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

2021-07-13 21:34曾晓华
南北桥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职音乐民族文化传承

曾晓华

【摘    要】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丰富的民族文化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民族文化的作用更为突出。在民族核心素养的视野下,音乐教育已经变成学校教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中职音乐教育中,教师要自觉渗透民族知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民族文化对于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音乐  民族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8.046

学校一定要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荣誉感,以民族文化教育为基础,使民族文化能够合理渗透在我国各个学科教学中并起到教育作用。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民族文化教育有所忽视,很多学校在上音乐课时只注重乐理知识,虽然教师能够准确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很难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民族文化发扬和传承下去。

一、中职音乐课程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音乐教学能够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场所

中职学校担负着授业育才的社会责任,对学生实施德智育体美全方面的培养与教育缺一不可,中职学校音乐课程的实施正是在向学生进行以美为着力点的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学,也正是要把音乐课程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民族音乐既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学宝库中的艺术珍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持续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所在。音乐教育作为中国民族乐派文化传播的主要领域,需要从当今多元文明的全球音乐教育中寻找新的传播定位。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与理想,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要依靠学生的主力军效应,全球音乐教育发展相协调。我们将建立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点,推进中职学校音乐教学改革。从教学思维、内容、课堂形态以及音乐教学生态与环境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变革,真正实现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和人类音乐教育文化在某种意义上的“回归”与“统一”。校园音乐是传播知识与文明的重要阵地,所以民族音乐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就必须以校园音乐为阵地,也必然会以校园音乐教育为阵地。

(二)传承音乐文化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中职学校的音乐课程中,既要掌握声乐知识,也要学习声乐创作。音乐知识对各个民族的声乐基础知识来讲是具有共通性的知识点,而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讲解并无法实现学习者了解民族声乐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演奏、欣赏、作曲、研究等基本能力,所以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最实际的意义就是要融合某一支民族音乐,因为民族的音乐对于学习者来讲首先是自己所处身的音乐,而这样的融合又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贴得最近,与学生的学习情感贴得最近,与学习者现有的民族声乐基础知识贴得最近。学习声乐经典作品也当然离不开对民族音乐经典作品的学习,融合了这些经典作品的音乐课堂教学,更能使学习者们认识并掌握声乐教学原理基础知识和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一)音乐教学方式落后

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模式基本上没多大的变化,一直是以教师表演课程歌曲为主。整节课下来教师一直在讲台上表演或是给学生播放歌曲录像,而学生也很少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的音乐课堂中,只有被动地接受中国民族乐曲灌输,与教师之间的声乐交流更是少之又少。由于音乐教学模式相对落后,使得音乐课堂效果直线下滑,也不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起不了陶冶学生对民族音乐传承的效果。

(二)对民族音乐认识不到位

基于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观念基础,很多中职学校音乐学科的开展仅仅为实现教育目标,对民族音乐教学只有形式教学,这就造成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一直没能得以提高。部分学校教师只顾着让学生找到好工作,而忽略了学校对民族音乐教育的弘扬,也并未意识到其意义。而学校也并未注重民族音乐教育,甚至是学校开设的器乐课也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并未发挥实质性的意义,这也是直接影响学校弘扬民族文化的原因。

(三)部分音乐教师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尽管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已全面展开,但成效却并非特别理想,尤其是中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并未发挥较好的效果,也不能完全依据课程标准来进行教育工作。例如,部分教师不能充分意识到音乐课程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因此这部分教师没有进行充分的备课,仅仅对学生灌输民族音乐。不能深刻发掘民族音乐内容实质,更不能在背景上说明民族音乐的起源,这样反而会妨碍中职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和探索。

三、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传承的优化对策

(一)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导学”作用

各级各类院校包括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都是音乐教师,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实施中应该充分发挥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传播的责任与义务。在中国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中,教师对学生传播中国民族音乐优秀文化传统的最主要手法就是“导学”。何为“导学”?字面含义引导教学,既然称为引导教学。教师要指导到位,自身有一桶水才能带给学员一瓢水,教师的声乐专业技能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应该足够,既要厚积而薄发,又要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于整体职业生涯,千万不要满意于已有的音乐素质,更不要“以其昏昏让人昭昭”。既然称之为引导学习,教师也应该能学会使用更能有效的引导方式,也就是教学方法。那么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又从何处来?当然在实际的尝试探索过程当中。音乐教师必须要勇于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探索把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融合在现代音乐课程当中的最有效方式,而不仅仅满足于把传统课程中所规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必须认真探究課程内容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某一方面的联系,然后通过自己的导课,再利用课堂内容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某一方面的联系点,把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充满感染力地介绍给学生。还要明确做好导学,指导学生在乐学勤学中达到会做,乐学是使学生建立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勤奋好学则是学生善于把民族音乐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一贯地融合在音乐教育课程当中,会做则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善于并能了解与把握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精髓与基本形式。

