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健身瑜伽的普及与效果调查研究①

2021-07-16 07:47李群凤张新玲李群龙李怡青叶斯阳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显著性瑜伽居家

李群凤 张新玲 李群龙 李怡青 叶斯阳

(1.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体育健康学院 广东珠海 510640;2.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 澳门 999078;3.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 510630;4.山东现代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4;5.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北京 100069;6.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湛江 524000)

2019年12月,湖北省报告多例肺炎病例,后被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NCIP)[1]。2020年2月11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上,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我国于2020年1月20日将新型冠状病毒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进行管理[3],国家启动一级响应,此次疫情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此后,各地区相继宣布减少人员流动,政府也出台了延长春节假期、推迟复工和延期开学等相关政策,倡导居民加强防护等相关举措。该研究目的是了解我国居民在疫情期间的居家身体活动情况,为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针对居民疫情期间居家身体活动情况、疫情之后居民运动习惯的培养、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大健康战略部署制定精准实施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

基于微信,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邀请研究对象,被邀请者在线填写调查问卷。最终邀请1215人进行有效调查。

1.2 调查问卷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主要是性别、年龄、所在城市、职业、学历等);疫情期间个人的居家身体活动情况(每天的屏幕时间、疫情期间有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疫情期间的体育锻炼项目、每周锻炼的频次、每次锻炼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等);疫情期间个人的身体变化的基本情况(疫情居家期间的体重变化、是否存在胸闷气短等情况、是否存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等);疫情期间居民对身体锻炼的主动性和认可度(疫情期间是否会选择进行线上视频学习、最想学习的运动项目、提高免疫力的有效途径、是否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来提升免疫力等)。问卷统一收回并进行数据分析。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以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拟合优度检验分析多项目选择是否有显著差异,以AHP层次分析运动项目的权重排序,以卡方检验分析健身瑜伽锻炼者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该研究共发放问卷1215份,回收问卷1215份,其中有效问卷1215份,有效应答率为100%。该文对研究对象人数来源省份进行统计,统计分析了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澳门和香港2个特别行政区,共32个省份和地区;其中人数最多的前四位分别为是广东(520人,42.8%)、甘肃(127人,10.45%)、山东(119人,9.79%)和江西(117人,9.63%),还有其他省份共332人(27.33%),具体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2.2 疫情期间个人的居家身体活动情况

该文对疫情期间居家身体活动情况做了调查,结果表明,疫情期间居民每天的屏幕时间低于2h的有131人(10.78%);每天屏幕时间在2h及以上的有1084人(89.22%)。在对疫情期间有无居家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调查中,有738人(60.74%)进行了体育锻炼,477人(39.26%)则没有。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选择项目方面,瑜伽/健身瑜伽有372人(50.41%),居第一位,每周3~5次练习及以上的有550人(74.53%),每次锻炼时间为30~60min及以上的有551人(74.66%)。在对疫情期间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中,以增强体质为动机的有581人(78.73%)。具体见表2。

表2 疫情期间个人的居家身体活动情况

2.3 疫情期间居民对身体锻炼的主动性和认可度

统计结果表明,在疫情期间是否选择线上视频学习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调查中,有659人(54.24%)表示会选择线上学习,556人(45.76%)表明不会。在调查如果可以线上学习体育锻炼项目,最想学习的项目中,平均综合评分瑜伽/健身瑜伽为4.61分,居第一位。在对此次疫情后是否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免疫力调查中,有1135人(93.42%)表示愿意。具体见表3。

表3 疫情期间居民对身体锻炼的主动性和认可度

2.4 疫情期间相关项目的响应率和普及率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在疫情期间如果选择居家进行体育锻炼,锻炼项目选择中,瑜伽/健身瑜伽样本量、响应率和普及率分别为372、29.29%、30.62%。具体见表4。

使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进行分析,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2=426.189,P=0.000<0.05),瑜伽/健身瑜伽的响应率和普及率明显较高。

2.5 关于在疫情期间进行线上项目的权重分析

如果可以线上学习体育锻炼项目,在最想学习的项目中,对总共8项构建8阶判断矩阵进行AHP层次法研究,瑜伽/健身瑜伽的权重的特征向量和权重值分别为-0.055、-0.692%。具体见表5。结合特征向量可计算出最大特征根(8.000),接着利用最大特征根值计算得到CI值(0.000)。

