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幸存者睡眠呼吸障碍发生率及其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2021-07-20 14:31华县龙钟飞雁官喜凤韶关市翁源县人民医院重症内科心内科广东韶关5600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幸存者心血管障碍

华县龙,钟飞雁,官喜凤 (韶关市翁源县人民医院.重症内科;.心内科,广东韶关5600)

睡眠呼吸障碍(SDB)是指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并伴有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和睡眠片段化的疾病[1-2]。长期存在SDB 可影响心、肺、脑、肾等多器官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较大影响[3-4]。Deolazabel等[5]首次指出冠心病患者中SDB 高发。Peker等[6]研究表明,SDB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没有合并SDB 的4.9 倍,表明冠心病发病与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本文研究心肌梗死(MI)幸存者的睡眠呼吸障碍(SDB)发生率及其与心血管结局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选择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治疗103 例MI 幸存者为研究对象,MI 诊断标准按照最新临床指南标准[7]。纳入标准:(1)70 岁以下MI 幸存者;(2)患者及家属对本项研究目的清楚,自愿加入。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2)夜间接受氧疗或辅助通气的患者;(3)既往已经诊断明确有SDB者;(4)有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等精神性疾病;(5)近半年内及研究期间服用安眠药或中枢神经兴奋性药物的患者;(6)合并心力衰竭、晚期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者。根据患者出院后1 个月内睡眠监测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睡眠呼吸障碍)44 例和对照组(无睡眠呼吸障碍)59 例。本项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并获得批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 睡眠监测及SDB严重程度分级

睡眠监测通过仪器检测法进行。MI幸存者在治疗出院后30 d 内随机进行3 次睡眠检测。患者接受睡眠监测当天无午睡,禁止饮酒、咖啡及镇静安眠药等,完整的1 次睡眠检测应达到7 h 以上的睡眠时间,对睡眠时间少于4 h 者予以剔除。当7 h 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口鼻气流均停止达到10 s 及以上)及低通气反复发作(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下降到50%以上,并且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达到4%以上,且持续10 s 以上)在30 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 次/h,则认定为睡眠呼吸障碍(SDB)。

SDB 严重程度分级根据AHI 值,分为轻度SDB(AHI 在5~14 次/h)、中度(AHI 在15~29 次/h)和重度(AHI≥30次/h)。

1.3 随访方式

所有患者均与研究人员建立微信或者电话联系,便于对研究指标的获取,进行双向性随访和数据录入。

1.4 观察指标

(1)SDB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第1 a 心血管事件检出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纳入统计的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在AMI事件发生后1 a内发生卒中或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

(2)MI 介入治疗(治疗中支架植入数目)与睡眠呼吸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 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数据分布采用Shapiro-Wilk 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 确切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I幸存者SDB检出率及临床特征

103 例MI 幸存者,有44 例(占42.7%)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SDB,以男性多发(P<0.01)。观察组体质量、既往吸烟率、ACS、TIA 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或0.01),介入治疗所占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MI幸存者SDB发生率及临床特征

2.2 不同严重程度SDB间临床指标比较

MI 幸存者中,重度SDB 患者吸烟率更高(P<0.05),并且ACS、TIA 的发生率显著高于SDB 轻、中度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严重程度SDB间临床指标比较

3 讨论

早在1982 年Deolazabel 等[5]报道冠心病患者有SDB 高发现象。目前研究表明,SDB 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关系,与其参与调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液的高粘、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的异常等有关[8-11];同时,SDB 患者常常有胸内压改变,各种病理因素也可导致内分泌及代谢功能异常,对心脏造成累积性损害,可加剧心源性疾病的病情进展[12-13]。然而,对于MI幸存者SDB的发生率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

关于SDB 在冠心病中的发生率研究报道中,张文莉等[14-15]分别在2003年和2011年的研究中指出,冠心病SDB 患病率分别52.1%和56.0%。本研究发现,对于急性冠脉时间MI 后幸存者中,SDB 发生率达42.7%,并且以男性更容易出现。同时,结果显示,MI后合并SDB 幸存者的吸烟率显著高于不合并者,吸烟可能是增加MI 后幸存者发生SDB 的重要因素。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需要注意适当记录患者的睡眠状态,及时纠正潜在的不利因素。同时,在本研究中,MI 后合并SDB 幸存者随访期内的ACS、TIA 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合并者,并且SDB 越严重,ACS、TIA 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由此可见,MI后SDB是MI幸存者发生ACS、TIA 重要的危险因素。Mooe 等[16]曾有报道,对于冠心病合并SDB 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DD 大于5 的患者)主要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死亡、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中有70%为相对升高和10.7%为绝对升高。然而,目前对SDB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尚无定论,生理病理学研究有助于深入解释SDB 对心脏损伤的机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MI 后合并SDB 幸存者介入治疗占比低于不合并SDB 幸存者,然而,目前尚不明确SDB 的发生与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

基于本研究结果,早期识别和干预MI 抢救成功的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当然,本研究也有一定的缺陷,需要继续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一步观察睡眠干预后对患者带来的临床效益。

猜你喜欢
幸存者心血管障碍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跟踪导练(四)2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