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筛选·重组·转化

2021-07-16 06:28倪敏敏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重组收集筛选

倪敏敏

【摘   要】从三年级下册起,统编教材中多次出现整合信息类习作。针对此类习作,教师可运用“收集·筛选·重组·转化”的教学策略,即围绕习作项目,找到全面、多样且有价值的资料,对其进行筛选、重组,确定资料使用顺序,并能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将资料语言转化成合适读者的语言。

【关键词】整合信息;收集;筛选;重组;转化

所谓整合信息,包括收集真实有价值的信息,根据需要加工信息,利用语言表达信息。通读统编教材,可以发现,整合信息类习作的比例大大增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加工创造。

面对这一类习作,教师指导的着力点应该在哪里?教师可从研究学生的原生态习作入手,发现学生的习作难点,探寻解决学生习作问题的教学策略。

【分析学情】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国宝大熊猫》为例,研究发现,学生的习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料重合,查找路径单一

学生因查找经验不足,无法全面、深入、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大部分学生过度依赖搜索引擎及网络百科,导致收集的资料相似度极高,辨析、筛选的价值大打折扣。如关于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大部分学生收集到的是网络词条中的内容: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地的山区。学生的收集止步于此,他们不能深入了解该地区的环境特点。

二、全盘摘录,信息冗长重复

学生在介绍事物时,未能对信息进行筛选,普遍存在直接摘抄收集到的资料,拼装形成一篇文章的现象。这就导致习作中存在许多与主题无关或者重复的信息。如,介绍“大熊猫如何生宝宝”时,有的学生加入有关小熊猫成长的信息。又如,“雌性熊猫会寻找空树的根部和洞穴生产”与“巢穴通常是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均介绍了熊猫的生产环境,两者重复出现在习作中。

三、表达无序,内容条理不清

学生较关注收集到的信息内容,缺乏对信息之间逻辑关系的思考,导致介绍事物的顺序不合理。如介绍大熊猫的食物时,学生对信息未加整理,先介绍大熊猫爱吃竹鼠,再介绍大熊猫最喜欢吃竹子,最后说大熊猫也爱喝水,文章条理不清。

四、拼凑资料,语言风格不一

学生没有对资料语言进行加工,直接引入习作,导致整篇文章的语言风格极不统一。比如,对大熊猫的称呼,有“大熊猫妈妈”“雌性熊猫”,前者活泼生动,后者科学严谨。不同的语言风格对应不同的读者。学生缺乏读者意识,以至于文字机械呆板,且无法形成一个整体。

【确定对策】

针对上述习作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收集·筛选·重组·转化”八字策略。

一、围绕习作项目,把好资料收集关

要整合信息,先要收集到足够有用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收集的资料广、深、精。即有一定的广度,涵盖习作对象的方方面面;有一定的深度,包含学生常规认知以外的新知识;有一定的精度,提炼同类资料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1.明确项目任务,依具体需要去“找”

真实而具体的习作项目让学生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在教学《国宝大熊猫》前,教师公布了习作项目:向德国小朋友汉娜介绍国宝大熊猫。可以回答汉娜提出的三个问题——大熊猫吃不吃汉堡包?大熊猫是怎么生宝宝的?德国为什么没有大熊猫?也可以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介绍。

学生以汉娜的三个问题作为查找方向,收集大熊猫食性、繁殖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收集的資料更有针对性,更具价值。

2.提供收集路径,选不同通道去“找”

收集资料,需要掌握必要的方法,找到适合的途径。常用的收集方法有查阅书籍法、现场勘查法、咨询专家法、网络搜索法。学生最常用的是网络搜索法。为拓宽学生的收集路径,教师设计了学习单,提示学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向老师、家长咨询,并推荐学生查阅书籍《大熊猫科学知识问答》《熊猫大百科》《大熊猫:国宝的百年传奇》,还提供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官网网址及研究员张和民的联系方式。

二、明确习作目标,把好信息筛选关

找到充足的资料后,学生还要删繁就简,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1.分类汇总,理杂乱信息

分类整理是整合信息的基础。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将收集到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归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这样,习作时可根据需要快速找到对应的信息。

《国宝大熊猫》一课课始,教师引导学生从成篇的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摘抄在词条上。课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并将信息张贴在黑板上,形成思维导图(如图1)。

