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你是不想睡还是睡不着?

2021-07-25 05:33孟繁强
心理与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物钟医师身体

2021年3月14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新冠疫情期间国人睡眠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疫情前90%的人集中在20时至24时就寝,约50%受访者起床时间在7时左右。疫情期间全民宅在家中,凌晨后就寝人数超过50%,人们的睡眠时间推迟2个小时左右,总睡眠时间增加2个小时左右。

我们本期的互动话题便围绕您的“睡眠情况”展开。夜深了,您究竟是睡不着,还是不想睡?有没有什么睡眠诀窍或者睡眠烦恼?“熬夜”给您带来了什么又或者让您失去了什么?

互动话题一经抛出,便收到了很多读者朋友的留言。我们精选了部分留言并由我刊既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孟繁强医生与之进行了回复互动。

@心然

当然是不想睡。只有夜深了,世界安静了,感觉时间是自己的,是自己可控制的。没有工作的打扰,没有孩子的询问,周围世界超安静,感受不到压力,很放松。虽然也没干什么,手机里反复就是那几个App,也没特别想做的,可就是划拉来划拉去,不想睡。

孟医师回复:身处在这个压力时代,我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留给了工作和家庭,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夜深后随着各种工作群的安静、家人们渐渐熟睡,似乎我们该为自己做点什么了,正如“早睡是身体的需求,而熬夜是灵魂的需求”。偶尔的熬夜有一定的减压效果,但如果过度熬夜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对失眠人群的不良影响会更多。

@米娅要吃很多

夜深了,经常是想睡,睡不着。脑瓜里经常想着各种的事情,怎么睡啊?

孟医师回复:夜深人静,躺在床上后,感觉是非常好的思考情境,但长期下来,我们曾经温暖舒适的床就会慢慢与大量清醒的事情建立了连接,继而形成条件反射,一沾枕头就会胡思乱想。我们可以在睡不着的时候离开床,做些静态放松的事情,等我们的担心焦虑下降了,觉得累了,再上床去睡觉。

@苹果绿的出口

平时工作很忙,感觉自我提升没有时间,也没有时间刷剧、淘宝,一般都會在晚上洗漱完后躺床上开始看书、刷剧,或者淘宝。有时候看书或者学习越看越有劲,越看越激动,总感觉自己要一夜成长,有无穷的想法思路,这个时候一般都深夜1点左右了,可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怎么也睡不着……又担心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因为又会有一天的工作等着我!但是晚上才有集中时间段看书学习,整个人一天都处于亢奋+焦虑中!我这个就是典型的不想睡。

孟医师回复:我们常常很难对白天的时间进行自我分配,睡前往往是我们认为休闲娱乐最好的时段,但睡前这段时间如果利用不好,会影响到我们睡眠的质量,严重的会导致慢性失眠。如果一定要在睡前做大量个人学习,或者逛网店,我们可以将此类活动放在上床以前,将睡觉和其他事情做一个分割,待我们完成了“今日份”娱乐、成长,也非常困倦了,再到床上进行睡眠,坚持下来会对睡眠有一定的改善。

@辰长

夜深了,我是真的很想睡,可是睡不着,一步步滑向了失眠的恶性循环陷阱,经过十年的坚持自救又一步步走向正常睡眠。大学毕业后,我的睡眠开始变差,入睡时间越来越晚直至彻夜难眠,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过去的忘不了现在的记不住。我开始了与失眠长达十年的斗争,适量吃抗焦虑药—安定,坚持锻炼,终于在失眠第十年迎来了质变,在不断好转的量变中,控制并战胜了失眠,实现了正常化。我没有想到失眠治愈用了我这么多青春年华,更没想到病魔如此厉害,甚至前几年都不敢想还能战胜失眠。和我一样不幸罹患失眠的人们,终有制服病魔治愈失眠的那天,加油!

孟医师回复:首先,恭喜这位读者最终战胜了失眠。其实大多数失眠的人都不是天生的,多数是在诱发事件下,一步一步演变成慢性的,在这个过程中早早就医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自助方法,往往会提前结束失眠的恶性循环。

@闲看花开花落

不是睡不着,是根本就不想睡。忙碌的白天,整个人都是高速运转的,感觉每晚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长期11点半之后才睡觉,让一个40+的女人,开始出现生理期紊乱、体重增长、皮肤脆弱松弛等现象。

孟医师回复:长期的睡眠减少对身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让我们白天的功能受损,影响工作和生活;也可能会出现情绪失调,严重者可出现焦虑、抑郁状态;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免疫功能,严重者可出现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熬夜虽可让我们暂时放松,但切记“适度”哦。

@郑来福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作息时间完全打乱了,工作是四班三运转,每班工作时间八小时。当别人晚上休息时,我正在工作。当别人白天工作时我要睡觉,所以工作、睡眠没有规律性。为了适应这种生活模式,生物钟要跟着变化。每当睡觉时,我就要看一本象棋谱,这样不一会就困了。因为象棋谱是很枯燥的,它就像催眠曲一样,让我很快进入梦乡。

孟医师回复:“倒班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类人群出现睡眠问题的比例往往会高于正常工作制人群。由于睡眠时间经常改变,长期黑白颠倒,导致体内生理时钟难以与外界环境保持一致,正常的生物钟常常被打乱。长此以往,就会陆续出现各种睡眠障碍,最常出现的就是失眠。当我们的工作需要长期倒班时,我们更需要规律的睡眠,让身体逐渐形成新的适宜性生物钟,晚上上夜班的时候尽量调大灯光,下夜班的时候避免过度接触阳光,白天睡觉的时候拉好窗帘,手机调静音避免打扰,同时也要避免白天过度补觉。

编者的话

本期的互动话题为我们揭示了读者朋友们的各种睡眠困扰。一部分人偏向于满足精神追求,当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工作、家务、照顾孩子等任务,终于在深夜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于是刷剧、玩游戏、刷新闻……就是舍不得去睡;而另一部分人更想满足身体需求,早早上床等待入眠,可1小时、2小时过去了,就是睡不着。

睡眠质量的好坏与我们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发生了慢性失眠,还应尽快寻求医疗救治。我们也会在日后的科普文章中持续关注睡眠健康。感谢读者朋友们持续关注我们的杂志及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xinliyujiankang)并与我们进行互动交流。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够轻松好眠!

猜你喜欢
生物钟医师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三缺一
智能生物钟
中国医师节
我de身体
神通广大的生物钟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