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2021-07-17 23:00葛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素养生活

葛艳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对于当前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调整教学重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对地理状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地理素养的培养,从而改善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下面,笔者将针对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展开讨论。

一、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念,认识地理学科的重要价值。

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地理的作用,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对各处风土人情、物产状况有一个基本了解,改变学生对地理教学的传统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2.激发学生生活感悟,有助于开展地理实践探究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认识到,地理相较于其他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得极为紧密。所以,将生活实际引入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把握,选择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应当注意对学生生活感悟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节课堂气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地理实践的教学,通过地理实践使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的长期影响,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作为知识讲授的权威,而學生往往都是被动地接受,从而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另外,由于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大多以课本内容作为讲解重点,从而使得学生无法对地理知识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不利于学生长期记忆的形成。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学校对地理教学缺乏重视,导致教师的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方案设计不够严谨。同时,由于部分学校地理教学器材破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地理教具,不利于学生图像观念的形成,导致学生的地图意识较为淡薄,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高中地理生活化措施

1.树立地理生活化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尽量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有效调节课堂气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2.收集地理生活化素材。

除了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师还应当注意生活化素材的收集。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要有基本的了解,从而选择较为合适的生活实例,有效开展教学。同时,教师在收集生活素材时,还应当注意与理论知识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到理论知识。另外,关于生活化素材的收集,一方面,教师要能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仔细观察生活,从而对地理形成一个正确认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试着用地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

除了教学素材的收集和教学观念的转变外,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也极为重要。这样,学生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通过对不同地区风土人情和物产状况、地域风貌的了解,有利于良好地理素养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合理设计教学情节,改善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进行,一方面,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改进当前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模式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经验,从而使得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进行。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对地理教学给予一定重视,从而有效提高当前地理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猜你喜欢
生活化素养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