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用不锈钢器械Gentlefile成形能力的体外研究*

2021-07-12 00:58陈细雄葛久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3期
关键词:偏移量管壁侧壁

陈细雄 葛久禹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江苏省南京市 210029

根管成形的目标是在尽量保持原始根管解剖的基础上,形成便于根管充填和冲洗的良好通道[1]。但是由于器械的复直性以及根管复杂的解剖形态等原因,在根管成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形成不对称的牙本质切削[2]。镍钛器械由于其良好的超弹性以及可塑性[3],被广泛运用到根管预备中,而有关于不锈钢器械的研究和创新却不多,大部分口腔工作者对它的认知仍旧停留在手用器械上。本次实验将引入一种特殊的机用不锈钢器械,比较它和常用镍钛器械之间的成形效果。

GF是一种独特的机用不锈钢器械,拥有很新颖的设计理念。它通过“刮擦”根管壁成形根管,运用高速旋转激活冲洗动能,加强冲洗效率,从而完成机械化学预备。有研究表明GF具有较镍钛器械更好的机械性能[4],但对其成形效果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它和常用的机用镍钛器械PT之间的成形效果。零假设是二者的成形效果无显著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选择和储存 所有实验样本均来自2020年1—8月南京市口腔医院因正畸需要拔除的下颌前磨牙。离体牙均满足以下条件:(1)牙体完整,无龋坏、隐裂、畸形中央尖等;(2)无牙周炎病史及其他累及牙齿的系统性疾病病史;(3)牙根发育完成;(4)单根管,根管弯曲度在15°以内;(5)知情同意。根据术前CBCT以及相关检查,最终收集符合标准的样本30例,离体后样本立即储存在4℃的0.5%百里香酚溶液中。

1.2 实验方法 传统的根管预备器械(例如PT)在预备普通根管时,一般建议将其预备至#25。介于GF Red(#23)与GF Blue(#26)独特的尖端假想直径,为获得较为全面的结果,故将样本均分成三组,每组10颗,分别预备至GF Red(#23)、PT F2(#25)、GF Blue(#26),每一组最终均预备至对应号数。

1.2.1 术前数据采集:使用硅橡胶制作成固定离体牙的个别容器,术前CBCT测量距离根尖0~9mm内(每隔1mm)的近远中、颊舌向的根管壁厚度并记录(图1)。

图1 测量方法及相关指标示意图

1.2.2 预备过程:修整牙冠外形,使之形成便于重复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平面。常规开髓,揭去髓室顶,形成直线通路,使用10# K锉探查根管口,疏通根管后,确定工作长度。根据以下的参数和方法(表1)将根管分别预备至GF Red、PT F2、GF Blue。术中使用EDTA作为根管润滑剂,在每次操作前后使用3%次氯酸钠冲洗根管,并且使用10# K锉保证根管通畅。

表1 使用顺序及器械参数

1.2.3 术后数据采集:预备后的离体牙置于相同硅橡胶容器中,再次使用CBCT测量预备后距离根尖0~9mm内(每隔1mm)根管的近远中壁、颊舌壁厚度(图1)。

1.3 评价方法 距离根尖孔0~3mm为根管根尖段,4~6mm所有数据为根中段数据,7~9mm为根管冠方数据。利用Gambills等[5]提出的公式进行根管偏移量的计算:根管偏移量=(M1-M2)-(D1-D2)或者(B1-B2)-(L1-L2),结果越接近0,说明偏移量越小,M1和M2、D1和D2分别代表预备前、后根管近中外侧壁和近中内侧壁的最短距离以及根管预备前、后远中外侧壁以及远中内侧壁的最短距离。B1与B2、L1与L2分别代表根管预备前、后颊侧外侧壁和颊侧内侧壁的最短距离以及根管预备前、后舌侧外侧壁和舌侧内侧壁的最短距离。分别计算并记录近远中以及颊舌向距离根尖9mm以内的根管偏移量以及根尖、根中、冠方的根管偏移量。

2 结果

2.1 颊舌向的根管偏移量 颊舌方向的根管偏移量如表2所示。PT F2在根尖部以及根中部的颊舌向根管偏移量要大于GF 器械。而在根中段,PT F2的颊舌向根管偏移量显著大于GF Blue,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而在冠方,GF Red的根管偏移量要略大于PT F2以及GF Blue,而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器械预备前后颊舌向的根管偏移量

