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施工图审查中的重要问题研究

2021-07-12 08:04邓香超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楼板外墙抗震

邓香超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1

引言

施工图审查是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内容。需要科学合理地审查建筑图纸,以更好地确保整体建筑结构的质量。本文阐明了在整个施工审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有关人员要根据实际要求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不断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以更好地促进建筑业的创新和进步。

一、基础设计问题

1.稳定性计算问题。在斜坡上或附近建造的建筑物和结构基础的稳定性尚未得到验证。如果地下水很浅,并且建筑物的地下室存在抗浮不稳定问题,则需要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和抗浮稳定性计算。

2.负摩擦阻力。在一个建筑项目的建筑区域中,大范围采用新的回填土。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桩侧负摩擦阻力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1]。

3.软弱下卧层验算问题。扩展基础可减小基础底的平均压力。但存在软弱下卧层时,一些项目不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就盲目设计。

4.承台计算。通常应根据桩基的实际反作用力来计算承台。但是在某些项目中,使用桩基反力的平均值来计算承台。在偏心载荷的作用下,桩反作用力很可能会大于平均值计算结果,使得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

5.两桩承台抗扭设计问题。两桩承台可能会承受扭转载荷,因此必须全面考虑扭转对设计结构的影响,有些项目忽略了这个情况,导致承台配筋不足。

6.地面层高差处挡土结构做法问题。根据使用要求,建筑物一层的室内外高差可能较大。基础梁除需要承受梁上的隔墙荷载,还需要承受土压力。如果土压力产生水平弯矩不容忽略,那基础梁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共同作用下,需要更大的截面和配筋。

二、地下外墙问题

1.在计算地下室外墙钢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支撑条件来判定外墙的约束情况。同时,外墙的长度变化时,计算的模型也不同。外墙顶部的支撑情况和顶部的荷载大小也对墙体的配筋有较大影响。如果外墙中有扶壁柱,柱和墙的变形协调,柱在满足自身的构造要求的基础上还需结合墙身钢筋的设置,有时会忽略柱的变形导致柱的抗弯刚度不足。

2.经常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计算地下外墙时,底板的弯曲力矩必须平衡侧壁的弯曲力矩,底板的抗弯性能宜优于侧壁的抗弯性能。侧墙的钢筋数量和厚度需匹配。这些问题通常出现在地下通道的建设中。通道的侧面是悬臂构件,其抗弯强度需要比底部抗弯性能更好。在升高的地下室位置,经常出现以下问题:在高度变化位置仅放置一根梁,其宽度明显不足,并且支撑件的弯矩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孔在地面上的位置在顶部没有相应的楼板来支撑,此时侧墙的变形将明显增大。如果车道与外墙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则车道的底部和外墙的中心将位于同一位置。此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平集中度,以避免负载跳跃[2]。

3.在计算地下室侧墙的过程中,对侧墙抗裂性的计算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考虑经济性因素,新建地下室的外墙厚度比较薄,在抗裂缝性能上略显不足,裂缝的宽度一般保持在0.2毫米,只有控制在规范宽度内,才能达到良好的抗渗性能。

三、在上部结构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理解,发现地下结构的基本设计和施工图的审查过程中对应存在问题,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需要对地上部分的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容易忽略的问题。

1.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嵌固部位要求。地下室要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其本身要满足一定的刚度要求,通常在考虑地下室相关范围也即3跨不大于20米的范围内,地下室的楼层剪切刚度不少于相邻上层的楼层结构刚度的2倍。地下室的楼板需要一定的刚度,不宜采用无梁楼盖的形式,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厚度不应小于180mm,混凝土的等级不应低于C30,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设置,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低于0.25%。为避免塑性铰向下转移,地下室顶板部位柱端左右框架梁的约束弯矩设计值之和不宜小于该部位的上柱下端实际嵌固弯矩设计值。

2.没有考虑好一些非结构部件自身的抗震性能。在审查现代建筑图纸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某些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强调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是要注意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对机电设备和装饰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此类非结构构件的抗震也是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一般情况非结构结构不需要进行抗震验算,对于需要进行验算的部分需要参考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规范,由专业人员进行计算抗震分析[3]。而主体设计人员则需对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的锚固进行复核,主体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非结构构件对主体影响。

3.错层现象的出现。错层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下部房间的功能要求不同,局部楼板高度超过相邻楼板高度一定范围,一般是指楼板高差大于支撑两侧楼板的梁高。错层结构属于平面不规则的一种形式,错层也使得与其相连的抗侧力构件的受力变得复杂,产生应力集中和短柱长柱混用的情况。高层建筑宜避免采用错层结构,如需采用,可以用防震缝将其划分为独立的结构单元。错层的两层宜采用性能相近的结构,如无法使用缝进行分割时,则在计算和构造上要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可采取楼板加腋和梁加腋。

结束语

充分的准备才是成功的开始,所以最重要的是在着手进行建设项目之前对建筑结构的施工图进行详细审查,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全面做好工作,复查施工图,重点审查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地下结构的外墙等,在施工前解决问题,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楼板外墙抗震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房建工程现浇钢筋砼楼板裂缝分析及防治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施工工艺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外墙防渗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判断:哪位洗得快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