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室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2021-07-18 07:12赵静
电子制作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电灯红外灯光

赵静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512123)

0 引言

目前市场上的教室智能控制类型可分为区域控制型、点控制型和网络控制型,但是功能过于单一,成本较为昂贵;大部分产品仅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判断教室是否有人,只对教室电灯采取智能化设计,并没有从教室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线等多方面考虑,因此系统整体设计并不完美,还存在很大的欠缺。经调查发现,一小部分高校教室仅仅在教室内或在教室的入口处安装红外探头,只要该教室内有人且不满足阅读光线时,灯光就会全部开启,如果这个教室只有一个人,就会造成很大的电力浪费,不符合当前倡导的节能环保。因此需要重点研究教室智能化控制系统,整体提高教室管理水平,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1 系统设计

整体系统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采集信号,传输给单片机主控芯片进一步处理,再由单片机输出分别对灯光、电扇、空调、窗户和显示屏的控制,实现真正的教室智能化。本系统对光线亮度、环境温湿度、教室人数和课堂时间等因素都一一分析。本系统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能根据教室内学生人数和学生坐的位置自动开启相应的电灯数目;教室无人时,自动关闭全部电灯。

(2)能根据教室内温度高低,自动开启或关闭相应的电扇、窗户和空调。

(3)能够根据教室内光线强弱,自动调整灯光的亮度。

(4)能够根据教室外湿度情况,自动开启或关闭窗户。

(5)能够在显示屏上显示当前教室内人数、上课班级、任课教师等信息。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

图1 整体系统图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人体信号检测模块

2.1.1 学生人数检测

为了统计进出教室的人数,在前门和后门口都安装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一个安装在门槛外面,一个安装在门槛里面[1]。当有学生无论从前门还是后门进入教室,都会先触发门槛外面的传感器,再触发门槛里面的传感器,此时人体红外检测传感器产生一个高电平脉冲,单片机产生中断,设置计数器加1;若教室没有学生出入,则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 处于低电平状态,单片机处于等待状态;当有学生无论从前门还是后门走去教室,首先触发门槛里面的传感器,然后再触发门槛外面的传感器,则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 处于高电平状态,单片机产生中断,设置计数器便减1[2]。由此可以较为精确地统计教室内的人数。

2.1.2 教室区域的划分

考虑到绿色节能环保,把整个教室划分为5 个区域,分为教师讲台1 个区域和学生学习4 个区域,如图2 所示。传感器PIR 分别安装在距离地面2.0-2.2 米高的墙面上,且远离空调或窗户等空气温度变化敏感的地方。虽不能精确地探测出每个区域人数的多少,但可以检测出每个区域是否有人,因此开启或者关闭相应区域的灯光,以达到节能的目的[3]。

图2 教室区域划分图

2.1.3 人体信号检测原理

人体具有稳定的体温,能发出一定波长的红外线,红外探头主要依据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进行检测是否有人。人体发射的红外线经过菲泥尔滤光片加强后聚焦到红外感应源上[4]。红外感应源一般使用热释电元件,当它探测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变化ΔT 时,则引起电荷量变化ΔQ,因而引起电流的变化,在两电极间便会出现电压变化量ΔV,再进一步对小信号放大处理;当传感器接收到周围环境温度变化量为零时,则传感器电压输出为零[5]。

■2.2 温度检测模块

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仅有一个数据输入输出口,主要优点是线路连接简单、体积相对较小等方面,所以选它来搭建测温模块,而且在一根通信线上实现多个温度传感器的连接,非常容易地检测教室的温度[6],温度检测模块如图3 所示。在夏季时,当检测教室有人且温度高于26℃,相应区域的风扇先自动开启,若5 分钟后温度没有下降到26℃,则需要关闭窗户,打开空调,进一步降温,使教室凉爽起来;在春、夏、秋的交替季节,系统设置只开启风扇,关闭空调。因为考虑到每年季节变化的时候,总会有大批的学生出现感冒症状,为了使教室保持空气流通,此时选择只开启风扇进行降温。由于风扇和空调都是采用220V 交流电源,但是主控芯片输出电压较小,以至于不能直接控制用电器的开与关,所以利用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实现对用电器的开启或关闭。

