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乾玉18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07-16 05:38祖光曹继权李媛贺东方韩丽丽贺东峰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3期
关键词:郑单父本母本

祖光曹继权李媛贺东方韩丽丽贺东峰

(1.河北天和种业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35;2.河北省种子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河北省玉米的主产区在冀中南,以夏玉米种植为主,生产上存在诸多问题。玉米产量徘徊不前,长期以来单产徘徊不前,主栽品种“郑单958”等老品种推广10a多仍无品种替代;品种的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不强,病害主要是青枯病和粗缩病[1];目前现有推广品种的耐密性差,适宜5000株以上种植的品种极少;田间管理粗放,良种良法不配套。鉴于此,培育在高产、优质和耐密性等方面有所突破的玉米品种是大幅度提高河北省玉米产量的内在动力[2]。近10a来,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要想增加玉米总产只能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优化栽培管理这一条路[3]。“乾玉187”(DY187)玉米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保障河北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都有着重要意义。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组合

D585×D138。

1.2 亲本来源

母本D585是2007年以“郑58”杂株,择优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父本D138以(“昌7-2”ד美二环”)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

1.3 选育方法

常规系谱法。

1.4 组配世代

母本D585:2007年夏在高邑发现的“郑58”杂株,择优自交7代,于2010年冬在海南加代选优株成系。

父本D138:2006年夏在高邑,以“昌7-2”为母本,以早期不知名的美国杂交种二环系为父本做杂交种二环选系,并于第2年以“昌7-2”为母本回交,择优自交6代,于2011年夏在高邑加代选优株成系。

2011年冬,在海南以D585为母本,D138为父本定向测配,2013年、2014年连续2a进行多点试验鉴定,选育出玉米新品种杂交种“乾玉187”。

1.5 系谱图

图1 乾玉187选育系谱图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2.1.1 母本D585

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夏播生育期100d,株高140cm,穗位50cm。雄穗分支数4~7个,叶色浓绿,花药淡紫色,花丝杂色。果穗筒形,穗长19cm,穗粗4.5cm,穗行数12~14行,穗轴白色。粒型半马齿,籽粒黄色。

2.1.2 父本D138

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夏播生育期96d,株高170cm,穗位80cm。雄穗分支数6~9个,叶色淡绿,花药黄色,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形,穗长12cm,穗粗4.3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粒型半硬粒,籽粒黄色显淡红。

2.1.3 新品种“乾玉187”

该品种幼苗长势强,叶片绿色,第1叶鞘紫色,第1叶顶端匙型。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45cm左右,穗位95cm左右,夏播生育期102d左右。雄穗分支6~11个,叶色绿色,花药黄色,花丝青色,果穗筒形,穗长18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偏硬质。

2.2 品质特性

2016年,委托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对“乾玉187”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淀粉以及赖氨酸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品种粗蛋白质为9.23%,粗脂肪为4.34%,粗淀粉为73.54%,赖氨酸0.20%(均以干基计)。

2.3 抗病性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乾玉187”中抗弯孢叶斑病、茎腐病、穗腐病、小斑病,感瘤黑粉病,具体抗病性见表1。

表1 “乾玉187”抗病性

2.4 倒折、倒伏性

由表2可知,无论是区域试验还是生产试验,“乾玉187”的倒伏率和倒折率均小于“郑单958”,说明该品种在田间具有较强的抗倒伏和抗倒折性。

表2 “乾玉187”倒伏和倒折率

3 产量表现

3.1 区域试验

2015年区域试验,共布设11个试验点。由表3可知,与“郑单958”相比,“乾玉187”产量表现优异,各个试验点的产量均高于“郑单958”,增产率为0.79%~14.22%。“乾玉187”平均产量为11268.82kg·hm-2,“郑单958”平均产量为10572.41kg·hm-2,“乾玉187”比“郑单958”的产量增加6.59%。

