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先简支后连续桥梁 施工技术

2021-07-19 06:42王维
中华建设 2021年7期
关键词:桥面主梁张拉

王维

立足于实际,以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对该项工程技术的操作要点分析。首先阐述了该项目工程的基本资料以及施工难点,而后分别从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方案设计与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对此技术的实践过程分析。

在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所以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技术应用要点分析,总结出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对促进路桥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工程概况

某桥梁项目的总施工长度为600m,设计方案中选择使用先简支后的形式,桥梁荷载等级为I级,设计时速65km/h。桥梁项目主要是应用T梁的结构形式,总宽度为26.0m,设计为双向四车道的形式。

二、施工难点

综合分析本次桥梁的实际情况,发现有如下难点存在:在施工环节进行对接负弯矩T梁钢绞线与预留孔道的过程中施工难度较高,并且钢绞线在施工中对于防锈、穿束等方面的要求很高,所以在钢绞线张拉施工中会存在资源消耗比较大的情况,工期也比较长,也会因为很多因素造成的影响,导致工程施工效果较差。此外,在本次工程的实施中,连续梁的弹性相对较大,且施工环节往往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操作失误而出现质量问题,比如桥梁护栏混凝土开裂等。在充分分析施工难点后,选择合适施工技术,以更好的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合格。

三、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方案设计

1.桥梁联长的确定及支座设计

桥梁联长确定:根据桥梁施工的地形条件、桥梁总长等做好分联设计,使得各个结构部分的受力达到均匀性的要求,结构形式设计也比较统一。

支座设计:一联中部位置需要设置固定支座与桥墩之间总长度,为一联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但是最长距离控制在120m以内。其他的桥墩结构需要设置滑动支座的形式,伸缩侧需要布置滑动支座。

2.桥梁湿接缝宽度确定

湿接缝宽度的确定:在桥梁工程中采用双排制作的方法进行施工,湿接缝的宽度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通常要达到最大桥梁纵向钢筋的40倍;在设计中采取单排制作连续梁结构,湿接缝宽度也需要严格控制,不能小于桥梁纵向钢筋40倍,一般也不能超过梁体的高度。

四、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施工工艺

1.主梁预制

主梁预制施工环节,结合设计方案的标准进行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结构调整和处理,保证其结构强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根据桥梁主体部分做好项目的施工,在达到正弯矩的标准之下做好钢束的拉伸施工,拉伸结束后可以开展压浆施工作业,从而可以使得T梁结构的通气效果满足要求,保证主梁结构性能合格。

桥梁的基础部分施工主要采用的是灌注桩地基的形式,上部结构的作业通过塔吊的方法进行,张拉主梁环节确保其强度符合设计标准。张拉作业主要是利用油泵、油表、千斤顶等工器具完成,且需要保证钢绞线符合工程的要求才能投入施工。张拉过程中,通过胶带确保穿束一侧达到紧固性的要求,缠绕长度不能小于0.5m,从而可以防止内部存在缠绕的问题;穿束施工后,要做好锚具与千斤顶的安装作业,然后开始张拉,此时要保证预应力达到合格的标准,根据要求确定钢绞线的伸长值,误差控制在6%以内。压浆封锚在实施环节,根据标准要求进行一次性压注作业,保证水泥砂浆施工达到技术的要求,且水灰比为0.45,并且加入0.1‰的铝粉作为膨胀剂,孔道内部注浆口冒浆时需要进行及时的封堵处理。压浆作业结束后,通过清水进行梁段部位残留水泥浆的清洗施工,做好混凝土表面凿毛施工,且要将表面露出的钢绞线切割处理,主梁斜度与长度达到标准要求。