图3 温度检测模块图

■2.3 雨滴检测模块

经调查发现学生上完课后,匆匆带书离开教室,很少有同学主动拉上窗户,为了防止下雨把机房教室的电脑、实训教室的设备或者普通教室的课桌淋坏,在窗户周边安装了雨滴传感器。当雨滴落到感应板上时,感应板的电阻便会发生变化,通过串联电阻分压原理可以检测到感应板输出电压的变化。选用宽电压的LM393 电压比较器,感应板接在K1端口处,出现雨滴时感应板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并与电阻R1 串联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递给LM393 芯片的同相输入端INA+,雨滴检测模块如图4 所示。LM393 芯片的两个输入端电压相互对比,若输入端INA+电压大于INA-基准电压时,则输出端OUTA 是1,否则输出是0[7],OUTA 端与单片机AD 口相连接,进一步检测雨量大小,并根据单片机指令自动关闭窗户,保护教室桌椅,减少学校损失[8]。

图4 雨滴检测模块图

■2.4 光信号调节模块

利用光敏电阻采集外界光照信号,由ADC0832 芯片实现模数信号的转换,再通过单片机芯片调节PWM 占空比的工作方式进行调光,最终满足学生学习时需要的灯光条件,实现自动调光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光控模块如图5 所示,R8 为光敏电阻,光敏电阻阻值大小与光线强弱成反比例关系,即光线越强时,电阻便越小;光线越弱时,电阻便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电阻R8 和R7 是串联连接形式,将光敏电阻R8 分得的电压值送入到 ADC0832 芯片的CH0 端口中,将连续的模拟电压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为离散的数字信号,方便主控芯片进一步处理。

图5 光控模块图

PWM 是调节灯光亮度的关键,运用PWM 波改变电灯正向导通电流的时间长短,实现灯光亮度变化,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PWM 反复导通和断开实现电灯灯光亮度的调节,因此电灯会出现时亮时暗的闪烁情况。利用人们眼睛对灯光闪烁不够敏锐这一特点,若1 秒内灯光闪烁的速度大于100次,则人们所看到的是灯光亮度不断在增强或减弱,所以在一个PWM 周期中,电流导通所占的总时间越长,人们觉得电灯越亮,否则越暗,并不是电灯一直在闪烁[9]。

■2.5 电灯、电扇和空调驱动模块

由于电灯、电扇和空调都是采用220V 交流电源,主控芯片输出电压较小,不能直接控制用电器的开与关,所以利用单片机的P1.7 口控制继电器实现对电灯、电扇和空调的开启或关闭。以电灯为例,灯光驱动模块如图6 所示。

图6 灯光驱动模块

■2.6 LED 显示模块

LED 显示模块选用贴片式灯珠显示屏,相比传统的LED 式灯珠显示屏,它具有较低功耗、高亮度、寿命长和组装方便等优点。根据教学需求,选择一定的组合方式作为显示屏,安装在黑板上方合适区域,其主要显示室内人数、温度和时间等信息的滚动式显示,方便教师对班级人数的考勤。

■2.7 时钟模块

时钟电路模块主要用来对整个系统提供时间服务,时钟芯片选用 DS1302 芯片与单片机的P1.0、P1.1 和P1.2 相连接,采用SPI 总线方式与单片机进行数据通信,时钟模块图如图7 所示。

图7 时钟模块图

■2.8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的作用是把220V 的交流电依次经过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后输出一定范围的直流电,为各种传感器和单片机提供正常的工作电压。220V 交流电先经过T1 降压变压器,把高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再经过四个二极管搭建而成的整流桥,把低压交流电转换为脉动低压直流电;再通过电容C1,滤除掉一部分交流分量;再通过LM317 组成的可调稳压电路,根据调节R1、R2 阻值大小改变输出电压值Vo=1.25(1+R2/R1)[10]。电源模块如图8 所示。

图8 电源模块图

3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软件设计采用单片机C语言编程,主要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雨滴传感器和光敏电阻等完成信号的采集,实现教室内灯光、电扇、空调和窗户的自动控制。如图9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所示。

图9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4 结论

通过对教室灯光分区域管理,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每个区域是否有人,并结合光敏传感器判断当前光线情况进一步确认是否需要开灯,减少电能的浪费;通过对室内外环境智能感知,使电灯、电扇、空调和窗户协调工作,保证好学习环境。目前学校教室智能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嵌入式技术信息化管理平台,帮助学校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减少电费开支,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变得更加明亮舒适,真正实现智能化控制,达到方便、节能、环保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电灯红外灯光
网红外卖
“资源一号”02卫星可见近红外相机、宽幅红外相机在轨顺利开机成像
闪亮的中国红外『芯』
电灯突然不亮了
对面的灯光
西红柿小电灯
汤定元:中国红外事业奠基人
电灯是谁发明的
SOCCKET玩球发电灯
万家灯火之百变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