表5 线上体育锻炼最想学习的项目AHP层次分析表

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时,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用于研究评价权重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即计算一致性指标CR值。该题的一致性检验,具体见表6。

表6 线上体育锻炼最想学习的项目一致性检验分析表

此次针对8阶判断矩阵计算得到CI值为0.000,针对RI值查表为1.410,因此计算得到CR值为0.000,小于0.1,表明此次研究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计算所得权重具有一致性。

总结可知:AHP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时,平均值越大,表明重要性越高,权重也会越高;瑜伽/健身瑜伽平均值最大,表明其权重最高,最受欢迎。

2.6 关于疫情期间体育项目影响结果分析

在疫情期间有无居家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分析中,对应疫情期间的体重变化、相关免疫力低下的症状的联合卡方检验,对疫情期间有进行体育锻炼和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居民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见表7。

表7 疫情期间有无在家进行体育锻炼卡方检验

疫情期间有无居家进行体育锻炼对体重变化幅度呈现0.01水平显著性(2=43.787,P=0.000<0.01),有进行体能锻炼选择体重基本不变的比例为58.94%,明显高于没有进行体能锻炼的选择体重基本不变的比例。对食欲不振呈现0.05水平显著性(2=6.626,P=0.010<0.05),对畏寒肢冷呈现0.05水平显著性(2=4.254,P=0.039<0.05),对腰酸膝软呈现0.01水平显著性(2=8.841,P=0.003<0.01),对全身无力呈现0.05水平显著性(2=4.903,P=0.027<0.05)。对容易疲倦呈现0.01水平显著性(2=23.662,P=0.000<0.01),有进行体育锻炼选择无的比例为89.02%,明显高于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选择有容易疲劳的比例。没有进行体育锻炼选择有的比例为21.17%,明显高于有进行体育锻炼的选择有容易疲劳的比例。

总结可知:疫情期间有无居家进行体育锻炼样本对疫情期间的体重变化幅度、食欲不振、畏寒肢冷、腰酸膝软、全身无力、容易疲倦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身体锻炼成为居民增强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该文对居家身体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疫情期间居民居家身体活动情况及身体锻炼项目的诉求,结合健身瑜伽在疫情期间居民身体情况活动的调查,分析健身瑜伽居家锻炼和线上推广的重要意义,为健身瑜伽运动的推广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3.1 健身瑜伽对健康促进的作用

健身瑜伽对改善亚健康、增强身体免疫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瑜伽能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让练习者变得开朗、充满活力,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还能预防和治疗各种身心相关的疾病,特别是对身体的各种病痛都有显著疗效[4]。很多人最初选择练习瑜伽是为了放松和促进健康,瑜伽是一种多元化的运动项目,吸引不同人群,满足不同需求,使更多人尝试练习,并保持一定的练习时间,对公共健康的整体提高有一定的益处[5]。国外研究表明,在对老年人瑜伽练习的研究中瑜伽能够明显改善下肢肌肉力量、动态和静态平衡、行走能力和灵活性[6]。瑜伽运动干预不仅改善了身体机能,而且还改善了认知功能。

该文在对疫情期间居家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调查中,选择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占60.74%,说明大部分居民有身体锻炼的意识。在运动频次和时间调查中,每周3~5次练习及以上的占74.53%,每次锻炼时间为30~60min及以上的占74.66%。说明在特殊时期,居民的居家身体锻炼频次较高,锻炼时间也较长,这可能与目前假期延长有关系,居民有更多的空余时间锻炼身体。

在身体锻炼的项目选择上来看,选择瑜伽/健身瑜伽的占50.41%,而且此项目在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2=426.189,P=0.000<0.05),其响应率和普及率(29.29%、30.62%)明显高于其他项目,说明这项运动受到大部分居民的认可。瑜伽是一项广泛普及的运动项目,尤其是近几年,国内掀起了一股练习瑜伽热潮,瑜伽利用场地较小、易于学习、老少皆宜,适合居家练习,这也是此项目能够受到大部分居民喜欢的重要原因。