2.2 近远中向的根管偏移量 近远中方向的根管偏移量如表3所示。在根尖端,PT F2在近远中向发生的根管偏移要大于GF Red,该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0)。而在根中段,PT F2的根管偏移量要略大于GF器械,但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冠方,相比于GF器械,PT F2的根管偏移量最大,但是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不同器械近远中向的根管偏移量

3 讨论

传统的镍钛器械通过刃部切削牙本质,但是这种刃部对于根管壁过大的作用力被认为可能会造成牙本质微裂纹[6],并且过大的扭力不可避免会增加器械分离的发生概率[7]。而GF作为一种机用不锈钢器械,第一次引进“刮擦”(scrape)的方式预备根管,通过粗糙表面反复作用于根管壁,从而达到清理成型的效果。有研究表明[4],GF相比于镍钛器械更加柔软,预备过程中对根管壁的作用力较镍钛器械更小,能够更好地保存根管壁原始解剖形态。

预备后根管偏离原根管的程度常用根管偏移量来表示。过大的根管偏移可能会造成侧穿、根尖周炎、根折等一系列并发症[8]。本实验表明,相比于镍钛器械,GF Blue器械在根中段颊舌向以及GF Red器械在根尖段近远中向发生的根管偏移更小,这和Htun等人[9]的实验结果一致,均说明GF的抗偏移能力要优于镍钛器械。

关于影响根管偏移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10]认为根管偏移大小可能是根管解剖、器械横截面、弯曲度、尖端设计、器械使用顺序、器械锥度、操作者经验、润滑剂和冲洗剂使用情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GF所获得的更小的根管偏移除了和它本身良好的机械性能有关以外,同时与其较小的锥度、预备过程中使用较少的器械等均有关系。它的锥度在3%~4%之间,能在预备中保存更多的牙体组织,加之对于根管壁更小的作用力,减少了不对称的根管成形,这些因素都有利于预备过程中尽量保存根管原始的解剖形态,从而实现较小的根管偏移。另外,即使是小锥度的预备,GF沿着中心不锈钢丝向四周打开的高速清洁方式也保证了它的根管清理效果,相关研究[9]表明3%~4%锥度的GF拥有比6%锥度的Protaper Next X2甚至是8%锥度的HyflexEDM Onefile更好的根管清洁能力。

本实验中,GF具有独特的尖端假想直径,为获得较全面的数据,同时采用GF Red (#23)和GF Blue(#26)同时与PT F2(#25)进行比较。另外,使用硅橡胶制作个别容器,也能有效地减少CBCT扫描时由于样本放置原因造成的误差。

GF在本次实验以及相关研究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根管清理和成形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有文献[9]报道GF通过“刮擦”(scrape)根管的方式不及“切削”效率高,即使在6 500r/min的高速旋转下预备时间仍较镍钛器械长,而这种高速转速下反复“刮擦”(scrape)根管壁是否会造成牙本质微裂也仍待实验的进一步证实。另外。GF的螺纹较一般镍钛器械密集,而且它向四周打开的清洁方式均不利于通过器械凹槽暂时储存牙本质碎屑,而后随器械带离根管,预备过程中产生的牙本质碎屑更易留存于根管,从而造成根管堵塞,所以充分的根管冲洗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GF作为一种独特的机用不锈钢器械,目前相关的文献不多,但是已有的文献以及本实验均证明其较镍钛器械有更好的根管预备效果,而相关的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偏移量管壁侧壁
微小型光开关侧壁反射镜光路传输效率优化方法
基于格网坐标转换法的矢量数据脱密方法研究
核电CV厚板窄间隙摆动自动焊接工艺参数研究
一种可排水的外开窗
基于AutoLISP的有轨起重机非圆轨道动态仿真
卷烟硬度与卷接、包装工序相关性分析
大唐鲁北厂2号炉壁温超限及措施的探讨
以南北地震带为例研究面向地震应急的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偏移模型
电厂锅炉水冷管路泄漏的主要原因与相关措施
地下变电站地下结构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