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配方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探讨

2021-07-20 02:31陈珍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蜂群药液中草药

陈珍

(湖南省浏阳市农业农村局,湖南浏阳410300)

中蜂囊状幼虫病又名“囊雏病”“尖头病”“烂子病”,简称“中囊病”。它是危害中蜂最主要的病毒性病害,具有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等特点,如不及时治疗,整个蜂群将会出现大幼虫或封盖幼虫致病,无法化蛹并大量死亡,导致蜂群断子、飞逃,严重时造成全场毁灭,给中蜂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

目前,对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原则。在养蜂生产管理中,大部分有经验的养蜂场大都采取选育抗病品种、加强饲养管理和遵守卫生操作规程进行有效预防。药物治疗是综合治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治疗药物包括化学类药物和中草药配方。化学类药物对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效果不明显,而且药物容易在蜂蜜中残留,影响蜂产品质量,因此,化学类药物常在流蜜期被严格禁用。另外,有些蜂农缺乏规范用药意识,为了能尽快治愈好该病,常常会加大用药量,造成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形成食品安全隐患。随着养蜂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养蜂从业者在养蜂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治疗效果不错的中草药配方,在这许许多多的中草药配方中,笔者遴选了一种中草药配方,并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该中草药配方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既能保证疗效,使蜂群尽快恢复健康、发展壮大,又能使蜂产品保持原生态,不受药物残留污染,对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大青根、野葛根、金银花藤、树舌、啤酒(或醋)、泉水适量,以及干姜、甘草、大黄、人参、制附子等一些辅助材料。

1.2 材料来源

大青根、野葛根、金银花藤、树舌为蜂农在连云山深山老林中自行采集;啤酒(或醋)以及一些辅助材料在超市或药店采购。

1.3 调制药液

1.3.1 第一步,取树舌28g暴晒3~5天,将暴晒后的树舌粉碎,取等量的啤酒和泉水混合后洒在树舌上拌匀,密封7~15天。

1.3.2 第二步,将经过密封后的树舌加3~8倍泉水浸泡24~36小时,过滤取浸出液用。

1.3.3 第三步,取大青根60g、野葛根25g、金银花藤15g加入8~12倍泉水浸泡2~2.5小时,用猛火烧开后改文火煎12~15分钟,冷却后,过滤取汁用。

1.3.4 第四步,将第三步过滤后的药渣再次加入8~12倍泉水,用猛火烧开后改文火煎12~15分钟,冷却后,过滤取汁。并将两次药汁混合后备用。

1.3.5 第五步,将第二步所得树舌浸出液与第三步、第四步所得药汁匀兑混合,即成。

1.3.6 注意事项:第一步中啤酒和泉水混合后洒在树舌上拌匀,其状态应以手握成团,手松即散后密封为最佳。密封时间:夏季7~10天,冬春季12~15天。

1.4 试验蜂群选择

浏阳市古港镇宝盖寺村一中蜂养殖场常年饲养中蜂200余群,2019年4月初,由于在油菜花期,放松了对蜂群的管理,导致大部分蜂群发生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笔者在该中蜂养殖场发病蜂群中遴选了15箱群势均为3框蜂的蜂群分为三组作为试验对象,其中5箱不做任何防治措施,即为空白组蜂群;另5箱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即为对照组蜂群;剩下5箱采用特制的中草药药液进行治疗,即测试组蜂群。

1.5 试验方法

1.5.1 将常规药物(青霉素等)结合奖励饲料饲喂给对照组蜂群,1个成人的用药量,可治疗20足框蜂。

1.5.2 对照组饲喂方法:将常规药物捣碎加入稀薄糖浆中喂蜂,每天1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3 将特制的中草药药液结合奖励饲料饲喂给测试组蜂群,每1剂可喂15~20框蜂。

1.5.4 饲喂方式:可将稀薄糖浆与特制中草药药液按2∶1的比例混匀后盛于饲喂器内,放置在测试组蜂群蜂箱内隔板外侧,让蜜蜂自由采食。隔日一次,连续用药4次,间隔7天再饲喂一次。也可将特制中草药药液装在塑料袋中,用针尖在塑料袋上扎上数个小孔,置入蜂箱内,供蜜蜂自行吮吸。

1.5.5 防治试验期间,将蜂王用囚王笼幽闭在巢脾上或诱入一个成熟王台,迫使其停止产卵,工蜂停止哺育,使蜂王和工蜂都能得到一段时间的休养与体力恢复,使蜂群内缺少病毒的寄主,切断传染的循环,减少传染源。同时,在断子期间,要对蜂箱和巢脾进行消毒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数据

2019年4月5日至2019年4月20日,经过15天的对比治疗试验,对试验蜂群中幼虫发病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蜂群幼虫发病率统计

2.2 从上表可以看出,治疗前的空白组、对照组、测试组蜂群中幼虫发病率分别5.8%、5.9%、6.2%,表明测试组蜂群发病情况最为严重,而空白组、对照组蜂群的病情稍次之。治疗后,空白组、对照组、测试组蜂群中幼虫发病率分别61.2%、4.5%、0.1%。

2.3 从治疗前后各组蜂群中幼虫发病率对比来看,空白组蜂群发病幼虫数量,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加了55.4%;对照组蜂群发病幼虫数量,治疗前比治疗后减少了1.4%;测试组蜂群发病幼虫数量,治疗前比治疗后减少了6.1%。

2.4 试验结果表明: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空白组蜂群,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发病幼虫数量增长十余倍,病情况进一步恶化;通过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蜂群,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治愈率仅为23.73%;通过特制中草药药液治疗的测试组蜂群,病情几乎全部治愈,治愈率高达98.39%,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蜂群。

3 讨论

3.1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所引起,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力。一个患囊状幼虫病死亡的幼虫尸体内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个以上的健康幼虫感病。

3.2 发病的幼虫及健康带毒的工蜂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花蜜、花粉及巢脾等是重要的病毒载体。在蜂群内部,病毒的传播是通过携带病毒的工蜂在哺育群内幼虫时,便将囊状幼虫病病毒传播给了健康幼虫。

3.3 在防治试验期间,将蜂王进行幽闭,迫使其停止产卵,以减少病原重复感染机会。也可以选用抗病力较强的蜂群所培育出来的处女王或王台来更换、淘汰发病群蜂王,使发病群在新王出台、交尾期间群内无子,以此掐断病毒重复感染的路径。

3.4 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镇静、镇痛等功效。其中,大青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功效;野葛根,性味甘、辛、凉、归脾等,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解毒等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广谱抗菌及抗病毒等功效,有“中药抗生素”“绿色抗菌素”之称;树舌,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疲劳、保肝护肝、消炎抗癌等功效;啤酒(或醋),将干姜、甘草、大黄、人参、制附子等用啤酒或醋浸泡7天左右,取过滤液用,主要功效为温中通便。

3.5 蜂群中的哺育蜂通过吮吸加入特制中草药药液的糖浆,再饲喂给蜜蜂幼虫,蜜蜂幼虫食用糖浆后,能够不断增强自身抗病能力,迅速杀灭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促进发病幼虫痊愈,降低病毒感染扩散率,治疗效果明显、持久。因此,该中草药配方即可用于保健性预防,也可用于患病后治疗。而一些常规化学类药物,仅能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不能提高蜜蜂和蜜蜂幼虫的抗疫力。 □

猜你喜欢
蜂群药液中草药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草药在口腔护理中的开发应用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药液熏蒸坐浴 治老年阴道炎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脑筋急转弯
蜂群春管效果佳
蛰伏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