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三”字密码 感受古典名著魅力

2021-07-16 06:28沈岚汪燕宏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牛魔王古典名著白骨精

沈岚 汪燕宏

【教学意图】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这一单元里的四篇课文分别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学习完《猴王出世》一课后,学生就开启了《西游记》整本书阅读。阅读古代白话长篇小说,阻碍会较大,阅读周期也较长。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几次阅读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方法,促进学生深入阅读,增强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本次交流活动可以安排在阅读中期,从《西游记》这一章回体小说的语言表达特点出发,确定交流主题,即聚焦目录中的“三”字,体会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同时,活动中引入相关影视资源,实现跨界阅读,以提升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和效果。

【教学目标】

通过跨界阅读,感悟小说曲折的情节,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进而体会“转折”的作用,体悟中国古典名著的语言魅力,激发阅读的兴致和持续力。

【教学过程】

一、凭借目录,发现“三”字密码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猴王出世》这一课,课文选自《西游记》的第一回。现在,同学们都在读这本书了。你读到第几回了?

(学生交流自主阅读情况)

师:下面这些故事出自原著中的哪几回呢?大家来猜一猜、连一连。

(呈现“连一连”内容)

猴王出世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大闹天宫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三打白骨精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真假美猴王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大战蜘蛛精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生:“猴王出世”出自《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大闹天宫”出自《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三打白骨精”出自《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真假美猴王”出自《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大战蜘蛛精”出自《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师:目录提示了精彩的故事情节。我们已经知道,全书共100回,每一章回的标题都由字数相同的上下联组成,概括了这一章回的主要内容。再来观察这几个章回的标题,你发现了什么?

(呈现以下标题)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寻师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生:我发现了这些标题里面都有“三”字。

师:“三”代表了什么?

生:“三”是虚指,代表次数很多。

生:代表唐僧师徒一路经历了很多波折。

师:是的,“三”代表取经路上险境迭出,故事情节曲折。我们先来看这三回: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点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由上下联组成的“回目”中出现了好多“三”字。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恰恰体现了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和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教师紧紧抓住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阅读全书目录,发现语言密码,进而确定交流主题,锁定阅读内容。)

二、读懂“一调”,体会情节波折

师:请大家快速默读《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完,请打开每个小组桌面上的一号信封,把信封中打乱的情节进行重新排序,并在关键的情节处画出向上的箭头(令人振奋的情节)或向下的箭头(令人沮丧的情节)。

(学生阅读并排序)

师:哪一组把你们排好的情节展示一下?

(教师把一组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火焰山挡路;罗刹女扇走孙悟空;孙悟空得到定风丹再次索战;扇不动,罗刹女逃入洞穴;孙悟空变身飞虫,进入罗刹女肚内;扇火久不息,方知是假扇)

师:你们组画出向上箭头的情节是“孙悟空变身飞虫,进入罗刹女肚内”,理由是什么?

生:我觉得孙悟空变成小虫子飞入罗刹女肚内的情节很有意思。

生:这个情节表现了孙悟空的机智,也使故事有了转机。

师:嗯,看到大家都在点头,说明大家都同意这个情节很关键。我们来看看电视剧是怎么表现这个情节的。

(学生观看电视剧片段)

师: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生:孙悟空变成小虫子飞入罗刹女肚内,罗刹女痛得乱叫。

师:来看看孙悟空是怎么在罗刹女肚子里耍把戏的。原著中对这个场面是这样描写的。

(呈现原著内容)

师: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可以男生读孙悟空的话,女生读罗刹女的话。

(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师:电视剧所展示的内容跟原著几乎一样。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

生:语言描写。

师:作家吴承恩通过精彩的对话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孙悟空机智的形象。这部分情节很精彩,使故事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令人振奋,所以我们可以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孙悟空被扇走的那段也很精彩。

(呈现原著内容)

师:这段文字与前面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生: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扇子威力的巨大。

师:这部分情节告诉我们孙悟空失败了,但又勾起了我们新的阅读欲望。我们可以画一个向下的箭头。这样就形成了这个故事的“情节波”。一波三折的情节使文章变得吸引人。

(点评: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并不像阅读单篇课文的方法那样集中显现,一些小技巧、小策略往往散落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在阅读交流课中帮助学生回顾、梳理和提炼,使无意识的阅读行为固化为有效的阅读策略。这一板块中最成功的地方是“情节波”这一阅读策略的提炼和运用。聚焦“一调芭蕉扇”,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画出这个故事的“情节波”,并通过观看表现同一情节的电视剧片段,在跨界阅读中感受小说语言描写的价值和魅力,也体会到了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

三、比较“三调”,感受人物形象

师:孙悟空最终是如何借到扇子的呢?请继续读第六十、六十一回。读完之后打开二号信封,分组选择其中一个章回,绘制“情节波”。

(学生自由阅读,小组讨论绘制“情节波”,每组将成果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师:看看这些“情节波”。请大家比较三次调芭蕉扇的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这三个故事的情节都充满了波折。

