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太空呼唤合作

2021-07-23 02:46非虫
新民周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欧洲航天局航天员空间站

非虫

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拍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画面。

“祝贺中国,作为一名普通的阿根廷人,我盼望阿根廷和拉美其他国家的宇航员有朝一日也能入住中国的空间站。”这条署名乔治·比顿的跟帖,是6月17日新华社西班牙语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消息后,拉美地区许多跟帖之一。

当天,新华社的帖子就获得超过十万浏览量,获得点赞1700多次。跟帖中,有称“中国真牛”,亦有称“恭喜中国”。而寻求合作之声,则不仅仅由普通网友发出。面对来自中国的新华社记者,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大学太空项目”负责人何塞·弗朗西斯科·巴尔德斯称,期待中国能在未来进一步推进航天领域国际合作。

空间站多了新语言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在太空领域的合作,已经展开。譬如中国与巴西在过去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曾多次合作研制地球资源卫星,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卫星技术支持。而2020年11月,10颗阿根廷卫星逻辑公司研制的遥感小卫星搭载中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前往浩瀚宇宙,则扩大了中国与拉美进行航天合作的范畴。

在巴尔德斯看来,随着神舟十二号的升空,中国空间站的吸引力进一步展现,将为全人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巴尔德斯说:“我们应该向中国人学习,学习他们探索太空、发展自主技术的热情。”

爱学习的不仅仅是墨西哥朋友。目前,3名来自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航天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学习中文,目标是从2022年开始登上中国空间站。在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后,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佛蕾用中文接受采访的一段视频火了。她说:“这是一个机会,中国航天员和欧洲航天员,在中国一起训练。我们的团队合作很顺利。” 萨曼莎·克里斯托佛蕾披露,她和同伴、德国宇航员马提亚斯·毛瑞尔曾和中国航天员伙伴在山东烟台一起训练。训练项目包括海上救生等,也包括学习中文。

2017年, 德国航天员马天与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在山东烟台集训。

在中国空间站,需要航天员操作的界面都使用中文。

毛瑞尔则称,能和中国航天员一起训练,住在同一幢楼里,一起分享食物,感觉就像一个家庭一样。

而一旦毛瑞尔真的有机会进入中国空间站,那种住在同一个空间、一起分享食物、一起说中文的感觉一定会重来。克里斯托佛蕾、毛瑞尔一定预见到了这一点——从央视画面中能够看到——天和核心舱操作台界面是全中文的。

就连中国台湾地区媒体中时新闻网都注意到这一点,编发了一则消息——《天宫启动新兴太空语言,外国航天员加紧学中文》。文章写道:“全世界所有的天文与太空科学爱好者,对于各种太空科学影片中的受访者使用英文与俄文受访已相当习惯。不过自从中国启用了空间站之后,国际空间站又可能在数年之后退役,有关太空科学的国际媒体与网络论坛正在议论纷纷,许多国家的航天员除了原先的英文与俄文之外,早已开始加码学习中文,否则上了中国空间站会连操作界面与作业手册都看不懂,也不见得能跟中国航天员沟通。这些有关全球航天员学中文的现象,让许多大陆与海外华人忍不住感到自豪与骄傲。”

在中国的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后,正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法国在轨航天员托马斯·佩斯凯发了一条推特:“随着中国将三名航天员送去他们的空间站,本周太空人口增长了43%。太空飞行是一项不可思议的成就(鼓掌)。我能想象他们仨从轨道欣赏他们首都北京和天津景色的样子。”他还配了一张从太空俯瞰地球的图片,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万家灯火”。

佩斯凯是在4月23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乘坐SpaceX飞船出发,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为期六个月的“阿尔法”任务的。这是他第二次前往国际空间站,并将担任一个月空间站站长。这也是欧洲航天员首次担任这一职务。目前国际空间站共有7名航天员:美国3人、俄罗斯2人、法国1人、日本1人。

已经与美、俄的国际空间站合作的欧洲航天局,为何要寻求对华合作?除了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以外,欧洲航天局自身独立发展空间站的步伐举步维艰也是一大因素。要知道,歐盟成员国与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并不完全重叠。譬如英国,已经退出欧盟,却仍是欧洲航天局成员。这就给欧洲一些国家的太空计划带来较大麻烦。尽管当地时间6月22日,欧洲航天局宣布启动“欧盟太空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到2027年,欧盟27个成员国和英国将深化在卫星导航、地球观测、空间态势感知和安全通信等领域的投资。可“欧盟太空计划”148.8亿欧元(约合1149亿元人民币)的预算,大约只能助力开发下一代欧洲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并扩大其监测地球状态的哥白尼—哨兵航天器的范围和能力。至于欧洲自身独立发展空间站的可能性,目前并不大。按照现任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的说法,“相比美国和中国蓬勃的太空计划,欧洲正在落后”。

就中国方面来说,对航天国际合作,中国的态度始终开放。2015年,中欧就载人航天领域合作签署协议,明确中欧双方参与对方的航天员训练活动。2018年5月,中国正式宣布,中国空间站合作项目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欢迎世界各国积极参与。

猜你喜欢
欧洲航天局航天员空间站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欧洲航天局2022年部长级会议大幅增加预算解读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自制空间站模型
空间站日记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