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看我国对外传播的嬗变

2021-07-14 04:12叶刚
传媒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一带一路

叶刚

摘要:迈入新时代,我国纪录片的创作正在发生重要的嬗变。本文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为例,从优化传播效果的视角,运用纵向比较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我国当前对外传播的三个转向,即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叙事,从理性说教转向感性故事,从自说自话转向有的放矢。这些嬗变对于我国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受尊重大国形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 对外傳播 国家形象

在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命题中,纪录片可以有效阐释中国和平友好、互惠双赢的政策,是增强中国国际传播认同的重要载体。运用纪录片这种传播媒介来进行国际传播,可以很好地构建国家形象,塑造民族精神,传播主流价值。由于时代背景、创作理念、话语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时期拍摄的纪录片会有不同的主题和鲜明的特点。通过深入梳理和考察,可以发现此类纪录片一些重要的嬗变轨迹。笔者试图比较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及价值取向,为今后的纪录片创作,尤其是对外传播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创作理念: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叙事

1980年,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央视和日本NHK合作拍摄了10集纪录片《丝绸之路》。这部代表当时水平最高的纪录片主要介绍了汉唐时代的历史遗迹、文化典籍和民风民俗。2005年,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中日两家电视台再一次合作,耗费两年时间重新拍摄专题片《新丝绸之路》。这部纪录片以楼兰、吐鲁番、和田、龟兹、喀什等地为叙事空间,结合最新考古发现,介绍了在这条丝路上曾经的文化名人和名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不断更新。

2013年,在“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央视播出了 8 集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与《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这两部纪录片不同的是,这部纪录片秉承“中国题材、国际表达”的理念,不仅从宏观的视角讲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是将叙事对象转向普通民众,采用平民化的视角来见证“一带一路”建设的细节。2018年,在“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的背景下,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芒果 TV推出现象级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这部5集纪录片一改以往宏大叙事的严肃基调,以丝路沿线国家的异国风貌开场,配以欢快的音乐。再加上丰富的色彩视觉和快剪技术的运用,看后令人耳目一新。该片通过5位青年建设者真实故事的讲述,用“小人物”讲述“大主题”,让“一带一路”沿线上的故事可触可感。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仅芒果TV 专题页面的点播就突破 5000 万人次。有网友评论道:“这些故事看起来都很有力量,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啊!”

建立在群体、抽象基础上的宏大叙事,以其高度的抽象概括、宽广的历史视阈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秩序的建构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宏大叙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个体现实的生存境遇,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缺乏对个体的有效关注,就无法对个体的生存体验和成长感知达到认识上的共识。正如著名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想象力》一文中提到,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 不同时了解这两者,就无法了解其中之一。长久以来,青年群体成长成才的内在诉求没有机会被纪实影像所呈现、所倾听、所重视。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在对青年行为、语言的“深描”中将个体的行动逻辑自然呈现,形塑了青年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及精神世界,用个体叙事呈现了宏大主题。这种来自田野的经验和认知方式,有力地回应了青年成长的困惑和发展诉求。这就是《我的青春在丝路》一开播,既得到官方认可,也受到青年人热捧的原因所在。

二、表现手法:从理性说教转向感性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集体观和大局观,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这种文化观念表现在纪录片中就是选材大多是宏大叙事,注重从宏观层面出发,讲述伟大的人物和壮美的山河。此外,传统的纪录片往往主题先行,为了表现主旨,硬性地突出政治宣传和道德教义,说教味极浓。而国外纪录片则大多聚焦社会现象,注重微观细节,试图真实呈现普通人的生活,力求以小见大,以个体的故事阐释宏大主题。中国传媒大学王晓红教授曾指出,有细节、有特点的东西一定是抓人的。拍到一个故事不感人,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把人物还原到日常生活状态中去,往往从功利的角度去宣传。

为了反映“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央视两部纪录片代表作品《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一带一路》每集的内容都紧扣“一带一路”倡议方针,以宏大的视野、多维度的视角叙述了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承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则以全球视野,从财经的视角诠释了丝绸之路这个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商道,反映了中国政府倡导的贸易畅通、道路联通、货币互通、民心相通、政策沟通的“五通原则”。总体上,这两部纪录片都以宏大视角解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侧重主题,政治元素较多,对人的关注较少,宣传说教味较为深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纪录片的可看性。

