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021-07-20 03:25潘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潘果

【摘要】数学属于小学阶段难度较高的学科,因为数学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十分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成绩持续性下滑的主要原因.学生因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学习自信.对此,笔者认为小组合作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习实效性.因此,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从当前小学课堂实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进反退.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反应迟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若是一直得不到改善的话,只会拉低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意义

现代教学方法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以集体为中心,以学习为任务,充分发挥群体作用来解决学习路上遇到的“拦路虎”.小组合作促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全面交流,并改变了传统的独自学习困难重重的问题.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弥补,无论是基础知识的不足,还是综合能力的难题,都可以得到充分解决.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展示学生的社交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并提高整体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所谓的合作群体学习,即教师根据班内每个学生的成绩、兴趣、能力、性别与年龄以及性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编成小组,利用教学过程的各种互动性、合作性因素来共同促进其学习,以群体的发展为其评价的标准,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特别在当今社会,由于对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严重限制,很多工作都需要通过所有教师和团队的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合作学习对于每个学生来讲就显得更为重要.合作教师共同学习的课程设计必须要严格遵循如下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活动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必须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全体学生有一种学会、会学、成功、择优的学习动力,从而能够使全体学生的知、情、意、行各项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获得全面提高.

(二)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

在与合作教师共同学习的活动中,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让全体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数学探索、操作数学实验、积极思考和与合作实践互相交流,培养全体学生充分应用传统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交流和综合处理数学信息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和教师创设一个科学和谐的学习活动环境,让全体学生在与合作教师共同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数学,感受教师是自己平等的学习伙伴.

(三)坚持激励性的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鼓励学生为主,使每个班的学生都能够深刻地体会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展的动力和乐趣、创新的动力和渴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每个班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内驱力,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心,从而有效促进每个班的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根据以上的原则,合作学习的组织和设计一般都采取为学生营造一种合作群体学习的空间的策略.开展合作群体学习必须为教师创设一种开放式的合作群体学习空间.桌椅座位排放的設置应有效地利于教师和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因此我们要求改变传统的“秧田式”的学生座位排放桌椅结构为“T”形或“马蹄”形,为全体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表现自我、展示其个性的集体活动机会和促进学生个性自我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难点

(一)教师对小组规划指导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有明确的指导方式以及合理的安排手段,但从实际上来看大部分教师并非如此,反而匆匆了事.首先是教师在思想上难以创新,依旧开展以往老套模式的小组合作教学,在开展过程中难以受到学生们的关注,有些新教师甚至不知道小组合作的具体模式以及需要探究的意义何在.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整体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结果不够理想.

(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压力较大

当开展小组讨论学习时,学生自我作为主要参与者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整体团队合作学习的最终结果.因此,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从学生角度出发,他们个人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在合作学习中因为要考虑到整体的情况或多或少都会为了集体而牺牲自己,从而逐渐消极学习、盲目学习,甚至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整体看来情绪不稳定,合作效率不高,最终让合作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忘记提前预习和合作交流困难等原因导致无法在合作中发挥自身潜力,加之在实际过程中,能者多劳的学生担任组长,其他成员大多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思想上将承受着团队带来的压力,忽视全体,因此教师应及时重视并使用合理手段进行处理.

(三)小组学习任务布置不合理

布置课堂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不能明确其教学目标和意义,那么将不能发挥真正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谈论中,绝大多数小组合作的目标就是为了聊聊天、说说话.教师定义的学习目标模糊甚至根本没有明确学习目标,表面上看去讨论得热火朝天,实际上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仅存于表面性,没有全方位地拓展和实践规划学习任务,没有对每个小组及成员的讨论进行评价和指导,最终导致整个团队出现低沉和模糊的学习氛围.这些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和讨论的兴趣,甚至难以满足个别学生对数学的追求,久而久之,就会厌倦合作.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

(一)教师要对小组进行科学划分

教师把学生平均分为若干个小组,以这种方式开展学习工作,即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学生们朝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去进行探索.当然,小组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换言之,小组成员划分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清楚意识到这一点,合理划分小组.在课堂授课开始前,教师必须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学情做到全面了解,以此为依据,对小组合理分配.

小组协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其中学生从小组中建立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共享一个目标资源.个人的学习态度与小组的最终结果有关.笔者认为,在学习小组的划分上,教师要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授课工作开始前,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基本学情,对组内成员均衡分配,规避小组中全是差等生或优等生的情况.若是这两种情况出现的话,不仅会浪费课堂时间,还会对小组的整体学习效果造成影响,适得其反.

(二)对小组学习的规则进行设定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好处极多,但学生个体的自控能力尚未完全形成.针对这一问题,指导教师需要对小组学习过程中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设定.首先需要根据小组内成员个人能力的不同,指派能够引领小组积极学习互动的小组长,专门指派组员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探索及解决过程,一段时间后可以实行轮换制,使小组内的每名同学都能够担任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体会不同角色的责任和作用,从而使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同时能够通过互助和合作增进组内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应对小组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进行定期评估和对比,并设置优秀小组等关于小组荣誉的评定,增加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之后促进组内成员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组内成员相互帮助,为共同的学习目标和集体的进步努力,共同面对学习困难.

(三)科学设计合作学习过程

在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工作时,教师切不可对学生放之任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者和批判者的作用,鼓励学生直面学习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但不能过多地参与小组内互助讨論的过程,以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产生影响.

(四)策划情境教学,进行合理评价

策划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新课标中,融入了许多情境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使素材更加鲜活、有趣.而将原本笼统的知识点与情境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有效地应用情境教学不仅可以实现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进一步发展,还能够帮助学生在组内的学习,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组内成员沟通交流.每位组员发挥自己的作用,分享自己的想法,从而进行讨论.教师在对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能力进行评论,还需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在保证学习结果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样才能够实现综合发展.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止要对个人进行评价,还要对团队进行评价,积极的鼓励有利于学生提升在合作学习中的热情,把评论的侧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进步方面,有利于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好处,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时,让组与组进行角色互换,一组当售货员,教师提前准备一些物品、书、本、尺子等进行标记,一组当消费者,每人手里100元,进行购买.在“花钱与找钱”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表现好的组进行表扬,还应表扬个人,比如小明平常内向,在此次活动中表现较活跃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实现对于学生的激励教学,进而带动学生积极性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

整体来说,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在本文,笔者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意义进行了简单概述.接着,重点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运用策略,并切实制订以下几个方式:第一,对小组划分,教师要做到科学合理;第二,在小组学习中,设定明确规则;第三,合理为各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第四,对小组合作学习流程进行可行设计.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辅助以及评判的作用,避免过度参与小组内部的互动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得出结论: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明显高涨,学习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参考文献】

[1]徐来芳.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7(3).

[2]顾云娟.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7,3(4):150.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基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浅谈花样跳绳对我校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有效性研究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