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活,远离毒品”不是一个 空洞的口号

2021-07-25 16:32陈敏
心理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陈敏吸毒者海洛因

本刊编辑

因为我们国家禁毒力度很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离毒品很远。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此次我们有幸邀请到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办公室主任陈敏老师,请他为读者解答和科普相关问题。

陈敏

毒品好比城市的下水道,人們不刻意去观察根本感受不到,但它就在我们脚下。正如一位吸毒者所说,如果不是(毒品)圈子里的人,即使别人在隔壁吸毒,也不见得你会知道。

然而,只要有过接触或是沾染上,你就会发现毒品像幽灵一样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它有可能隐藏在聚会的新朋友身上,也有可能隐藏在身边的同事同学身上,更有可能隐藏在亲朋好友身上。

《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现有注册吸毒人员214.8万名,按照国际惯例,每个显性吸毒人员背后至少有4到6位隐性吸毒人员,也就是说中国目前可能至少有上千万的吸毒者。

按照总人口比例换算,每百人左右就有一名吸毒人员,根据著名的六度空间理论,即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大的概率接触到吸毒人员和毒品。

据相关数据统计,大多数吸毒者的第一口都通过身边人引诱,而在此之前,他们都觉得毒品离自己很远。换句话说,我们与毒品的距离,取决于社交圈子的干净程度。

没人能保证自己的社交圈百分之百干净,更何况人的社交圈子总是在不断扩容,无数新朋友像涨潮一般涌进你的生活圈,有些或许能让你得到升华,但有些或许能把你拉下“地狱”。

而如今流行的新一代毒品不再像以往有固定的外形,它可以化身成“饮料”“酒水”“零食”,公然在娱乐场所或朋友圈销售,更让人防不胜防。因此毒品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遥远,它其实就潜伏在每个人的身边。

本刊编辑

在个人层面,是否会存在因防范意识不强而深陷毒品陷阱的情况,可否请您举一两个例子?

陈敏

尽管我国一直开展禁毒教育宣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听进去了,或是说听完全了。在有些人的观念里只有白粉(海洛因)才是毒品,如此薄弱的防范意识,一旦身边的社交圈子出现吸毒人员,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如今主流的化学合成毒品吸食者,不同于以往的吸食海洛因,更喜欢聚众吸食,用他们的话来说,“冰毒、麻古、K粉要大家一起‘嗨才好玩”,也由此形成一种毒品圈子。

在这个圈子里,成员们将自己的吸毒行为合理化和常态化,毒品在他们眼里俨然成了一种“正常”的社交工具,就像烟酒一样。为了能更“嗨”,他们还经常会拉新朋友入圈。

每一个融入毒品圈的新人,即使有一定的防范意识,但在这种特殊的圈子或群体里待久了,为了获得认同,就会自动“修正”之前对毒品的正确认识和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

我曾认识一位吸毒多年的女生小圆,第一次接触毒品就是在朋友聚会上,当时现场的男男女女在桌上用吸管吸食一种白色粉末,她第一反应这是在吸毒,正准备离开时,朋友告诉她这东西叫K粉,不是海洛因。

听到不是海洛因,小圆放下了戒备之心,尽管她并没有想试一试的念头,但架不住朋友的再三邀请,她开始了第一口。有了第一次,很快第二次、第三次接踵而来,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最终,小圆除了坚决不碰海洛因之外,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样样都有吸食,频率和剂量也越来越大。到后来,为了有钱吸毒,她用减肥、时尚等理由,成功把自己的闺蜜、同学拉下水。

从朋友拉小圆下水,再到小圆拉闺蜜、同学下水,由此可见,毒品圈子具有多么可怕的传染性,而这一切并不是建立在强迫之上。远离毒品的第一步,就是拒绝身边出现这样的圈子,以及想拉你下水的“好朋友”。

本刊编辑

什么样的情况/心理下容易成为毒品的受害者?

陈敏

人之所以吸毒,其实是一种人格缺陷、心理压抑,以及精神障碍的表现。在自身找不到解决方法,又因为孤僻得不到倾诉和帮助的情况下,不得不委身于毒品,妄想通过吸毒逃避自身的困境。

因此,大多数吸毒者背后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原生家庭不稳定,成员关系差,如父母离婚或是经常吵架;

父母极度溺爱,从小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

父母忙于事业,很少给其良好的教育与关爱,长期缺失亲情温暖;

抗压能力差,生活充满悲观消极,缺乏乐观积极的心态;

生活遭遇重大改变,或是受到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因家庭环境或是事业成功,丧失进取追求之心,精神陷入极度空虚状态。

这种具有人格缺陷的人由于长期得不到家人与社会大众的关注与认可,久而久之,只得从社会边缘去寻求认同,而毒品恰巧能“抚平”其精神上的焦虑与孤寂。尽管他们表面自大狂妄,实则自卑到底,他们只是想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唤起家人与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准确来说,这类人只是将毒品当作精神安慰剂,通过毒品,他们能获取到温暖、兴奋、快感、镇静,这一切是他们通过正常手段难以获取到的情感。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毒品仅仅是一种载体,没有毒品,他们也会在其他物品中找寻。与其说他们是在吸毒,不如说是在追求一种寄托,一旦在毒品中找到心理安慰,接下来就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成瘾问题。