2.临时支座与主梁连接

为了有效的防止在T梁施工中存在损害或者支座出现不良沉降的情况,需要保证临时支座的强度、刚度达到设计标准。

本次工程项目中,采用的是砂筒支座的结构形式,其主要优势就是拆卸简单、可以循环使用且承载性能非常好。在临时支座实施前,需要通过高标号水泥砂浆材料进行改良表面的找平施工,使得砂筒的受压达到均匀性的要求,且梁体稳定性合格;安装施工阶段,需要保证临时支座高程合格,砂筒高度和设计方案达到一致性要求。如有必要,应用千斤顶预压砂筒,防止存在变形的问题,确保砂筒高度合格。

主梁下落到规定位置后,需要进行顶面高程的测量,如果发现不能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需要做好砂筒高度调节,使得顶面高程达到设计要求。支座搭设施工应用导梁架的结构,首先需要在箱梁上部设施枕木的导梁后支点,不能在翼缘板或者桥面的部位上安装枕木结构,否则将会导致稳定性不足 。

主梁接头部位的钢筋连接施工,应该在横梁钢筋上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如果钢筋接头的直径超过12mm,需要通过焊接方式进行施工;如果钢筋直径不足12mm,需要通过绑扎施工即能够达到要求。接头部位穿束波纹管,应该在温度较低条件下开展湿接缝的施工,达到强度后才能实施预应力张拉钢束作业。

3.桥面铺装

连续桥桥面的铺装施工作业阶段,该桥梁项目采取如下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开始前,先进行箱梁芯模的固定处理,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存在上浮或者横向移动的情况,且要做好桥面水泥砂浆的清理处理。本次桥梁工程施工桥面铺装选择的是无收缩混凝土粘土材料,在内部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保证其和易性符合标准要求。为了让现浇桥面与预制箱梁符合紧密度的要求,表面按照施工工艺开展拉毛作业,并且对于箱梁顶部进行全面冲洗,再涂刷一层水泥砂浆材料才能开始后续施工。在顶面划槽作业,深度为8mm;粉刺进行湿接缝、桥面铺装、连接头等部分的浇筑施工,浇筑之后进行振捣作业施工,采取混合振捣方式,也就是在插入振捣棒的同时应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施工,达到结构厚度的标准,密实度也要达到要求。保证铺装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就可以在表面设置防水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前,需要把桥面的灰浆全部清除掉,然后做好清洗处理,符合干燥性的标准便可以实施表面防水材料涂刷作业,且应该防护好预埋件,比如护栏、泄水管等,不能存在损坏的问题。

五、施工过程监测

本次桥梁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监测内容包含应力监测、线形监测等部分,保证最终形成的状态符合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

1.应力监测

(1)检测设备

选取埋入式混凝土应变计BY/JMZX—215为监测仪器,把混凝土直接设置到混凝土中,然后就能够做好必要的监测和管理。在浇筑后的7~19d中,顶、底板纵向应力的增长的状态,压应力的增加幅度可以达到2.5~3MPa。

2.线形监测

(1)监测内容

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简支变连续等环节的前后都要进行挠度的监测,此时需要消除温度所造成的影响,因此,一般在每日的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进行数据获取。

(2)线形监测数据分析

本次桥梁工程的线形监测具体情况如下所示:纵向预应力钢筋在进行初张拉施工之后,箱梁结构的挠度相对较小,不足0.3cm,而在最终张拉完成之后已经达到0.8cm,这是因为自重、刚度等方面的影响,挠度值一般会比较小;经过测量之下,对于设计参数,跨中值要比设计数值小0.16cm,偏差处于合理的范围内。经过本次的综合分析,实际测量的挠度值要稍微大于设计参数值,这是因为施工环境所造成的,并且偏差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六、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主要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做好设计方案的审核与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开展施工,最终可以提高施工总体水平,保证桥梁达到交通运行标准。

猜你喜欢
桥面主梁张拉
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制T梁施工中的应用
桥式起重机主梁有限元分析
大型起重机主梁拱度研究
桥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某多跨简支T梁桥面连续化改造研究
大跨度三角桁架主梁门式起重机刚度分析
桥面防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数控张拉技术在预应力梁预制工程中的应用
斜拉桥主梁施工牵锁挂篮结构设计
三塔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吊索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