表3 2015年区试试验产量表现

2016年区域试验,共布设8个试验点。由表4可知,与“郑单958”相比,“乾玉187”产量表现相对较好,除国欣和众信2个试验点产量低于“郑单958”外,其它试验点的产量均高于“郑单958”。“乾玉187”与“郑单958”平均产量分别为10814.49kg·hm-2和10251.7kg·hm-2,与“郑单958”相比,“乾玉187”产量增加5.49%。

表4 2016年区试试验产量表现

2a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与“郑单958”相比,“乾玉187”产量高且稳定。

3.2 生产试验

2016年生产试验,共布设13个试验点。由表5可知,仅大曹县和威县“乾玉187”产量低于“郑单958”,其余试验点产量均高于“郑单958”。“乾玉187”与“郑单958”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740.81kg·hm-2和9336.8kg·hm-2,与“郑单958”相比,“乾玉187”平均产量增加了4.60%。

表5 “乾玉187”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

适宜的季节播种对玉米的生长及品质至关重要,不同的品种播种时期有所不同。“乾玉187”春季气温稳定在12℃以上为其适播期,一般2—4月均能播种,春季露地播种过早,前期会遇到倒春寒,影响出苗;秋播一般在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为宜,秋播过晚,后期遇到寒冷天气,会影响灌浆成熟。一般在雨季4月和9月均可播种。

4.2 合理密植

“乾玉187”适宜种植密度为4.95万~5.70万株·hm-2。采用单行单株种植,行距70cm,或采用宽窄行单株种植,宽行距80cm,窄行距40cm。

4.3 精细整地

播种前精细整地,要求达到土块细碎,地块平整,防止低洼积水,播种前施足底肥,施复合肥225~300kg·hm-2,采用条施或穴施均可。

4.4 科学管理

玉米出苗至2叶1心时,及时查苗补苗,缺苗较少时,可采用带土移栽或留双苗。4~5叶时进行间苗、定苗,间苗时去弱留壮,保留长势一致的壮苗。定苗时结合中耕小培土并施苗肥,苗肥施尿素75~90kg·hm-2,复合肥195~225kg·hm-2。在抽雄前10d或第10片叶全展开时结合培土重施攻苞肥,复合肥375~450kg·hm-2、钾肥120~150kg·hm-2。玉米抽雄前后10d是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反应最敏感,如果遇到干旱,会造成严重减产,需注意及时灌水抗旱保丰收。在玉米生长后期,应该注意加强水肥管理,以防玉米叶片出现早衰现象,提高光合作用,增加产量与品质[4]。

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中,定期做好田间病虫害调查,及时准确喷药防治。玉米田间杂草的生长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滋生病虫害,进而影响到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清除杂草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去除杂草最省时省工的方法是化学除草,其可以在苗期封闭除草或苗后茎叶处理。70%乙·莠·滴丁酯悬浮剂[7]和35%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5]可作为玉米苗期和苗后除草剂。

播种前种子应包衣处理,以防治地下害虫;干旱及时浇水,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玉米主要病害有大小叶斑病、弯孢叶斑病、粗缩病、瘤黑粉病、禾谷镰孢茎腐病和穗腐病等,在玉米生长周期中,应该注意防治这些病害,叶斑病可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托布津等进行防治。

4.5 适时收获

玉米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当果穗苞叶变黄干枯、80%以上子粒变硬、乳线消失时,子粒最饱满,为玉米完熟期,此时正是收获的最佳时期。收获后,应及时晾干、脱粒。

5 推广与建议

5.1 建立“乾玉187”核心展示田

近几年,“乾玉187”已经在市场上非常畅销,深受广大种植户喜爱,是值得农户信赖的品种之一,配合种子管理总站、执法大队等管理部门,积极在各地区建立核心展示田,能及时给广大种植者购买玉米种时提供可靠参考,减少农户购买种子的盲目性,避免农户遭受损失。

5.2 加大育种投入,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通过对近几年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发现,“乾玉187”类型的大穗、高抗广适型玉米得到河北省广大农户的认可。为此,河北天和种业有限公司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针对市场需求,从中筛选出能适应河北省种植的优良品种,为广大种植者带来更多收益。

猜你喜欢
郑单父本母本
不同密度下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分析
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机械粒收质量相关指标分析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玉米郑单958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