与前两部“一带一路”题材的纪录片不同,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不再单纯讲述“一带一路”的历史、地貌、古迹和民俗,而是以生活在“一带一路”沿线普通人的生活为视角,运用交叉叙事的结构,将叙事镜头对准当下新丝路上发生的故事,体现了纪录片人文本位的回归。该纪录片大多选择丝路上的普通个体为言说对象,用现代视角去挖掘其身上的精神特质,在讲述人物的同时,对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给予了高度关注。从热爱达瓦孜的维吾尔族少年阿里木和约麦尔到在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贸易市场摆摊的回族姑娘阿依燕;从喀喇昆仑公路上的国际长途班车司机王建平到米兰寻找属于自己T台的模特王诗晴;从穿梭在威尼斯和上海的设计师菲利普·加比亚尼到11岁的吉尔吉斯斯坦打工女孩娜赛普;从数十年如一日骑车为山区人民送达邮件的甘肃兰州山区邮递员袁发礼到每天面对枯燥值班生活的火车站值班员孙延忠……纪录片导演用一个个生动的个体形象串联起了整体的丝绸之路,刻画了丝路上的普通人为梦想奋斗的情感和生活,诠释了这些普通人勇于开拓、顽强拼搏的丝路精神。正如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陈晓卿所说,“这些普通的个体才是丝路复兴的希望”。这种讲故事的纪实手法,契合了受众的需求,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在政策宣传方面取得了更强有力的说服效果。

纪录片作为一种观察和解释人类行为“隐喻”的叙事,本质上就是“讲故事”。故事是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连接体,是跨文化传播中关于共享性真实信息的元代码。故事作为话语的一种載体,渗透着跨文化传播中的国家意志。全球闻名的国际政治学者、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指出,当代国际竞合的成功与否,并非透过一般性强硬手段实现,而更多取决于“谁的故事取胜”。在国际上,关于国家认同的故事,往往通过“浪漫化”的方式来表达。“讲故事”胜于单纯抽象的说教,就在于它不只是事实的陈述,而是能刺激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让人们在故事中体验生活的真谛。一旦人们的逻辑思维有了情感色彩,很容易对故事中的事实和道理产生“非理性”偏好。纪录片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可以提高国际传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在“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关乎国家传播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通过把微观解构的、碎片化的、多元化的个体故事串联起来,建构了丝绸之路的“精神”,共同塑造了新丝路上一个经济交流、文化交融、不断超越自我、为梦想奋斗的“中国形象”。

三、话语风格:从自说自话转向有的放矢

出于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过去大部分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都是以仰视的姿态去阐释丝路上宝贵的文化遗产,或是以一种解密的方式去揭开古代的遗迹,在创作中往往体现出生硬的、枯燥的、高高在上的话语风格。这种硬性的意识形态灌输,自说自话的方式,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下,容易造成传播隔阂,很难形成有效传播,有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对外传播不能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讲述人类共有的东西,也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讲述国外的“方言”,做到有的放矢。

2016年,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央新影集团和广州市委宣传部合作拍摄的8集大型纪录片《穿越海上丝绸之路》,依托32个人物故事的记录方式,带领受众重新发现海上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精神。该片主要关注当下丝路上的普通老百姓如何因海上丝绸之路而在生存状态和个体命运上发生的改变。据笔者统计:在这部纪录片中,中国本土身份的有12人,华人身份的有10人,外国身份的有10人。这32人中,有银行家、企业家、工艺美术大师等社会精英12人,但屏幕上最终呈现更多的是设计师、留学生、文化传人、美食主持人等普通百姓,共有20人,占比高达62.5%。在纪录片中,叙事人物的多元化有利于获得多元主体的认同。“文化认同的渊源表现在,持有同样文化的该群体中的人们对他们本群体的过往和现在的感觉和认可,反映的是共同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符号,以及文化成员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性的本能和情感。”当全世界的观众在电视机屏幕中看到属于自己本民族的人物和故事出现时,认同感和亲近感油然而生。

在8集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中,每一集都有国外人物的出现,如第一集《远方,不熄的梦想》中的吉尔吉斯斯坦青年企业家阿巴基罗夫,第二集《跨越,每个人的帕米尔》中的乌兹别克斯坦的声乐教授海力力,第三集《驿站,持续的道路》中的威尼斯玻璃制造商菲利普·加比尼亚,第四集《传承,寻找传统的力量》中的土耳其留学生胡赛飞·本利,第五集《召唤,诸神的旅行》中的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第六集《探索,在世界的两极》中的设计师罗伯特·穆索,第七集《别离,向东向西》中的巴勒斯坦商人米德哈,第八集《汇聚,世界之城》中的美国设计师叶格。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他者”,是中外利益的交汇点和情感的共鸣点。这部纪录片用真实的故事、独特的视角和感人的细节所呈现的事实和话语折射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使中国形象可触可感。语言的表达和被倾听是交流与对话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交流与对话才是传播的正常状态。过多地相信自己的经验,以自身惯习和思维模式传播信息去让对方接受,只会拉大彼此的“鸿沟”。

在新时代,以往纪录片创作中“自说自话”的封闭状态被“平等对话”的开放状态所取代。在传播过程中,先耐心倾听他者言说的失误和问题,再去有的放矢地言说。这种交流与对话才是平等、自由、开放的,是值得尊重的传播场景。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自媒体时代中国政治传播新秩序及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7AXW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莉莎.个体生命的影像书写——评8集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J].当代电视,2014(04).

[2]孔璇,肖涛.纪录片《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的跨文化叙事策略[J].视听 ,2019(10).

【编辑:左志新】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一带一路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