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水肥一体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2021-07-12 20:05周红兵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7期
关键词:高效栽培水肥一体化冬小麦

周红兵

摘  要:我国主要以种植冬小麦为主,冬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关乎粮食产业的发展,本文以冬小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应用于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在节省肥料的同时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推动小麦产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关键词:冬小麦;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

引言:

冬小麦在我国南北方地区都有所种植,是我国主要的小麦生产形式,其品质与产量对小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近些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传统实施的大水漫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种植冬小麦的要求。于是,水肥一体化的农业新技术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关注和各个地区的推崇。

一、水肥一体化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种植户所使用的传统浇水、施肥的方式,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利于作物对于养分的吸收,大量的灌溉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施肥量很难把控,一旦过高还会危害到土壤,对于农户而言,这种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无法满足当前阶段的需求。而水肥一体化的新型农业技术的出现,大大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依靠压力系统或者地形的自然落差,通过可控的管道系统,把可溶性固体或者液体肥料与灌溉水一起输送给农作物,这样,将二者融为一体,灌溉作物和施肥土壤的目的就都可以达成,保障定时定量地为植株的根部持续补充生长所需养分和水分,保证作物品质的同时,又不会出现水、肥使用过多,从而造成土壤板结、污染水资源等负面影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滴灌的方式进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种植人员只需打开阀门即可,这种简单的操控大大减少了对劳动力的消耗[1]。

二、水肥一体化在冬小麦栽培中的应用

在冬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这种水肥一体化的栽培模式已经在大量的试验田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相关人员已经通过试验示范项目总结出了普遍规律和使用经验,但无论哪种模式,在实际应用时都需要种植人员结合当地的具体气候、环境等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因地制宜才是高产优产的必要条件。本文从播种、田间管理和小麦收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侧重研究水肥一体化在田间管理中的应用。

(一)播种

1.播种前的准备

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土地条件是其中最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良好的土地状况可以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更为丰富的营养,是茁壮成长的最基本保障。在挑选土地时,选择在种植油葵、玉米等作物后的土地进行播种最为适宜,最好不要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产品。另外,严禁在重茬的土地上种植,否则很可能会造成植物根部受到病菌的侵害,导致植物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大幅增加,影响产量。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后,种植人员要及时进行伏耕,保存土壤当中的水分含量,并且清理杂草,为冬小麦的播种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在播种前还需要进行种子的处理,首先在选取合适的种植品种后,要对买来的种子进行精心挑选,去除其中的杂粒或霉粒,留下较为饱满的种子等待播种,增加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其次,还要添加拌种剂处理种子,形成包衣,更有效地加强自身的防控能力,抵御病虫害的侵蚀。例如在温泉县,农户主要选取抗病性、抗寒性较好的新冬18号、新冬22号等冬小麦品种进行播种;用3%敌委丹均匀喷在种子上形成包衣,防治黑穗病等。

2.播种

大多数地区的冬小麦播种时间为九月到十月期间,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进行分析,适时地播种可以增强小麦抗旱与抗寒能力,迟播或者早播都会导致作物出现减产的现象。过早地播种将会造成入冬前麦苗发育过快的现象,容易引起幼苗冻害;播种过晚又会由于气温降低、延长出苗时间,从而导致植株的穗粒数不足,可以以当地历年的播种时间作为参考,选择今年何时播种。除了适时播种,还需适量播种,播种量的多少也关系到后续产量与品质,不能出于对高产的追求就加大种植密度,本身不太肥沃的土壤若种植密度过大,则会造成幼苗争抢养分的情况,产生弱苗等问题。

在种植区域播种后,种植人员要尽快地设置滴灌支管,连接毛管,进行仔细检查,以保障后续栽培过程中可以正常运行[2]。

(二)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直接影响着冬小麦的长势,良好的田间管理可以促进冬小麦的高产,要突出“早”字,立足“防”字,种植人员应当根据小麦的生长规律,从实际出发,在不同的生长时间采取最合适的田间管理方式,保障有效地提升小麦的高产优产。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在田间管理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其种类也多种多样,发生在冬小麦种植区域常见的有条锈病、纹枯病、穗期蚜虫等,可以采取农业治理、化学治理、物理治理等多重手段共同在田间进行预防、控制和捕杀。

1.越冬前

在播种后要尽快滴出苗水,此阶段的温度较低,地面蒸发量相对较少,农户要以当地土壤中的水分情况为基准进行滴水,保证小麦种子正常出苗。越冬前可以再进行一次滴水,让土壤存储水分,而后就不再进行灌溉措施。越冬期时要注意好保护种植区域,不能让牲畜进地踩踏,防止损伤小麦的根部和田间的滴灌带。如果地区下雪,并有留存在地面的情况,也要注意保护好雪层对小麦的覆盖。

2.返青后

小麦的返青期是促使晚弱苗升级、控制旺苗徒长、决定成穗率高低的关键时期,在返青时,种植人员要及时对于土壤里的水分和温度进行查看,根据头年的下雪情况,从而决定具体的缓苗水的滴水时间。如果头年下雪的厚度在5厘米以上,则应该在三月下旬左右进行滴水;如果没有下雪,则要提前滴水时间,确保植株所需水分条件。在此期间,小麦的营养需求以氮素为主,种植户需要在灌溉水中加入尿素,保障小麦在此阶段对所需养分的充足吸收,促进幼苗长成壮苗。小麦返青起身后,农户可以在无风天进行适当地喷洒药物,通过化学手段进行调控,对于田间的杂草加以防治,同时,还可以防止小麦倒伏现象的出现。

3.拔节期至抽穗期

拔节期是小麦旺盛生长的时期,处在这一阶段的作物对于营養和水分的渴求急剧增加,如果没有及时地进行补充,将会由于缺少生长所需的成分而造成产量减少,降低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因此在这一期间要对作物的营养加以重视,随水滴适量地增加尿素和以磷钾为主的水溶肥,以确保小麦植株的茁壮成长。

4.抽穗期至成熟期

在小麦抽穗期后,温度逐渐升高,天气炎热,加剧水分蒸发,种植人员需要增加对于小麦种植区域的水分运输。需要注意的是,当小麦处于灌浆期时,在面临雨水天气和大风天时不需要进行水分补充,以免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影响收成。

为了小麦高质量生产,籽粒饱满,在此阶段依然要施加磷钾为主的水溶肥补充小麦的营养。某些地区的小麦还容易遭受干热风,可以与病虫害的防治药液相结合,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化学制剂喷施在小麦叶面,用来防止由于温度过高而对于冬小麦的伤害[3]。

(三)收获

冬小麦的最佳收获时期是蜡熟中后期,此时的小麦颗粒饱满、产量高,符合人们的需求。当种植区域中绝大部分的小麦植株进入收获时期,就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方式,通过机械进行收获,减轻劳动力的消耗。

结论:合理地利用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技术,对于冬小麦进行栽培,节约水资源和肥料的效果突出,可以大大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在此基础上,提升肥料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产,培育出更受人们喜爱的产品,对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田金平,葛国庆.温泉县冬小麦水肥一体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6):183-184.

[2]闵文江,吕军海,崔永增,等.冬小麦夏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节水高产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9(06):108.

[3]何新辉,李昌明.和硕县冬小麦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20(05):21-22.

猜你喜欢
高效栽培水肥一体化冬小麦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如冬小麦般耐心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试论棚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及在淮安市设施蔬菜栽培上的应用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棚室番茄水肥一体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