(二)丰富教学内容

1.让学生听民歌、唱民歌、充分了解民歌。民族歌谣是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大量的民族歌谣。这些歌谣各具特色,学生没有听过的歌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通过歌词中所反映民族风情与民族习俗,逐渐引导到我国的民族文化,进而提升音乐审美享受,让学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例如,中职音乐教材中选取了大量民歌供学生欣赏,在进行民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民歌的特色。民歌一般都节奏非常欢快,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各种不同的版本,自己配上舞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些不同版本的音乐,自己加以舞蹈辅助,学生必然会深刻领会到民歌的优美。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教师必须坚持并不懈地使用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对民族文化的领悟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在帮助学生积淀丰富音乐知识的同时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民族自信心。

2.培养学生戏曲艺术鉴赏能力。除歌曲以外,在音乐课本中也安排了不少优美的戏曲片段,戏剧文艺是中国民族文学中不能缺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千百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华沃土上流传、发扬,早已形成了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符号。在中职学校中,音乐课程教师需要把戏剧艺术融入教学内容,并积极开展戏剧欣赏教学等活动。在现代化的中国社会中,少数学生对自己的中华文化并不熟悉,而身为音乐教师,就必须担负起发扬与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重担,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课程,把戏曲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更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例如,学生在观看京剧时,教师可以重点从学生的“看、听、学、做”等环节加以培训。首先面对“看”这部分,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学员通过京剧片段的观赏;而“听”的练习,则是指导学员首先从京剧的唱腔开始,细心揣摩欣赏品味;“学”便是让学员练唱自己所观看的京剧选段;而“做”则是对京剧中的角色动作,给学生进行模拟。通过这些环节的指导与练习,会帮助学生更加熟悉戏剧艺术,同时很多学生对戏剧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这样的指导下,会有部分学生可以熟悉京剧的正常演唱,并且边唱边表演,这样的课堂气氛非常和谐、快乐,对于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培养。

3.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的爱好,从而提升学生民族器乐鉴赏水准。在音乐赏析课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古今中外比较的优美歌曲,如《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等。通过对这些歌曲的赏析,可以激发学生想象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风光,从这样的歌曲感受中体会民族器乐的魅力和歌曲的含义。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多运用的民族乐器可以有长笛、古筝、二胡等。当然这也要求音乐教师首先培养自己对民族文化、民族乐器的浓厚兴趣,这样教师在课堂中才可以完全倾注情感,去影响学生,陶冶学生。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全方位的教学技巧,从而达到音乐理论知识的自然传授,这样学生才能对民族文化及其民俗歌曲有更准确的了解。在器乐课程中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是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可以激法学生民族荣誉感,民族自豪感。

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自己最拿手的乐器,进行声情并茂地演奏,也可以边表演边讲授。甚至教师也可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在观赏之后介绍乐器的由来,分析其演奏的优美之处等,这样学生自然就会越来越喜欢我国的民族乐器。

(三)将对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传承融入音乐教学

自然原生态音乐是天然的、不能进行任何造作的音乐形态。而天然原生态音乐民族乐派又是一个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根脉,传统音乐文化表达民族心灵、体现民族精神、反映民族特征、表现民族意志,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所以要立足于深入发掘民间传统音乐资源,以推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全面发扬。中华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丰富,疆域辽阔、多姿多彩的原生态农业民音派承载了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声乐文化的瑰宝和声乐文学中的重要细胞。

应当指出,原生态民族音乐应进入中职学校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的声乐课程中,并在声乐课程的构成中取得一定的比重。课本是学生练习和教师教学的基础,只有进入课本当中的原生态民族音乐才能够被教师认真研究和落实在课堂当中,才能够被学生所认真学习和领会到,也才能够真正牢固植根在中职学校音乐教育课程当中。

(四)引导学校开展音乐文化实验活动

在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推广与传播民族音樂文化,要在学校坚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学校学生开展社会文化时间交流活动,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喜爱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对发扬与传播民族乐派文化意义的理解。

从音乐学习本身而言,群众音乐活动来源于日常生活,又服务于日常生活,其实用性非常强。群众音乐表现形式多姿多彩、激情欢快、具有群体化活动的表达力量、引导能力、感染力量。同时,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本身正是一个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把学生引入群体音乐文化活动当中,让他们既是融入者又是表演者,既是民族音乐文化的见习者又是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既可以得到对学习群众音乐知识的充分感受、灵活运用,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启发和获得教益。在学校音乐教育课程中引入艺术实践的新教学方式,不仅是教学模式和音乐教育理念上的重要变革,也是学校对民族乐派文化供养与传播所作出的具体贡献。同时,学校音乐教育文化活动也要积极开展,学校音乐教育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培养当代中职学生的艺术科技文化素质,是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中职学生进行自我美化、健全性格培养的主要手段,也是激发中职学生深刻感受与弘扬民族乐派文化精神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核心素养教育正在全面展开,而中职学校身为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与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国家已经在对中职学校音教人才的培养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方向,需要在推动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同时,积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精神,并把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有效贯彻到教学活动中,才可以真正构建起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在中职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从不同视角渗透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发挥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140-143.

[2]王竞雄.对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思考[J].音乐生活,2015(5):834.

[3]商立君.音乐教育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68-69.

[4]王晶晶.不容忽视的高中音乐教育[J].文艺争鸣,2010(24):44-45.

[5]吴晓红.浅议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J].艺术教育,2011(04):31-31.

[6]韩旭.浅谈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J].黄河之声,2014(01):56-57.

猜你喜欢
中职音乐民族文化传承
中职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中职音乐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