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鲁与《山东红旗报》

2021-07-20 10:42吕健
旅游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机关报反动派惨案

吕健

吴亚鲁(1898-1939),原名吴肃,字肃之,号亚鲁,江苏如皋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吴亚鲁领导成立了徐州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中共铜山特别支部。

吴亚鲁和山东的结缘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30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山东党组织接连遭受重大破坏,白色恐怖的阴霾笼罩齐鲁。1930年底,吴亚鲁临危受命,接受党中央调派来到山东工作,先后任省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省委常委等职。在任期间,吴亚鲁创办了省委机关报——《山东红旗报》。

《山东红旗报》的前身是《青岛红旗》。《青岛红旗》是中共青岛市委的机关报,创刊于1930年,初创刊名为《青岛工人》,不久之后改名《青岛红旗》。由时任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的马恒德(1908-1931)主持编辑出版,1930年10月出版第一期。

1930年12月中共山东临时省委在青岛重新组成,12月28日,将原青岛市委的《青岛紅旗》改为临时省委机关报,定名《山东红旗》。1930年12月28日,《山东红旗》在青岛地区秘密发行。

1931年2月7日是“二七惨案”发生八周年的日子,《山东红旗报》以“二七”大罢工周年纪念为契机,出版特刊,刊载了“二七的经过”、“纪念二七的死者——施洋同志”、“纪念二七烈士——工人领袖林祥谦”等文章。

1931年2月7日《山东红旗报》

1931年2月8日《山东红旗报》刊载“沈阳日军演习野操,国民党只有口头反抗,实际只是投降帝国主义”。在1931年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前几个月,《山东红旗报》已密切关注到驻扎在伪满洲日军的动向,揭露国民党的不抵抗和不作为的投降主义。同期报纸中亦提及潍县文华中学反对美国教会教育的师生示威风潮、“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日本社会党首领贺川欺骗工农”等报道,都是社会不同阶层力量积极进行反帝斗争的表现。

《山东红旗报》作为一份地方性的党报,每一期都充分发挥了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群众喉舌的作用,及时宣传报道国内国际斗争形势,宣扬武装斗争、红军活动和农村革命等,为指导山东地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反对资本主义做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

1933年,吴亚鲁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他坚守信念,任凭敌人严刑逼供仍旧坚不吐实,到抗战前夕才被释放。1938年初,吴亚鲁由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派往平江县任湘鄂赣特委委员、秘书长。1939年6月12日下午,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之下,仍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反动派派兵包围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通讯处,吴亚鲁为掩护其他同志,与敌英勇搏斗、壮烈牺性,年仅41岁。

同年8月1日,延安举行追悼“平江惨案”被害烈士大会,毛泽东作了题为《必须制裁反动派》的著名演说。中共中央送的挽联中写道:“在国难中惹起内讧,江河不洗古今憾;于身危时犹明大义,天地能知忠烈心”,高度褒扬吴亚鲁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猜你喜欢
机关报反动派惨案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全文数据库》正式上线
一块西瓜皮引发的惨案
巨无霸国度的惨案
我是一个叛徒
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
兔子惨案
西柏坡时期新闻史研究
从一件不该发生的惨案说起
机关报评论创新问题研究——《首都建设报》评论发展探析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