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伤痕”不再重现

2021-07-20 02:00涉县人民检察院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凯小鹏伤痕

涉县人民检察院 姚 莉

【案例】小凯、小鹏(本案被害人,均为化名,案发时均17周岁)在某天凌晨3点,相约在县城的某饮吧喝酒。小凯因之前的一些烦心事,借着酒劲吼了几嗓,邻桌同样饮酒的小吉(本案犯罪嫌疑人,化名,案发时系成年人,无业)觉得小凯几人声音太吵,就过来理论。双方一言不合,小凯、小鹏便趁着酒劲将小吉打倒在地。自觉吃亏的小吉挣脱之后,到某小吃摊点拿了一把菜刀,他怀揣菜刀辗转几条街又重新找到了小凯、小鹏。最终,小凯、小鹏被小吉砍伤,经鉴定,被害人小凯、小鹏的伤情属于轻伤二级。

考虑到二人均系未成年人,且伤势比较严重,被砍伤后可能会产生心理恐惧并留下心理阴影,等二人病情平稳转到普通病房之后,征得主治医师的同意,在其父母在场的情况下,检察院工作人员提前介入。

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针对两被害人的特殊情况,检察院的同志制订了一套“专属”询问方案——“谈心”式询问:没有警车、没有侦查人员、没有检察官,向医院申请了单人间“康复室”,亲人围坐一旁,就像一次平平常常的“探视”。在轻松的氛围中,两名被害人渐渐卸下防备心理,聊了很多。

“小凯,半夜3点为什么不回家还在外面喝酒呢?是有什么事情吗?可以给阿姨说说吗?”

“阿姨,我觉得我啥都好,就是不爱上学,在学校啥也学不会,还是在社会上好,我有很多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约饭、玩游戏,时间久了,就觉得和他们在一起自在。回家后满耳朵满脑子都是父母的唠叨,所以就不想回家了。那天是和几个朋友喝多了,结果受了这么重的伤。”

“伤口还疼吗?”

“不疼,我是男子汉嘛!”

此时小鹏凑在我耳边说:“阿姨,其实还挺疼,我不想让我妈担心,她这几天一直哭。”

(这就是未成年人的典型特点,不谙世事,桀骜不驯,故作镇定、坚强。)

“阿姨,其实现在想起来特别后怕,医生说我的伤口特别深,要不是我年轻,哎,真不知道结果是啥呢……我这几天常常做噩梦,梦到有人拿着刀追着我跑,眼前全是血。”小凯不安地说道。

“阿姨,我那天要不是被那个人一刀砍倒,我绝对还得回去打,等我好了,也拿刀砍他几下,让他也尝尝这滋味——”小鹏说。

“这种想法可千万不能有啊,要相信法律!”

“为什么不能呢?我这不是正当防卫吗?”

“这哪叫正当防卫——”

…………

与这俩孩子一番交谈,我既感震惊,又很心痛。他们法律意识很淡漠,甚至不具备一些法律常识,心中没有法律底线。这样,很容易在冲动之下伤人或者被伤。如果不补上法律这一课,早晚还要吃大亏。建议他们所就读的学校,要加强法治教育,特别是与未成年人相关度较大的部分,要详加讲解,要把关键条款刻进他们的脑子里。同时,还要与司法部门合作,教会孩子们在特殊情境下正确应对不利的局面,防患于未然。

家庭教育重之又重

通过和两名被害人父母的深入交谈,我了解到,两个孩子都是在家庭溺爱中长大的。小凯的父母开有几家超市,整日忙于生意,就想着用金钱去填补缺失的父母陪伴。小凯终日与手机游戏为伴,花钱大手大脚,小小年纪便染上了喝酒抽烟的恶习。小鹏的父母也是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小鹏的学习和生活,他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寄宿制学校。慢慢地,小鹏习惯于和朋友们夜不归宿,于是便有了本案中凌晨3点的伤害事件。在交谈中,几位家长几度掩面哭泣:“姚检察官,我们把能给的都给孩子了,你说这孩子咋这么不让人省心,整天玩游戏、不回家,我们还不敢多说,说的多了,他就拿跳楼来威胁我们……”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很多出格行为,往往反映出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不正常。孩子需要补课,家庭同样要补课。我院针对某些家长开办了亲子课堂,讲师们从人生导向、理想信念、未来规划等方面,告诉家长:孩子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家长责任的缺失。孩子叛逆,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被家长放弃或是压制的委屈,是一种“求救”信号。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放弃高高在上的说教,换位思考,多想想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好的家庭教育,要给孩子注入“正能量”,引导他们孝敬长辈、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学会做人!

事后心理疏导要及时跟进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旦发生,涉罪青少年以及被害青少年都需要及时的引导。引导他们改变不良情绪、不良认知以及不良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搭建好社会支持体系,从而能重新步入稳定的生活。

本案中的两名受害人,在被砍伤后产生了较大的心理障碍,均表现出失眠、心悸、多梦的状况,给他们正常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此,该案移送到检察院后,我作为本案的承办检察官,兼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在得到受害人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在我院“太阳雨”未检工作室为两名未成年受害人实施了心理疏导。

首先,从心理学视角出发,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进而就生活学习现状及未来的升学、交友、心理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交谈,用温柔的倾听与陪伴驱除他们内心的阴霾。其次,运用沙盘游戏疗愈法,通过摆放沙具,正向引导,让他们认知真实的自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激活心灵自我治愈能力。最后,进行体感放松,通过生物反馈疗法,舒缓身心、释放情绪。在场景绘制环节,随着自身意念的放松,小鹏将本是白雪覆盖的蜡梅枯枝,“画”成了冰雪消融、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小凯经过放松,也在原本空白的页面上“画”出了郁郁葱葱的绿森林和奔驰的骏马。

心理疏导结束后,两个孩子有说有笑,还主动要求我给他们上一堂“普法课”。

紧张的学习、升学的压力、父母过高的期盼、曲折的经历、老师不恰当的批评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惑和苦恼。不少中学生对身边人产生了抵触心理,不与同学交流,不与教师交流,甚至不与家长交流。但他们却与社会上的人交上朋友,无话不谈,这使教师、家长很难摸准他们的心理,教育和管理上处于被动局面。

要想变被动为主动,学校、教师、家长要关爱学生,缩短心理距离,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他们能打开心扉,消除心理负能量。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法治观念、法律知识植入他们头脑中,帮助他们拉起一根法律底线。

猜你喜欢
小凯小鹏伤痕
No.7 小鹏汽车第一季度营收74.5亿元,同比增长152.6%
萨拉热窝:一座美丽而充满伤痕的城市
千 纸 鹤
小凯身上的怪味
小鹏P5
小鹏的生态梦想
浪口上的小鹏
洗澡
《归来》与“后伤痕”叙事
我们想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