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中药热奄包灸敷在改善胃肠吻合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2021-07-21 03:00张婷婷王艳春王雪梅李聪聪张红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吻合术胃肠功能胃肠

张婷婷 王艳春 王雪梅 李聪聪 张红梅

加速康复外科是通过一系列优化改进的处理措施,如快速麻醉技术、快速微创技术、快速康复护理技术等,以减少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促进脏器功能的恢复[1-2]。目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道外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应用效果亦得到认可。中医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中西医结合护理集两家之长,发挥了独特优势。有研究认为,一些中医护理手段,如耳穴压贴、穴位按摩、中药灌肠等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加速胃肠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减轻术后疼痛方面意义重大[3]。中药热奄包作为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医护理中热疗作用原理相似,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4]。本研究旨在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中药热奄包灸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胃肠吻合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18岁≤年龄<70岁;均自愿参与研究;经影像学诊断、活检证实为胃恶性肿瘤,符合国际抗癌联合第7版中T1-3N1-3M0期,无明显肿大融合淋巴结转移;术前无营养不良;意识清楚,有一定的读写和理解能力;无手术禁忌证;术前未行放化疗;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条件: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既往腹部重大手术史;严重的基础疾病;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术中发现肿瘤远处转移;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9.23±13.73岁;平均体质指数21.45±3.12;肿瘤大小:<5 cm 24例,≥5 cm 16例。吻合方式:毕Ⅰ式17例,毕Ⅱ式23例;病理分期Ⅰ期6例,Ⅱ期18例,Ⅲ期16例;手术时间5.19±2.24 h。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85±14.23岁;平均体质指数21.78±3.34;肿瘤大小:<5 cm 22例,≥5 cm 18例;吻合方式:毕Ⅰ式18例,毕Ⅱ式22例;病理分期Ⅰ期5例,Ⅱ期15例,Ⅲ期20例;手术时间5.28±2.46 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由资质均衡的医护人员配合下完成手术,腹腔镜5孔法,清扫淋巴结后,行胃肠吻合术。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奄包灸,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 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1)术前护理:①加强健康教育。采用视频、图文结合的形讲解手术流程,介绍手术室环境。告知患者科室在完成该类手术方面的相关资质,帮助患者建立手术信心。②心理护理。在与患者的沟通中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心理学手段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③缩短禁食禁饮时间。术前10 h口服10%葡萄糖溶液1000 ml,术前2 h口服10%葡萄糖溶液500 ml。

(2)术中护理:①不提倡常规放置胃管,放置胃管者术后24 h内拔除;②手术室温度湿度适宜,术中所需要使用的液体提前加温至36~38℃;常规保温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保温毯;③控制输液速度,刚开始1 h内20 ml/kg,之后6 ml/(kg·h);④术毕放置胃肠引流管1根,术后视情况尽早拔除。

(3)术后:①加强镇痛。PCA镇痛+疼痛评估+非药物干预手段镇痛,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②控制输液量。无特殊情况输液量控制在2000~2500 ml。③术后早期进食。麻醉清醒后给予患者口香糖咀嚼,术后6 h少量饮水,若未出现不适,鼓励患者进食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葡萄糖水;术后24 h进食面条、鸡蛋羹等,逐渐过渡。④术后早期活动。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并协助患者翻身;术后12 h坐床沿,术后24 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术后48 h病房内慢走;术后72 h病房走廊活动。⑤术后12 h。指导患者踝泵运动,有必要者使用下肢静脉泵、低分子肝素等,预防血栓。

1.2.2 中药热奄包灸敷 ①干预前。由专人开展健康教育,介绍有关注意事项。同时向患者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实施过程及权益保护,讲解中药热奄包技术的中药成分、干预方法以及作用,告知患者该技术对于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益,取得患者的配合。②热奄包制作。自制中药热奄包,成分包括干姜、吴茱萸各500 g,采用毛巾包裹。③操作方法。术后6 h开始干预,使用前将热奄包洒上少量水,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取出后用温度计测温,外套纯棉保护袋,温度以使患者局部无灼痛感为度。放于患者腹部,注意避开伤口,紧贴皮肤顺时针按压滚动5 min,再放置在神阙及任脉上20 min。每天使用2次,每次30 min。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第1次排便的时间、第1次进食的时间;术后24 h内评价患者的腹痛、腹胀情况。腹痛采用Prince-Henry评分法[5],根据严重程度不同计分0~4分,共5级。0分为无任何疼痛;1分为安静时无疼痛,咳嗽时有疼痛;2分为安静时无疼痛,但深呼吸有疼痛;3分为静息状态下有轻度疼痛但能忍受;4分为静息状态下有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

腹胀分为四级[6],其中0级为无腹胀感觉,计0分;Ⅰ级为轻度腹胀,腹部轻度隆起,无切口胀痛感,不影响休息和睡眠,计1分;Ⅱ级中度腹胀,腹部中度隆起,腹壁有张力,有切口胀痛感但能忍受,伴恶心,影响睡眠和休息,计2分;Ⅲ级重度腹胀,腹部隆起明显,腹壁张力较大,切口处胀痛拒按,呻吟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伴呕吐,烦躁不安,严重影响休息和睡眠,计3分。

出院的判定标准为[7]:切口愈合良好,病情稳定,可自主排便,自主进食固体饮食,无腹痛、发热、血象升高等感染症状,每天下床活动时间4 h以上,并无明显不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第1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腹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奄包灸护理,结果显示,与单纯加速康复外科相比,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腹胀程度较轻(P<0.05)。提示中药热奄包灸有利于促进胃肠吻合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胃肠吻合术患者受麻醉药物、术中对胃肠脏器的牵拉、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容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如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功能障碍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进食和睡眠,不利于术后康复。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时间越长,病死率的风险就越高[8]。尤其是术后腹胀较为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研究认为[9],术后尽早促进胃肠吻合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加速康复护理的一系列循证优化护理措施在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臧义丰等[10]报道,加速康复外科能够显著缩短胃空肠吻合术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中医药是我国的特色学科,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属于中医学中肠痹、肠结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是由手术创伤导致的经络不通、气机逆乱、升降失衡、气血运行受阻所致[11],可从活血行气、消胀通便入手防治。中药热奄包灸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中,根据内病外治的原理,借其温热的作用,渗透肌肤层,将温热、药物的作用相结合,热力将中草药的药效透入皮肤以至肌肉腠理,可发挥活血化瘀、温经通阳、行气止痛功效[12-13],对应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病机。甘剑萍等[14]研究显示,中药热奄包灸有利于妇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疼痛。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干姜属于一种热性的中药材,能够起到回阳通脉、温中散寒的功效,其含有芳香性挥发油,可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了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中的一种,取其辛而大热之性,用其温中下气、通络止痛。张晓等[15]研究发现,采用吴茱萸行中药热奄包灸,能够增强药效,达到行气消胀、温经通络的作用。吴土连等[16]研究证实,中药热奄包灸作用于患者达腹部通过温热效应和药效应双重叠加,可加快术后胃肠蠕动,消除腹胀。

综上所述,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中药热奄包灸敷更有利于胃肠吻合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腹胀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吻合术胃肠功能胃肠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结肠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5例临床分析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观察及临床研究
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