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铂对比顺铂同步放射治疗ⅡB-IVA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2021-07-20 14:31林远雄杨廉洲郭康文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一区广东湛江524002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洛铂毒副放化疗

林远雄,杨廉洲,陈 戈,郭康文(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一区,广东湛江 524002)

宫颈癌是较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威胁着全球妇女的健康[1]。2018年,全球约57万例新发宫颈癌病例,30 多万例因宫颈癌死亡[2]。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顺铂同步放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顺铂为第一代铂类药物,因存在较大的骨髓抑制、耳毒性、肾毒性,使用期间需要大量水化,因而影响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而洛铂作为第三代铂类药物,其治疗效果与顺铂相当,但其毒副反应明显低于顺铂[3-5]。本研究对比了洛铂与顺铂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旨在为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未经过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60 例,PS(Performance Status)<2分,全身状况良好,依从性好,能耐受放化疗。患者年龄33~81 岁,平均55.0 岁。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 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均为ⅡB~ⅣA期患者,其中ⅡB 期29例,ⅢA期8例,ⅢB 期13 例,ⅣA 期10 例。入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基线检查,排除脑、肝、骨、肺等远处器官转移,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无明显异常,且均在开始治疗前签署同步放化疗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其中洛铂组30 例接受洛铂方案,顺铂组30 例接受顺铂方案。两组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获得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表1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1.2 方法

1.2.1 放射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照射(EBRT)治疗,其中靶区勾画包括:宫颈、整个子宫、宫旁组织、卵巢、阴道(如果阴道受侵则包括全部阴道,阴道未受侵则包括阴道上半段)、淋巴结引流区域(包括髂总、髂内、髂外、闭孔、骶前淋巴结引流区域)。临床靶区(CTV)包绕髂血管外7 mm,分割剂量1.8~2.0 Gy,靶区剂量45.0~50.4 Gy/25~28次。患者接受外照射治疗后,均接受三维后装治疗。其中分为腔内后装及组织间插植;后装共治疗5~6 次,每次A 点剂量为6 Gy,总剂量达到30 Gy/5次或36 Gy/6次。

1.2.2 化学治疗 根据药物说明书及相关文献佐证,放疗期间洛铂组接受每周洛铂10 mg/m2方案同步化疗,顺铂组接受每周顺铂30 mg/m2方案同步化疗,两组均化疗6 次。治疗期间均对化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1.2.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在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进行,均按照RECIST1.1疗效评价标准,包括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全部病理淋巴结(包括靶结节和非靶结节)短直径必须减少至<10 mm;部分缓解(PR):靶病灶直径之和比基线水平减少至少30%;疾病进展(PD):以所有测量的靶病灶直径之和的最小值为参照,直径和相对增加至少20%,且满足直径和的绝对值增加至少5 mm;疾病稳定(SD):靶病灶减小的程度没达到PR,增加的程度也没达到PD 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疾病控制率(DCR)=CR+PR+SD;客观缓解率(ORR)=CR+PR。

1.2.4 毒副反应评价标准 分别采用WHO 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评价化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用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RTOG/EORTC)评价急性放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为0级,轻度不良反应为1级,中度不良反应但可耐受为2级,中度不良反应且不可耐受为3级,严重不良反应为4级。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两组的DCR 和ORR 均为1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例)

2.2 毒副反应分析

两组白细胞减少、红蛋白减少、血小板降低、肝功能损害、耳毒性、周围神经毒性、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铂组患者恶心呕吐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低于顺铂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毒副反应的比较 (例)

3 讨论

虽然目前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宫颈癌的治疗仍局限于手术、放疗和化疗。我国绝大部分初诊的宫颈癌患者多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指征,同步放化疗是这类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绝大部分指南均推荐顺铂联合放疗治疗宫颈癌[6-8]。但众所周知,顺铂为第一代铂类药物,其相关的毒性反应,如耳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均较为严重,直接限制了顺铂在临床中的使用[9]。而洛铂作为第3 代铂类抗癌药物,在不降低疗效的基础上,无需水化,毒副作用较低,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10]、小细胞肺癌[4]、结直肠癌[11]、鼻咽癌[12]、食管癌[5]等多种肿瘤的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洛铂与顺铂治疗宫颈癌的效果相当(P>0.05),但在总体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相同的情况下,洛铂同步放疗具有毒性反应更低的优势。本研究中,两组白细胞减少、红蛋白减少、血小板降低、肝功能损害、耳毒性、周围神经毒性、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洛铂组患者恶心呕吐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顺铂组(P<0.01)。Wang 等[13]研究发现,顺铂对比洛铂同步放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使用洛铂的患者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更常见(P<0.05)。而赖琳等[14-20]研究结果发现,顺铂和洛铂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洛铂血液学毒性较常见,而顺铂组患者则随着疗程的增加,其肾毒性及胃肠道反应更为常见。

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少,仍需要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洛铂与顺铂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作用;其次,本研究缺少对患者生存期的随访,有待进一步完善,使其能够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更具指导意义的依据。

猜你喜欢
洛铂毒副放化疗
洛铂的药理学作用及其在卵巢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洛铂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洛铂对人肺腺癌A549、A549/DDP细胞株抑制作用的研究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多西他赛辅助治疗晚期肺癌患者28例疗效分析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