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结合理性情绪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7-21 03:00刘艳丽杨彩侠李萌刘莹芳郭园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认知疗法偏瘫信念

刘艳丽 杨彩侠 李萌 刘莹芳 郭园丽

脑卒中为临床多发脑血管疾病,随疾病诊疗技术不断提升,其病死率持续降低,受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理能力较差、康复时间较长等影响,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负性情绪,加之患者多对疾病缺乏正确认知,可加剧上述不良心境状态[1]。认知疗法是一种通过提高患者知识储备,改变患者思维信念,纠正不良认知,从而促进患者行为改善的短程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认知水平[2]。理性情绪疗法为常用心理干预手段,是利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通过转变个体心理状态调节疾病病理过程,以此提高疾病康复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认知疗法结合理性情绪疗法,探讨其在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相关知识掌握方面的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纳入条件: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4]中脑卒中诊断标准;单侧偏瘫;年龄<80岁;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住院康复治疗时间>1个月。排除条件:完全失语;存在神经系统病变、认知功能障碍;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调查研究;脑卒中发病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依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男36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99±6.02岁;学历:初中及小学26例,高中及大专21例,本科及以上9例;疾病类型:脑出血35例,脑梗死21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62.32±5.66岁;学历:初中及小学24例,高中及大专20例,本科及以上12例;疾病类型:脑出血29例,脑梗死27例。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给予本体感神经肌肉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肢体各个关节被动与主动活动、步行训练、站立平衡训练、体位转移训练等运动指导。

1.2.2 观察组 采取认知疗法结合理性情绪疗法。

1.2.2.1 认知疗法 挑选经验丰富护理人员成立干预小组,入组后进行培训考核,讲解脑卒中偏瘫疾病知识、治疗知识、术后康复知识、护理知识等相关内容及护理方法、技巧。①纠正错误认知。通过知识问卷了解患者知识不足地方,讲解相关内容,涉及有关护理方法、步骤时可进行演示,便于患者记忆学习;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自护能力下降的原因,使患者明确自我护理对康复的必要性。②知识讲解。包括疾病知识、治疗知识、术后康复知识、护理知识等基础内容和护理技巧,每周组织讲座,结合微信平台、微信群等手段实现知识讲解的连续性,每天推送脑卒中偏瘫康复小知识图片、链接或小视频。

1.2.2.2 理性情绪疗法 每周1次分阶段完成理性情绪疗法。①心理诊断。通过询问或倾听,了解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确定非理性情绪反应,针对出现的原因,告知其思维方式与信念方面的不足,讲解出现非理性情绪的原因在于自身存在非理性信念。②领悟。通过聊天等形式,对患者的优点、能力作出正面评价,说明负性情绪对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与患者探讨自身不良行为及情绪的表现及可能出现的原因,引导患者感受非理性信念对自身行为及情绪等造成的不良影响。③修通。根据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行为,通过音乐疗法、转移疗法等专业心理学方法,结合患者自身特点,给予理性情绪干预和信念支持,鼓励其以自强、自立态度面对生活,激发其自我承担意识。④再教育。协助患者摆脱原有非理性信念,指导其通过合理方式宣泄内在负性情绪,加强患者自理能力的培养。

1.3 观察指标

①依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对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健康知识、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分值为0~172分,分值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5]。②拟定疾病康复知识掌握情况问卷,统计两组患者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率,包括良好心态在疾病康复中作用、功能训练对疾病康复的作用、健康饮食及规范作息重要性等,共100分,90~100分为完全掌握,70~89分为部分掌握,不足70分为未掌握,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率=(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构成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 ESCA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ESCA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率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康复时间较长,受肢体功能障碍、社会功能丧失及康复治疗费用等影响,极易对康复治疗产生错误认知及强烈的负性情绪,降低自我管理积极性,进而影响疾病康复[6]。传统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中,患者多居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参与意识薄弱,认知疗法则强调通过积极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讲解,结合微信平台等现代化交流方式完成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的正确理解,促进行为、情绪等外在表现的改变,激发患者学习积极性,强化对康复知识的掌握[7]。

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个体行为障碍及情绪异常并非某一应激事件直接引起,而是个体对事件不正确认知和评价而形成的信念,最终于特定情境下出现的行为及情绪的异常后果。同时,理性情绪疗法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协助患者改变认知,以此采取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有效减少非理性信念造成的负面影响。理性情绪疗法能显著改善腹主动脉瘤患者自尊状况及负性情绪,提升睡眠质量[8]。本研究采用认知疗法结合理性情绪疗法进行干预后,ESCA分值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及认知疗法可提高疾病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分析其原因在于:认知疗法通过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康复知识、技能及沟通技巧,通过多种方式完成相关知识的讲解,保证了认知疗法的规范性,增强了患者参与的积极主动性[9]。结合理性情绪疗法可协助患者建立理性思维模式,减少负性情绪造成的不良影响[10],鼓励、完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给予心理支持及安慰,协助患者明确不良情绪来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据此进行针对性疏导,可有效改善患者非理性信念。

综上所述,认知疗法结合理性情绪疗法可明显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对疾病认知及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利于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认知疗法偏瘫信念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为了信念
积极认知疗法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分析
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症状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漫画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案例分析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