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中工业工程的应用研究

2021-07-12 08:04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制造业工业生产

陈 剑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珠海 519070

国家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促使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商品供应地,但商品制造仍然不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为此,要在制造商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制造能力。现代化工业工程发展背景下,要针对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内涵

结合多项制造和管理技术,对现有的产品开发、生产多个环节进行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即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创新产品设计的方式和使用工具,运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和制造技术,实现产品制造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以及生产智能化、设备数控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的建设内容和方向如下。:(1)科学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硬件系统。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跳进,支撑着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2)运用信息技术基础上整合企业的资源信息,最大程度的扩大企业的应用功能。事实上,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是抛弃原有的手工作业方式,而是改进现有的技术结构和业务流程,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3)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逐步实现,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出分步工作目标,按照计划实施。要以最小的投入带来最大的效益,保证制造业信息化的成功实现。

二、我国工业工程应用现状

发达国家中,工业工程的应用已接近百年。我国的工业工程起步晚,一直作为新兴学科使用,并未受到企业的重视。大多数制造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落后,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导致我国劳动生产率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1]。现阶段,制造企业中的科学技术是在现有生产系统基础上改变原有操作形成的,也成功探索了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式。在系统分析、信息系统和决策理论武装工业工程后,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对不同行业的建设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在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形势下,企业的制造系统趋于复杂和系统化,因此,集工程背景与管理技术与一身的工业工程也面临新的工作挑战。

三、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策略

(一)突出信息技术的优势。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传统企业工作依靠的技术方式比较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中如果有劣质产品的出现,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对其长久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在现代化工业工程的发展中要突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在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下,制造业系统实现了动态化管理,实时反馈系统的生产制造数据信息。借助信息参数对生产经营的状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如果一旦发现一些参数指标异常,就能够通过科学的评估手段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信息技术实现和现代工业工程的结合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整体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随着国内生产制造体系发展越来越完善,国家的产业需求也被满足,奠定了我国优质的工业基础。但制造业发展中,涉及到多个工作环节。如果出现了环节沟通交流不畅或者存在衔接问题,可能会导致工业生产效率降低。为此,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模块化设计加强多个生产环节的联系。针对每一个不同的生产制造空间,采取顶层控制协调的方式实现系统生产。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工业工程的发展理念和经验累积是十分重要的,帮助企业根据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目标,也了解技术需求和资源短缺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划分制造生产人员的具体职能和工作范围,发挥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

(三)服务管理。现代化工业工程的服务管理尤为重要,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方式。企业原有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发展中逐渐出现了不适应性。企业的服务质量如果一直得不到提升,制造业的服务功能就不能充分落实,在发展过程中也会被时代所淘汰。企业建立的服务系统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要根据市场情况确定服务问题,在此基础上展开服务内容的设计,最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产品研发。后续的工作中,要统筹好服务管理,因此这项工作的服务量较大,极容易出现差错。为此,要通过多环节采取共同合作的方式,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共享资源和信息,建立起一体化的信息分享网络,以此为基础来制定科学的经营策略,完善服务管理模式[2]。

(四)人才储备。现代化工业工程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对人才需求量更大。为此,要做好企业的人才储备工作。首先按照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配置人才队伍,要保证其专业水准和工作能力达标。其次,制造业人才应该具备先进的工业工程发展理论,通过应用技术和更新理念改变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全面优化和升级。针对企业的制造业人才,要加强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通过技能考核的方式督促从业人员加强自我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节能。最后,制造企业的人才要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始终跟随时代变化和发展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保证自身强大的竞争力。除此之外,要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将关键技术掌握在企业手中,才能逐步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集成工业工程的先进管理理念和信息化内容,促进了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运营模式和良好的基础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制造业工业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用旧的生产新的!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