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心理学的高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1-07-14 23:43江涛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4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课前预习

江涛

摘要:积极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主观体验上,关注人的积极主观体验,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于个人成长而言,积极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心理特征。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初中教师,我始终不断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前预习、课堂设计、课后辅导等三方面着手。

本文着重介绍课前预习方面之探索。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学生发展潜能  课前预习  陪伴阅读  自我作业设计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以人的积极力量,以人类自身拥有的美德与善作为基本点,从积极的层面深刻理解人生,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每个人获得自己的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不仅开辟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视野,也为学校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开了一片新天地。

积极心理学——成长中的重要基石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甚至包括社会教育,就是要教育人追求真、善、美。儒家一直有“人性善于恶”的争论。我们不论性本善或性本恶,向真、善、美的方向引导总是没错。小孩子的三观还没有成型,就像一张白纸,家长老师在这张白纸上写什么很重要。就家庭教育来说,家长总是批评的孩子一般缺少自信;在暴力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经常受到鼓励的孩子自信心就比较强,成年后成功的可能性大。从学校教育来说,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只能越来越差,甚至真的成为问题学生;而经常被老师表扬的学生会变得越来越好,甚至从排名靠后逐渐向前冲,成为优秀的学生,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

积极心理学就是发现、发掘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作为老师不能仅仅是一个教书匠,还要育人。立德树人,首先德行为先,甚至更为重要。所以,我们称呼老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有道理的。但是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和老师的作用,引导家庭、影响孩子,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最大化,甚至大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力,积极教育心理学就是教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对象实施积极的影响,从而使教育对象发生向“好”的改变。我们可以依此通过课题研究来积极探索与实践。

有效认知学生——落实积极心理学之根本

不同家庭环境成长的儿童是有差别的,优缺点也不相同,有的小孩子自觉自律诚实守信,有的小孩子自控能力差,几乎完全是被动学习。小孩子是可塑的,既然坏习惯可以养成,那么好习惯也可以养成,就看老师怎么引导。积极教育心理学就是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发掘学生身上以前不被注意到的优点和长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律,自觉,从而形成完美人格,最终这些美好品质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

课题研究过程中,接触了任同学。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很忙,白天开车晚上回来又比较晚,有时候晚上开车白天睡觉,对儿子几乎不管。妈妈上班,文化程度低,不会管教孩子。任同学比较听姐姐的,可是姐姐在外地上大学,只有寒暑假回来。所以平时小家伙属于散养式,自己管理自己。学习能力比较强,但学习成绩不稳定,始终处于中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针对以上,结合积极心理学研究特质,我经常与其家长沟通。当着家长和孩子的面,我一方面敲打孩子,指出他贪玩不踏实的毛病,另一方面又表扬孩子的优点,鼓励他好好学习,前途不可限量。家长也表示今后尽量抽出时间督促孩子的学习。此后一段时间任同学进步不小,我也趁热打铁与家长保持沟通,同时继续鼓励任同学。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过程充分彰显了其巨大的潜力,外界的肯定、认可、夸赞,不断地予以该同学以心理暗示,对自己的重新认识,让该同学更自信、进步更大了,各学科均有发展。

以上种种,呈现了暗示的鼓励作用,凸显了积极心理学的巨大功效,事半而功倍。

切入课前预习——巧用积极心理学之策略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怎么发挥积极教育心理学的鼓舞之效呢?我首先切入课前预习环节,让积极心理学在此环节生根发芽。

课前预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上新课前对课文进行预备学习,主要方式就是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看书阅读却名存实亡。分析原因主要有:教材内容抽象刻板十分乏味。另外,教材中专业名词专有名词初中生较多,学生读起来费劲;学生阅读时间少。如果教师布置学生回家提前阅读课文,就算是预习了。可实际上这样的安排大有问题。学生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书面作业,而看书作为一项作业既没法由家长监督也没办法评价。因此家长对这项工作也颇为头疼,最后不了了之。如果让学生在课堂时间预习,也有不少困难。现在初中历史每周课时很少。在课堂上预习时间不允许。另外课堂预习必有所准备,无论是导学案或预习提纲不仅教师要提前做大量工作,而且学生也必须全身心投入,甚至学生在课前也必须阅读课文。至于效果嘛,这里有很多因素制约。

如何把预习课文由“虚”落到“实”处,一直是我努力探索的。不仅要让学生预习工作有迹可循,家长和老师都能看得见,而且要让学生能把这个工作坚持下去而不厌倦。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

(一)朗读新课——课前预习第一关

课前预习环节中,请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朗读新课,是我常常布置的一项口头作业,并且之后凭记忆向家人讲述课文内容。家长对于孩子的读书和讲述表现适当评价。为了让同学们有信心有兴趣,我设置了导学单和家长回执单。其中,引导家长们给予孩子表扬鼓励。此举既保障了学生可以及时预习、了解新知,同时因其预习,对于文本有所涉足,会增加学习自信与乐趣;更有父母的参与与评价,激发其积极的心理感受。

当然,实施过程中,这项作业也有不可掌控的地方。有的家长不检查孩子作业,也有学生不让家长检查作业,或者应付家长应付老师了事。我与家长保持经常性交流,赞赏往往会产生超出预料的效果。给孩子时间,给孩子耐心,给孩子鼓励,刚开始也许不理想,慢慢来不要急,一点点地提高要求。一段时间实施下来,更多家长对此项作业地参与度不断增高。因為亲子合作,让家长们找到久违的感觉,增加了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关系更趋融洽。

(二)自问自答——课前预习第二关

作为补充和深入我又布置一项书面作业:让学生针对新课自己设计问题和自己回答问题,数量在10-15个。这项作业可以看出学生的水平、态度以及对新课的了解情况。读书讲述和自问自答这些作业都是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挖掘他们的潜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获得一些成就感和满足感。认真的学生会精心设计问题回答问题,即使平时学习兴趣不大的学生也会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不怕他做不好,只要他常常做时间久了也会有收获。此举对于课堂讲授是一个有效的衔接与贯通,对于提升学习效能、提高听课质量大有裨益。同时,进一步增强其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方法导读——课前预习第三关

朗读课文和自问自答:这两项作业是要可以考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水平,以及教师最想达到的预习目的。但是如果仅仅放由学生去做,做久了学生也会生厌,设计问题的水平也很验证有提高。怎么办呢?我开设了“阅读方法指导课”。加强导读,具体做法是介绍学习历史的基本理论武器,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并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武器去观察、思考、解决历史问题。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知识传授者和人生导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依托积极心理学原理,充分了解学生,借助课前预习和导读,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是我们历史教学值得探究与尝试的有效途径。未来将不断更深层级的探究,助力学生的课业学习。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课前预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