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作用

2021-07-22 07:54赵正阳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幼儿研究

赵正阳

一、研究背景

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好老师的关键是要善于提问。教学的生命在于提问。提问的实质是促进儿童对教学内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考,以培养儿童的智力。然而,在收集多年文献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教师提问行为中仍存在许多疏漏。提问起着重要作用。有效提问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智慧。教师的有效提问能激发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因此,深入研究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師提问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1.有效提问

而有关“有效提问”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印象深刻的主要有学者洪松舟和卢正芝的观点。他们认为,“有效提问指的是教师在对问题进行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在教学活动中提出恰当的问题从而指引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较为全面的达到预期教学水平,对提问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实际操作的过程。”因此认为,一个有效的提问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问题的设计要有效,也就是提问的内容和目的具备有效性。进一步地说,也就是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符合教学目标,同时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问的时机要有效,即教师要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中,把握最佳的提问时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思维的变化。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国内关于提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的成果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姚利民从了解和明确目的、选择适当问题、正确叫答、有效反馈及采取支持性措施等五个维度(其中包括19个方面)对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概括。刘晶(2014)对有效提问的策略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主要是从教学环境、课堂提问的语言、教师的自我素养角度、培养学生质疑意识角度以及课堂评价进行分析,其研究对本文有很深的借鉴意义。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出发进行研究,如“对作者提问、对文本提问、对读者提问”等三个方面;苗畅从课程标准、问题难易程度、提问方法、提问形式以及展示提问结果和答案方面进行研究等。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选取我园的中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为研究对象,每周观察一次教学活动。选取市级示范幼儿园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模范代表性,教师本身也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教师工作较为认真负责,不会影响观察的真实性。其次,之所以选取中班是因为作为幼儿在园三年生活的中间点,中班幼儿无论是语言发展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可供研究的样本主体。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旁观者观察,每周随机抽取一次语言活动进行现场观察,根据《教师提问行为频率登记表》统计教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行为,包括提问数量、提问类型、提问对象等。试题、教师等待时间、儿童回答方式等,真实呈现教师的提问路线。行为的倾向和选择性。观察时,要客观、公正地观察。

2.案例法

根据教学案例分析表,详细记录和分析了语言教学活动各环节教师的实际情况。结合观察法,从教师提问行为、非言语行为等典型的语言技能教学活动中提取教师的提问状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细致的分析。

3.访谈法

选取目标幼儿园10名不同专业素质、不同教学年龄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教师利用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间隔时间进行个人结构式访谈。目的是了解教师提问的目的动机及其背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了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行为。解释并真实呈现教师对提问的理解和困惑。

四、优化幼儿教师提问的相关建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适时使用直观道具,让幼儿亲自参与体验,增强幼儿的感知理解能力。中班幼儿语言表达力更加充分,他们热爱交流与讨论,教师应该多提问一些开放式问题,鼓励幼儿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给予幼儿充分的回答时间和空间。

教师应适时减少问题数量,提高问题质量。适时增加开放式问题比例,减少是非式提问的数量。首先,提前预设,问题应体现层次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提问时应当在考虑幼儿认识水平具有局限性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提问,依据“门槛效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提高了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能够培养幼儿建立清晰的思维框架,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讲述绘本故事《隧道》中,教师设计了“妹妹和哥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为什么他俩要离家出走?”“他们是如何平安回家的?”“你有兄弟姐妹吗?有兄弟姐妹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这样4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体验亲情的重要性。其次,选取恰当时机,适时提问。在幼儿存在认知矛盾时提问问题,教师如果超前提问会使幼儿不知所措,教师滞后提问,则失去提问的意义,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在幼儿存在疑惑时、在幼儿想要表达时、当幼儿有倾诉的需求时都是教师提问的好时机,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后,提问应具有明确目的性。明确的目的性是教学活动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法宝也是确保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引导幼儿思考,扩展其知识面的有力武器。

此外,教师还可以观察儿童的非言语行为,掌握其心理特征,调整自己的行为。例如,如果一个孩子不断地点头表示他没有回答问题的想法,老师可以及时引导他,不让他思考,从而耽误了教学过程。由于孩子紧张而犹豫不决,老师可以蹲下,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轻轻地触摸孩子,可以减轻孩子的恐惧,老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回答问题的信心。如果孩子的身体微微前倾,嘴巴微微张开,说明孩子有回答问题的倾向。老师可以让孩子回答问题,提高自信心。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幼儿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