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温中汤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2021-07-14 10:31喻学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萎缩性艾灸胃镜

喻学春

(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甘肃 天水 741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致病因子较多,反复刺激胃黏膜后导致胃黏膜破损,黏膜变薄,腺体萎缩或减少,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临床主要有饱胀、嗳气、消瘦、贫血等。本研究用厚朴温中汤结合艾灸治疗CAG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8例,均为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寒湿气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0~70岁,平均(41.3±6.8)岁;病程0.6~10年,平均(5.6±1.4)年。胃镜检查示胃黏膜轻度萎缩19例,中度萎缩12例,重度萎缩3例。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1~68岁,平均(41.2±5.8)岁;病程0.6~13年,平均(5.6±1.6)年。胃镜检查结果:胃黏膜轻度萎缩20例,中度萎缩13例,重度萎缩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胃黏膜萎缩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采用《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试行意见》[1]。临床长期反复发作上腹部满闷,疼痛,嗳气,嘈杂,泛酸,消瘦,食少等症状。上腹部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胃镜检查:①胃黏膜颜色改变。正常胃黏膜为橘红色,萎缩时呈灰白色、灰黄色、灰色,同一部位的黏膜深浅不一致,红色强的地方也带有灰白色,一般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地方可有略隆起的小红点或红斑存在;黏膜萎缩的范围是弥漫的或是局部的,甚至是小灶性的,黏膜变薄而凹陷,境界常不明显。②血管透见。萎缩初期可见黏膜内小血管,重者可见黏膜下大血管如树枝状,暗红色。③腺体萎缩后腺窝可增生延长或肠上皮化生有过形成表现,黏膜层变厚,可见黏膜表面粗糙不平,有颗粒或结节僵硬感。

病情程度标准:轻度为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血管网透见,常呈局灶性。中度为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血管网明显可见,常呈弥漫性,萎缩范围由胃窦至胃角水平上下。重度为除上述表现外,并见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等,萎缩范围至胃体中上部。

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医辨证为寒湿气滞证,主症为胃脘冷痛、胃脘痞胀、喜热拒按,次症为饮食减少、气短懒言、口淡、大便稀淡,舌淡苔白腻、脉迟缓或虚弱。

纳入标准:①经胃镜病理组织学检查被确诊为轻、中、重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且符合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30~70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消化性溃疡;②胃黏膜有重度异性增生或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胃癌;③年龄小于30岁,大于70岁;④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⑤肝、肾功能不全伴有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严重原发病或精神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厚朴温中汤治疗。姜厚朴15g,橘皮15g,草豆蔻10g,茯苓10g,木香10g,干姜10g,生姜6g,炙甘草6g。胃痛较甚加肉桂10g,良姜10g;兼有身重肢体浮肿加大腹皮10g。日1剂,由我院中药房统一煎制。日2袋,每袋200mL,1次1袋,于早、晚饭前30m服用。10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

观察组加用足阳明胃经募穴中脘、任脉穴位神阙、气海进行艾灸。用安徽绿莹彩龙艾绒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长20~21cm,直径1.9~2.1cm圆柱状艾条,艾灸中脘穴时用单孔木质艾灸盒,气海、神阙施灸用双孔木质艾灸盒,每个穴位艾灸至皮肤潮红湿润为度,10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

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3 观察指标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和《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3]中胃痞的证候描述,比较两组痞满、纳差、胃痛、嗳气4项主要证候的积分,每项赋值0、1、2、3分,分别表示此项症状的无、轻、中、重,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治疗前后根据证候积分分别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的恢复情况,并依据西医诊断标准判定病情的轻、中、重度,按轻、中、重度分别计1、2、3分,相加之和为总积分。

4 疗效标准

参考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4]评估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显示胃黏膜色泽红润、炎症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炎症基本消失。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甚至病情恶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42±1.17 1.05±0.76对照组 4.13±1.22 2.21±0.91 t 0.064 9.640 P 0.931 0.000

6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主要是胃黏膜遭到不同致病因素的破坏,进而出现腺体萎缩,并伴有幽门腺和肠腺的化生。主要表现为腹部胀痛,消瘦或饮食减少,贫血等。

CAG属中医“痞满”“胃脘痛”范畴。发生主要与情志、饮食不节、外邪等因素有关,寒、湿、气机不畅是主要病机,素体脾胃虚弱、或湿热中阻、或寒邪客胃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得布散,气血生化无源,胃体不得濡养,久而久之胃黏膜及腺体萎缩,衍生他病。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宜升,胃宜降,二脏腑相辅相成。因而,治疗主要从寒、湿、升降、气机着手以恢复胃气,修复胃体。厚朴温中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既可温中散寒、燥湿除满、又可行气,集多重功效于一方,张秉成《成方便读》言:“……皆入脾胃,不特可以温中,且能散表。用之贵得其宜耳。”可见其方之精。方中厚朴辛苦温燥、行气除胀,又兼燥湿除满,为君药。草豆蔻辛温芳香,能温中散寒,且可燥湿运脾,为臣药。陈皮、木香行气宽中,助厚朴消胀除满,正所谓“气行,则湿化”。干姜、生姜温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渗湿健脾,皆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消气除满、温中燥湿之功,使寒湿得除,气机调畅,脾胃健运,胀满自消。从而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气血生化有源,后天之本得以滋养,正气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随之提高。

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又相互络属。脏腑有病应于经络腧穴。中脘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说明治六腑病症多取募穴。

艾灸中脘可直达病灶,从根本上调整胃腑的阴阳气血,气血调和,胃腑中气充足,胃络通畅,则胃中寒湿气滞自除,胃黏膜自然得以修复。神阙穴位于人体腹部脐中,是任脉的要穴。艾灸神阙穴能激活脐部皮肤上的神经末梢,调动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从而提高免疫功能,激发抗病能力,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加速其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调节胃肠蠕动[5]。气海穴是人体的强壮穴,保健穴,隶属任脉,有调理三焦的功效,能很好的调补脾胃。特别适用于治疗脾胃寒湿、虚弱所致的胃脘冷痛,可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来调节脏腑的气化运行[6]。温热之气通达五脏六腑,循环全身,有效的改善胃肠功能。研究表明,艾灸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球蛋白含量及血清总补体C3提高,总T淋巴细胞、辅助T淋巴细胞显著上升[7]。艾灸也能减少致病因素对胃黏膜的破坏,能扩张胃黏膜的毛细血管[8],增加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使萎缩的胃黏膜得以修复。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痞满、纳差、嗳气、胃痛等临床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胃镜检查黏膜修复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药和穴位艾灸的相互作用,中药内调联合穴位外治,可增强胃黏膜组织的微循环作用,提高机体的修复能力,同时增强机体防病抗病的能力,从而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萎缩性艾灸胃镜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
婆婆迷上了艾灸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