正如一位吸毒者所说:“其实我并不是不知道毒品的危害,也不是喜欢吸毒,只是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温暖,从小性格孤僻,进入社会又难交到朋友,唯一能跟我相处的,就是同类人。我们只能相互取暖,他们不歧视我,也不会因为各自行为举止而疏远。所以我愿意和他们一起玩。他们说吸毒好,能解决一切烦恼,所以我也就吸上了。反正我的好与不好,家人都不放在心上。”

除此之外,精神压力超负荷的一类人,也特别容易走进吸毒“解压”的误区。他们经常旧压未去新压又来,身体里堆砌了一座随时会爆发的火山,于是特别希望寻找一种快速解压的方法。

在这种焦虑、浮躁的心态中,此类人特别容易用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目前的困境。然而用毒品来解压,无异于饮鸩止渴,片刻的放纵换来的是长久的折磨,甚至让人陷入绝望的抑郁。

歌手尹相杰在第一次吸毒被抓后,曾在法庭上回答公诉人讯问,坦承2003年开始吸毒,并解释道:“只是工作压力太大,为了减压才吸毒。”尽管我们知道这是在狡辩,但或多或少说明人在这种状态下,确实容易走极端。

同理,一些生活遭遇大变故、丧失进取追求之心、精神陷入极度空虚、处处充满悲观消极的人,也很容易走极端,例如通过外部物质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因此毒品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安慰剂。

综上,社会也应该更加关注以上群体,以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本刊编辑

一些新型毒品伪装成食物、饮料,让人感觉防不胜防。请您介绍一下新型毒品,以及針对的防范思路。

陈敏

按照时间先后分类的话,毒品分为以大麻、海洛因为代表从植物提取合成的传统毒品,即第一代毒品;接踵而来的是以冰毒、麻古为代表的化学人工合成毒品,即第二代毒品。

以上两代毒品经久不衰,直到现在仍是全球主流,因此也一直被世界各国严厉打击。于是一些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现有的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改,得到一种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的毒品类似物。

这些毒品类似物又被称为“实验室毒品”或“策划药”,2013年被联合国禁毒署定义为“新精神活性物质(NPS)”,即第三代新型毒品,特点是隐蔽性强,类型繁多,主要有以下七大类别:合成大麻素类、卡西酮类、氯胺酮类、笨乙胺类、哌嗪类,植物类(模拟恰特草、鼠尾草、帽蕊等含有精神活性的植物化学合成物质)和其他类。

目前,在我国流行较广的是合成大麻素类,对人体伤害极大,同样剂量下,毒性甚至比海洛因还要大,1克相当于5.5克海洛因。但很多吸食者并不知情,常常出现吸食过量中毒的情况。

由于制造方便、成本低廉、药效更强,合成大麻素衍生了很多新型毒品,让人防不胜防,在我国出现过的就有“小树枝”“电子烟油”“娜塔莎”,香草烟、Spice(香料)等。

除此之外,一些不法分子更是丧心病狂地将第三代新型毒品伪装成“网红饮料”“奶茶”“跳跳糖”“巧克力”“曲奇饼干”“果冻”等,在娱乐场所公然销售。

尽管第三代新型毒品可以“千变万化”,但原理和危害万变不离其宗,既让吸食者产生欣快、致幻、麻醉等感受,同时也在伤害其生理健康,尤其是对神经、精神系统的损害比上两代毒品还要严重。

所以,想要避免第三代新型毒品的侵害,就得提高警惕,无论是在娱乐场所还是在生活中,不接受、不购买陌生人及刚认识的朋友推荐的“上头电子烟”“网红饮料”和“毒品零食”!

毒品最大的危害并不是体现在破坏人类的生理健康上,而是它能够影响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人只要吸毒上瘾后,原本的兴趣爱好、爱情事业带来的愉悦幸福感,对于他来说已经变得索然无味,更不屑一顾。

更可怕的是,行为处事准则也会发生彻底的改变,举个简单的例子,正常人遇到压力、烦恼、痛苦的时候,都会想办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例如找朋友倾诉、旅行、阅读书籍等,但吸毒者就会想着先吸一口再说。

人一旦到了这个地步的时候,工作、事业、兴趣、爱好、家庭、亲人都已经不重要了,整个脑海里就只剩下这种能给自己带来短暂快感的外部物质,完全已经失去思考的能力。

我见过很多吸毒者,有的是叱咤商界的企业家,有的是精明能干的白领,有的是年少有为的富二代,曾经的他们意气风发,是社会的精英、企业的明星、家庭的希望,但最后都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珍爱生活,远离毒品,真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悲惨案例组成的人生忠告。

猜你喜欢
陈敏吸毒者海洛因
《陈敏“七弟顽冗”考》再补
陈敏作品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拒绝“毒”侵要打持久战
吸毒者
海洛因是怎样从药品变成毒品的
“一题打尽”解析几何中最值的常用求法
疯狂的海洛因
海洛因是谁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