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成本、技术创效与工程专利之间的关系

2021-07-12 20:05郑柯尧宋隆洋李东杨云志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7期
关键词:施工成本经济效益

郑柯尧 宋隆洋 李东 杨云志

摘  要: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专利产品及专利技术的诞生无疑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专利产品的出现也一并带来了市场的垄断和独占性,限制了其他研究人在该领域的研究发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增加了企业成本。本文站在建筑业企业的角度仅以个人观点去浅析专利技术及专利市场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专利产品;经济效益;施工成本

一、专利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当下背景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传统工艺带来的高产值低效益特征依旧明显,技术进步缓慢,整体建筑设计及施工水平依旧不高,现代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建筑业资源、能源革新不到位,导致资源耗费较大,市场竞争力不强。

建筑业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而价值规律的体现正是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的关系来实现价值。但在现实的建筑行业里,有多少专利是真正以市场机制、市场调节、价值体现为出发点的,更多的是则以利润为首要前提,无限制地发明研究“无用”专利。

“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专利已经有714万,我认为可能90%都是垃圾,只能充当花瓶,圈项目的钱”。而中国的专利制度,为了激发专利研发者的热情、减轻专利研发成本,政府以财政拨款的方式对专利申请和维护费用进行减免或补贴,慢慢地大量低质低效甚至无用的专利项目顺势而生,很大一部分专利资金因此而流失,而那些真正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专利发明及专利研发项目却因为资金短缺而错失良机。从而专利市场开始紊乱,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无限制地“研发专利”。

而专利的申请、问世以及使用面临的结果大多会是维权、赔偿或者官司等等。同样,这些结果耗费的都是人力和财力资源。建筑业最具盛名的邱则有专利维权事件一直沸沸扬扬,“空心楼盖”在国内外市场均是一项较大的突破,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综合造价、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建筑净空高度、降低了建筑自重。然而也正是因为“空心楼盖”的优势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大量厂商纷纷仿制“空心楼盖”的系列建材,并为了与邱则有展开竞争,抢占市场,厂商大肆压价,降低质量,导致“空心楼盖”的市场一度出现紊乱现象。而邱则有公司付出的代价则是“肃清市场”,花费大量精力、财力以及人力去进行维权、专利保护。邱则有的专利保护体系,譬如“群狼战术”、“防御型专利的申请”、“进攻型专利的申请”在某种角度上来讲是限制了其他研发人对“空心楼盖”领域的研究和技术更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阻碍了该技术的迅速革新。

关于“永动机”的案例,法国科学院曾在1775年就宣布不再刊登永动机的通讯论文,美国商务部专利与商标局有一项禁令,不可以授予永动机类申请以专利证书,这其实是市场的一种合理需求以及理性的发展。有数据显示,我国专利申请量节节攀升,发展突飞猛进,尤其以高校为主的专利申请数量跃居全球榜首,但是专利的转化率却极低,大多数专利处于闲置状态。大部分高校将专利申请作为“研究生保送”、“加分获取奖学金”、“增加应聘筹码”、“享受优惠政策”的筹码;企业申请专利作为“审评指标”、“政府政策扶持”、“技术壁垒”的途径;而个人的专利申请则作为“职业晋身通道”、“面子工程”的一种手段。在这种异化过程中,专利制度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在建筑工程中一项专利技术的成功问世,必将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为前提,而不是为了市场垄断,抬高价格,获取利润。这样带来的不是社会技术的进步,而是利益的驱使带来的市场紊乱,正是因为有了专利这把保护伞,让很多真正有实力和技术的企业团体在该领域无法深入研究。

二、专利技术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高通公司的IP授权,以“No License, no chips”的方式独占市场,而众多手机制造商必须支付其昂贵的专利费用,从而导致了一部手机的售价过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面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指控和苹果公司的投诉,高通以“既不符合法律理论,也缺乏经济上的数据支持,而且对移动通信行业有严重的误解”为由来进行辩护,最终这一问题也未得到解决,价格依旧居高不下。

三、专利技术与施工成本之间的关系

有需求、便有市场;有市场、才会有技术革新。曾经的建筑业市场因需求绿色环保、简单高效、经济适用以及工业化程度高的技术产品,便有了装配式建筑。取代了过去中国建筑业爆发式增长的巨大资源消耗和浪费。固然这种技术大革命也需要时间的洗礼,以及技术人才的全方位考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也指出了:“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专业人才参与装配式建筑的研发、生产和管理”。以需求为目标的技术革新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

建设单位为了控制工程造价,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建筑市场的专利技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成本。但是在施工企业的角度上,因为专利费的支出,使用专利技术的施工成本可能会远远超过使用传统工艺的成本。企业需要赚钱需要生存,施工企业固然不会愿意花更高的代价去是使用专利技术。因此建筑业的技术水平依旧停留在传统工艺上。专利技术的市场垄断地位为其产品提供了有效的发展速度,可从而使得其留给竞争对手的空间越来越小。同时其在产品生产设计方面所积累的“专利壁垒”也使得后来者更加难以跟上其步伐。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不利于该领域的技術竞争。专利权是一种法定的垄断权,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市场调节的作用,限制竞争。专利权人会利用该项垄断权来限制他人进入该领域,从而控制该领域,并使得该领域不存在竞争。也因此导致专利费用过分高。有的企业甚至把专利制度变成了不正当竞争的工具。也侵害了消费者的权利。

四、结语

专利技术的发明者通过发明创造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也理应为发明创造者所创造的辛苦劳动赋予回报。但是这种贡献与回报的标准应该如何制定以及如何保证在不损害原创者利益的情况下后来者能够如何更好地进一步突破创新依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筑业专利的诞生和施工企业的成本如何做到相辅相成,如何真正做到经济合理,中国的建筑业水平如何真正提高,依旧艰难前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单纯专利数量的增长,并不能作为国家、企业或高校创新水平的评价指标。正如不少人在讨论中所指出的,真正有用的专利应该是质量高的专利,而质量高的专利不仅是具有科技发展前瞻性的专利,也应该是真正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专利。专利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转化率指标的高低,更接近反映中国的“智造”潜力。因此,专利“质”“量”双高,才能说中国是真正的专利强国。

企业的发展要想立足长久,不是一味地去探索发掘新技术,天马行空、异想天开。而是真正站在企业成本、经济效益的角度上去寻找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科技,确保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提高企业的系列品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2]2019年《财经》年会相关发言

猜你喜欢
施工成本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城市燃气企业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体系设计
隧道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策略探析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预算控制
电厂燃煤管理方法探讨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