师:是的,作者设置了很多困难,让借扇的过程一再遇阻。

师:那么这三回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三次遇到的险阻各不相同。第一次是遇到了罗刹女的阻拦,借到了假扇子。第二次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到了真扇子,却被牛魔王变成的假猪八戒把扇子骗走了。第三次孙悟空与牛魔王大战,最终孙悟空在猪八戒和众神的协助下,打败了牛魔王,借到了真扇子。

师:情节各不相同。

生:主要人物有了变化。第一次有罗刹女,第二次有牛魔王,第三次有猪八戒和众神仙。

师:主要人物各不相同,故事情节当然就不同了。

生:前两次孙悟空都是靠着一些小伎俩骗得了扇子,第三次靠的是武斗,最终把扇子借到了手。

师:是的,前两次是“智取”,第三次是“武斗”。

生:三个章回,作者采用的描写手法不同。

师:你的發现很独特。大家来看这段文字,这是什么描写?

(呈现原著内容)

生:第六十回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

生:第六十一回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打斗场面写得很精彩。

(呈现原著内容)

师:的确有大篇幅的动作描写。

师:作者吴承恩凭借着各种描写,写出了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显现了孙悟空、牛魔王等不同人物鲜明的形象,引人入胜,这就是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所在。

(点评: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任务是“走近名著中的人物,品读精彩故事”。小学生初读长篇小说的动力往往源于动人的故事。教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以聚集精彩内容为交流的基点,让学生在把握“情节波”这一阅读策略的基础上,自主阅读并比较三次“调扇”的过程。这一高挑战性的任务促使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古代长篇小说刻画人物的语言表达特点,由此感受各异的人物形象。)

四、聚焦“转折”,品析名著秘妙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阅读原著“三调芭蕉扇”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去欣赏“三打白骨精”。 但是,这三段“打”的情节顺序是颠倒的,你能看出来吗?

(学生观看三段“打白骨精”的电视剧片段)

师:三段“打”的顺序是怎样的?请先快速阅读文章,再打开三号信封,把情节按照先后顺序理一理,然后进行说明。

(同桌共同阅读、整理;一组学生上台展示,说清楚顺序)

生: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入山遇妖魔—變身村姑—一打村姑(白骨精)—变身老妇—二打老妇(白骨精)—变身老翁—三打老翁(白骨精)。所以,电视剧中三“打”的顺序应该是先打“村姑”,再打“老妇”,最后打死“老公公”。

师:你们在妖精三次“变身”这里画了向下的箭头,有什么共同点?

生:每次“变身”后,都让读者觉得唐僧的危险又来了。

师:你们真会阅读。这三次“变身”其实就是文章的转折。

(呈现原著中三次“变身”内容)

师:正因为妖精的这三次“变身”,造成了孙悟空的三“打”,激化了师徒的矛盾,也让孙悟空陷入了新的危机。吴承恩能把故事的“转折”信手拈来,创作的本领真是出神入化。而我们也找到了吴承恩创作长篇故事最关键的秘妙——情节的“转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借助章回小说目录中的“三”字,读懂古典名著中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感受人物的鲜明形象,体会中国古典名著语言的魅力。相信大家读完整本《西游记》后会有更多的收获。

(点评:这一板块从“三调芭蕉扇”转到了“三打白骨精”,让学生共读和交流。从内容上说,这是从关注学生较生疏的故事转为关注学生熟知的故事;从能力上看,这是对“情节波”这一策略的拓展运用。这一板块的最大特色是引导学生再次跨界阅读,将错乱的电视剧情节按照文章三“打”的顺序进行调整,以引发对情节“转折”的关注。此时,学生已不满足于只是了解故事情节,而是对古典名著有了更深切的期待和更强烈的探知欲望。)

【教学评析】

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自主阅读古代白话长篇小说有一定难度。本课试图通过“文学+影视”的方式实现“跨界阅读”,化难为易,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首先,学习内容聚焦小说特点。教师利用章回小说目录中的“三”字,引出全书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各异的人物形象,并以此为本节课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共读和交流。所发掘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大的探究价值。

其次,学习策略融合课内所学。在多次对较长篇幅文本的阅读中,学生较好地巩固了教材要求落实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诸如通过快速默读把握主要意思、结合影视资料进行理解等。同时,从“一”到“三”,从这一个“三”到另一个“三”,教师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领会并运用“情节波”来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最后,学习目标指向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的终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持续力。要达成这一目标,学生不能停留于对故事情节的感知和喜爱,而应该产生更深层次的对作家和作品的崇拜和期待。因此,两次从文学到影视的跨界阅读,都是为了让学生发现作家创作的秘诀,从而亲近作家和作品,为阅读古典巨著做好情感和方法上的准备。

(浙江省杭州市东园小学   310004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310004)

猜你喜欢
牛魔王古典名著白骨精
项目驱动,让古典名著更具生命力
牛魔王
哪吒失手
让魔王消失
做妖不能太牛魔王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作用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