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

2021-07-17 10:36赵林露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赵林露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变革中,对于初中学生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传统教学中,有些教师直接讲述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毫无意义和趣味性,导致许多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并不喜欢这门课程。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积极引导,创新教学方式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性其实并不是很强。教师要积极引导,创新教学方式。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也能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師要制订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学有所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或开展合作学习。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实践探索,回归生活教学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只将课本上的内容念给学生听。教师要使这门课程有意义,就要进行实践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将这门课程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必须合理,应该更有生活性和实践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因为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课本内容,从而在教学中有更深的体验。例如,在《敬畏生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合作式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分组调查自己身边的英雄人物。在这种走访谈话当中,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从而提高课堂中的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增加内容,注重生活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师还要拓展教材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内容,注重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贴近初中学生实际生活的一些事例,不能太深奥,让学生难以理解。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既可以增加互动,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