表示进攻,敲锣则是撤兵。有“鸣金收兵”的成语,即指敲锣、钲等金属乐器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意为战斗暂时结束。《荀子·议兵》记载:“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4. A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别号。

5.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猜你喜欢
短歌行鹿鸣河畔
短歌行
短歌行(组诗)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评《短歌行》中典故的运用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战“疫”白河畔 人大展担当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呦呦鹿鸣——中国古代器物之《五彩百鹿尊》
河畔的早晨
鹿鸣
《短歌行》涵咏品赏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