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性与感性来个“亲密接触”

2021-07-11 11:14应健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差序太监贾母

应健

作为女生,我对《红楼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始终觉得《乡土中国》很晦涩难懂,有距离感。”

《乡土中国》是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学术专著,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理性而客观;《红楼梦》是描摹中国社会世态百相的章回体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转衰的过程,感性而生动。

作为我们整本书阅读任务中的两部作品,它们在体裁、内容方面有着霄壤之别,但细细品来,你会发现它们互为表里、彼此印证,共同书写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因此,将两本书结合起来看,你不仅能用感性的方式走近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还能以理性的眼光解读《红楼梦》里的人间百态。

差序格局:那些你不得不知道的“圈子”。

《差序格局》一章中,费孝通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比作水中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关系。”差序格局这个概念包含了自我主义和社会圈子两层。自我主义是以自己为中心,社会圈子则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圈子,所以中国乡土社会讲求的是攀关系、论交情,努力扩大圈子。

《红楼梦》中的400多个人物组成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圈子,人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不外乎“圈子问题”。所以,了解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扩大自己的圈子,争取更多的人脉资源,是《红楼梦》中人物生存的必备技能之一。

如第四回中,门子使眼色阻止贾雨村严惩薛蟠,点出了贾史王薛这四大“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家族之间的联姻关系,“一损皆损,一荣皆荣”,而贾雨村打算法办的薛蟠正是“豐年好大雪”的薛家公子。贾雨村一听,自是心领神会,胡乱断案,让薛蟠逍遥法外。

文本阅读

雨村因问方才何故有不令发签之意。这门子道:“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门子道:“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不保,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得他!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皆因都碍着情分面上,所以如此。”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看时,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其口碑排写得明白,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在籍。)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

雨村犹未看完,忽听传点,人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忙具衣冠出去迎接。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细问。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也。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

——《红楼梦》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男女有别:爱情是个什么玩意儿?

《乡土中国·男女有别》讲述了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强调秩序、男女有别的社会:男女之间授受不亲,须在生活上加以隔离;更不必求同,不须追求心理上的默契,只须在行为上按着规则分工合作,经营“家庭”这项事业。

《红楼梦》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相互联姻,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形成了一个个事业型组织。夫妻之间只是为了保证事业顺利经营而维护的社会关系,毫无感情可言。宝黛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是因为“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

贾母便是“男女有别”观念的最佳代言人。在第五十四回中,她借戏曲表达了对自由恋爱的强烈反对,认为才子佳人一谈情说爱就“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在第九十七回中,当她得知黛玉喜欢宝玉,说出了“我可是白疼了她了”“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这样绝情的话。要知道,黛玉可是贾母最喜欢的孙辈,平时百般疼爱,但是再疼爱,也不允许她“发生激动性的感情”,因为在贾母眼里,爱情是可耻的,“是断断有不得的”。

文本阅读

贾母心里只是纳闷,因说:“孩子们从小儿在一处儿顽,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该要分别些,才是做女孩儿的本分,我才心里疼她。若是她心里有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她了。你们说了,我倒有些不放心。”因回到房中,又叫袭人来问。袭人仍将前日回王夫人的话并方才黛玉的光景述了一遍。贾母道:“我方才看她却还不至糊涂,这个理我就不明白了。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礼治秩序: 娘娘驾到!

在乡土社会中,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是传统,它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在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对传统有一种敬畏,因而维持礼治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行为,是主动地服膺。

在《红楼梦》中,贾府是诗礼簪缨之族,衣食住行皆严格遵循礼,所以林黛玉初入贾府“时时留心、步步在意”,只担心有什么不合贾府规矩的言行,“被人耻笑了他去”。元春省亲是小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娘娘驾到的隆重礼仪,可见皇家的威严。贾元春是皇帝的贤德妃,贾府的人都是她的臣子,所以他们遵循着君臣之间的礼仪规范。即使是贾府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贾母,也“连忙路旁跪下”,元春的父亲贾政也是自称“臣”,称女儿为“贵人”。

文本阅读

方点完时,忽听外边马跑之声。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

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幙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

——《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猜你喜欢
差序太监贾母
贾母的品位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高职院校“技术差序”育人体系研究
从“差序格局”到“差序治理”
——概念跨学科移用现象的分析与反思
论荣国府演《八义记》八出和贾母对“热闹戏”的态度
跟贾母学养生哲学
贾母并非真心喜欢鸳鸯
乡村慈善的“差序格局”
明清太监也读书
宦官的职责:洒扫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