2.对照需要,删无关信息

筛选是指按一定的标准淘汰无用的部分,挑选出有用的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

在《国宝大熊猫》一课中,筛选信息的标准是学生提出的关于大熊猫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就“大熊猫吃不吃汉堡包”这一问题展开筛选。学生发现,利用食物类信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其中“饮水”“食量”等方面的信息与该问题无关,可以删去。

3.逐一比对,炼重复信息

收集的资料中难免出现重复的信息。要想筛选出这部分信息,学生需要逐句读,逐句比对,发现内容相似或相近的部分,选择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保留下来。

课中,学生比对关于大熊猫食物的词条,发现“大熊猫有时也吃肉”和“大熊猫偶尔也会捕捉鲜嫩的竹鼠”这两则信息相近,但后者不仅点明大熊猫会吃肉,还明确介绍了大熊猫所食的肉为竹鼠,较前者更为准确、详细,因此保留后者。

三、厘清资料关系,把好语序重组关

介绍事物,除了内容要准确、科学外,还要注意介绍的顺序,因为有序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之一。筛选出来的信息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重组。可以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的特点,按照时间顺序、方位顺序、空间顺序等进行介绍;也可以按照逻辑关系,遵循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等顺序进行介绍。

在《国宝大熊猫》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条朗读筛选后的信息,发现各条信息间的关系。比如,针对“大熊猫吃不吃汉堡包”这一问题,可按因果、主次的逻辑关系介绍大熊猫的食性:先介绍大熊猫的祖先吃什么食物,再介绍现在大熊猫的主要食物为竹子,最后介绍大熊猫偶尔会吃水果、肉类。范例如下。

大熊猫的祖先是肉食动物,后因找不到肉食,只能吃竹子,代代相传,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99%的食物是竹子,最爱吃冷箭竹和华桔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和树皮,有时也会显露食肉的本性,像它们的祖先一样,捕捉鲜嫩的竹鼠。

再比如,针对“大熊猫是怎么生宝宝的”这一问题,可先概括介绍大熊猫是胎生的,后具体介绍生产时间、生产地点、初生儿的样子;介绍“大熊猫的外形”时,可用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进行介绍。

按照上述方式整理、组合信息,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进行介绍。

四、渗透读者意识,把好语言转化关

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其语言多为抽象的、偏理性的。学生在整合信息进行介绍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读者,将信息转化成他们读得懂的语言。

课上,教师设计的习作项目是向一年级的德国小朋友汉娜介绍国宝大熊猫。这就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转化成一年级小朋友读得懂、爱读的儿童化的语言。

在第二课时习作评改时,教师以某位学生的习作片段为例,指导其余学生根据读者的特性进行语言转化。片段内容如下。

汉娜,你知道大熊猫是怎么生宝宝的吗?熊猫是胎生动物,而不是卵生动物。大熊猫的妊娠期一般为三到五个月,幼崽通常在每年8月左右出生。分娩之前,雌性熊猫会寻找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精心铺垫树枝和干草。刚出生的幼崽是粉红色的,体重只有成年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

語言转化方法有两种。

1.专业用语换一换

该语段中有大量的专业用语,如“胎生”“卵生”“妊娠期”“分娩”“雌性”“幼崽”等,这些词语对一年级的汉娜而言较难理解。为此,学生要在自己读懂的基础上将专业用语换成汉娜能明白的语言。如,把“胎生”换成“像我们一样,直接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把“妊娠期一般为三到五个月”换成“熊猫宝宝一般要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三到五个月”,把“刚出生的幼崽”换成“刚出生的熊猫宝宝”。这样,一年级的汉娜读起来就能明白作者的意思了。

2.抽象数据化一化

整合后的资料中常有较抽象的数据。虽然抽象的数据能让介绍更准确,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如,对于“体重只有成年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这一句中的“千分之一”,学生习作时需要进一步说明,加上“差不多像一个苹果那么大”就形象多了,也有趣多了。

整合信息类习作的难点是全面收集信息,根据既定目标,对信息进行加工。通过项目化学习,在真实情境下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实践,落实好“收集·筛选·重组·转化”八字策略,就能帮助学生实现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双提升。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华泰小学   315100)

猜你喜欢
重组收集筛选
城市规划档案的收集与利用策略分析
巧用物理“秘籍”,帮助学生练功
晋北豇豆新品种鉴定筛选与评价
浅论非法证据排除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收集及保全分析
核电厂电仪设备的老化评估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