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①

2021-07-16 07:47王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质情况

王明

(无锡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 214153)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保证身体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与我国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健康要素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力之一,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各大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学生身体素质却呈下降趋势,很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就业情况。因此,下面针对苏南地区高职业院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展开讨论。

1 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情况

根据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抽样调查,发现在所有学生群体中体质差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对比普通高校的学生群体,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并不是非常乐观。在学生身高与体测指标处于均值情况下,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存在明显差距,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数据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还需要不断提升,在日常教学和课余时间加强体质锻炼,这对今后学生的学业和就业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关乎到今后的发展,但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整体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主要总结为以下2个方面。

第一,学生本身能够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但实际上体质健康状况不理想。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考虑到学生群体中多为独生子女,所以其身体营养情况有可能会超过设定值,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情况。第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比较稳定,但是心理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考虑到今后的职业规划,很有可能会从学生快速转变为从业者,这对其心理健康情况有非常高的要求[1]。立足于人生规划视角,学生的恋爱、学业和职业等多重身份之间必须要融洽,其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经济条件较差,那么加强人生规划的平衡性,也有可能会对学生带来心理层面的影响,在强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下,极有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

2.1 加强学生体能锻炼

一些高职学生在学习之余,也非常关注自身的身体素质与体质健康情况,并且通过多元化的锻炼渠道提升体能,但实际效果不是非常理想。总结原因主要是学生参与体能锻炼的方法不合理,建议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期间,可以加强学生的体能锻炼,明确适合学生的锻炼方式,规避外界环境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带领学生参与到体能锻炼当中,提升其身体素质。

对于一些体质情况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必须要打下扎实的体能基础,建议先展开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并且帮助学生形成长期锻炼的习惯。当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后,便可以采取一些其它的方式增强体质,例如篮球、足球、游泳等运动。除了体能锻炼之外,也可以从日常生活着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提升体能的目的[2]。例如,学生可以坚持泡脚,要求泡脚的水温要超过体温,大约控制在40℃左右,直至额头与后背轻微出汗便可以结束。另外,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及饮食习惯也是调整体能的关键,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要纠正作息与饮食习惯,存在难度。人体内部脏器与静脉在一天内有不同的排毒时间,从每天晚上的9点开始至次日凌晨5点是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时间,所以在这一时间段之内必须要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够维持健康的身体素质与良好的精神状态,一般情况下学生入睡时间最好不超过晚上11点。高职学生的饮食需要保证健康,多吃蔬菜与水果,并且定量补充肉蛋奶等身体所需物质,以达到提升身体素质的目的。

2.2 增设心理辅导课程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体能健康情况,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建议增设心理辅导课程。在选择心理辅导教师时,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阅历,能够站在教师和长辈的视角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减轻心理压力。同时,学生在与心理辅导教师交流时,需要多多倾诉,教师发挥出作为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倾听学生的烦恼,舒缓压力,并且能够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打消消极情绪,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形成良性循环。如果学生形成消极的情绪,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倾诉方法。例如,可以投入到运动当中,或者旅游、唱歌、跳舞等,转换心情和注意力,不要让心理负担影响到身体健康。

2.3 重视体能素质宣传

尽管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主要是培养具备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该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也需要加强基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体能素质的重视。在展开实践教学的同时,需要设置基础性教育、体能健康指导性课程,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3]。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可以应对沉重的学业负担,并且舒缓今后就业可能面临的压力。体质健康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只有健康的体质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就业当中。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体能健康的重视,创新教学理念,在文化课、专业课的基础上,加大体能素质的宣传力度,从学生的思想观念着手,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体能锻炼,能够对运动产生积极的兴趣。但是,当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体育课程上兴趣缺失,体质健康的关注度也不足,总结该问题的原因,除了与学生本身的思想理念有关外,高职院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高职院校要提升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增加体育课程占比,学生即便日常学业、课业繁重,也可以参与到体育锻炼和运动项目当中,舒缓来自学业的压力,从而产生对体能素质锻炼的热情,提高自身体质。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可以从校园文化建设在这一层面着手,营造出适合学生参与运动的活动氛围,通过校园内部宣传栏和校园网站等渠道,加强对体质健康的宣传,并且每日在固定时间带领学生做课间操,加强学生对体质健康的关注。

2.4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以往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呈现出单调乏味的特点,导致学生缺乏对体育课程的关注,还会产生兴趣缺失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必须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4]。例如,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增加拓展运动,或者引入与体育相关的游戏,营造轻松的体育课堂氛围。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必须要优化设置游戏关卡的难度,为体育运动赋予挑战性,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突破自身的体能极限通过所有游戏关卡。

另外,对拓展运动的设置,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参与拓展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对今后参与就业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培养适合今后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2.5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需要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增加投入,特别是体育运动需要的硬件设施及后勤服务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例如,高职院校创建体质健康辅导体系,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参与体育运动,改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另外,创建心理辅导干预机制,心理辅导人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利用运动和心理咨询等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这两项健康机制的引入,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始终坚持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保证身心健康。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也与今后参与就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根据当前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情况发现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今后在组织学生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开展专业教学,还要增加体质健康锻炼的比重,从学生的思想观念着手,使其能够重视体质健康问题,和心理辅导教师展开积极的交流,舒缓心理压力,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质情况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锻炼
脱发 养“老金”
新发现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