3.2 健身瑜伽促进呼吸系统的保健康复作用

健身瑜伽除了身体锻炼之外,还有呼吸调节的作用。经常练习瑜伽呼吸法可以提高肺部通气量,促进肺部通气,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改善肺部通气量和机能,预防呼吸道疾病[7]。有研究表明,音乐疗法联合瑜伽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状况[8]。健身瑜伽可以通过特殊的呼吸方式来增加肺部通气量,有利于提高呼吸功能。

表4 疫情期间如果选择居家进行体育锻炼,锻炼项目响应率和普及率

3.3 健身瑜伽改善身体指数,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疫情期间,大部分居民无法户外活动,加之春节期间饮食营养过于丰富,很多人面临着体重增加、体脂率上升的状况。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瑜伽运动可以促使参与者改善身体形态,帮助参与将身体成分控制在适宜水平并保持身体健康[9]。瑜伽的体位练习方法使得肌肉能够获得收缩和放松,在长时间的反复练习过程中,身体不会感受到疲劳,瑜伽更为强调呼吸的作用,能够使得肌肉进行有氧代谢[10]。一项国外的研究也表明很多人首次练习瑜伽的动机是因为瑜伽有显著的改善柔韧度、保持体形的效果以放松的作用。

健身瑜伽是一项锻炼身心的体育项目。有研究表明,练习瑜伽可以保持健康,减少与骨骼疼痛相关的特殊症状,帮助缓解疼痛,增强幸福感[11]。练习瑜伽可以改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并能显著改善抑郁、疼痛和睡眠质量。一项神经学的研究表明,通过一段时间的瑜伽练习,中老年人的抑郁、焦虑、冷漠、夜间睡眠质量不高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通过卡方检验对疫情期间居家进行体育锻炼的分析表明,对疫情期间的体重变化幅度、食欲不振、畏寒肢冷、腰酸膝软、全身无力、容易疲倦等状态均呈现出显著性(P<0.05)。说明通过居家进行体育锻炼可控制体重增加,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而居家练习中,多数的居民选择瑜伽/健身瑜伽项目,由此可说明此运动可减少肥胖的发生率,亦可以舒展筋骨,缓解疲劳。所以在疫情期间推广健身瑜伽,有助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3.4 自媒体时代下健身瑜伽的发展

5G时代的来临,加速了自媒体的发展,拓展了体育健康文化领域的机遇。近几年,以微博、微信、网络直播、抖音短视频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疫情期间,国家政策也倡导停课不停学,催生了自媒体线上视频教学模式。疫情期间,居家运动是一项重要生活方式,健身瑜伽作为深受大众喜欢的室内运动项目,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研究表明,瑜伽体育文化在自媒体时代传播呈现传播主体草根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途径圈群化、传播受众互动化、传播效果裂变化的特征[12]。关于微信服务公众平台的研究表明,其在吸引学习者、传播教学内容、个性化学习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空间与时间上更为灵活,学习目标更明确[13]。由此看出,发展自媒体线上健身瑜伽教学和互动式传播是目前特殊时期以及今后长期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导向。

疫情期间,在选择线上视频学习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调查中,有54.24%受访者表示会选择线上视频学习锻炼,说明线上学习有一定的普及价值。5G时代已经来临,线上学习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通过线上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减少地域差异,且方便快捷,预计未来将是教学的主流发展方向,通过该研究的统计数据也可表明,线上学习可作为今后发展全民健身的一项举措实施。在最想学习的线上项目调查中,瑜伽/健身瑜伽项目平均综合分数为4.61分,排名第一位,而且经分析得到其权重的特征向量和权重值(-0.055、-0.692%),经检验CR值小于0.1,表明此项目最受居民认可。瑜伽市场的火爆催生出了一大批瑜伽线上直播平台,所以瑜伽/健身瑜伽项目作为最受欢迎的线上学习项目,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疫情期间有锻炼习惯的居民在身体形态上有较小的变化,以及有较强的身体免疫力;瑜伽/健身瑜伽项目是多数居民选择的居家锻炼项目,而且对改善居民体质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在疫情期间推广健身瑜伽居家锻炼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使居民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健康习惯,也是提升全民体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显著性瑜伽居家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居家的日子
Hello White瑜伽馆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迎接瑜伽日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练瑜伽,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