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路径

2021-07-25 16:15张倩湄
歌海 2021年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信大学生

张倩湄

[摘 要]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将“非遗”引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有效唤醒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提升其文化自信。通过“非遗”进校园和大学生“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路径,可以实现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于2003年传入我国并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非遗”保护渐渐成为一个时髦的热门词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活态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是为了保护民众的文化创造力,通过保护可以让更多人意识到“非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利用“非遗”提升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非遗”保护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唤醒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人们开始为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骄傲,自觉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让“非遗”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对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一种有益尝试,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探索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

一、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知识基础

文化自信首先基于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识与理解,带领大学生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其对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兴趣,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知识基础。

(一)文化自信理念的深入

文化是贯穿人类社会历史的核心力量,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经了时间、历史、实践的重重考验而历久弥新,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次文化浩劫,使华夏文明和文化遗产遭到相当大的破坏,但总体而言中华文化的发展是朝着更加多元的、先进的、大众的趋势向前迈进的。从历史角度来说,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历来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深厚的自信和包容性。但是因为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屡受外强入侵,遭遇诸多不幸,颠覆了许多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识,从对自身文化博大精深倍感自豪转向了对中华文化的失望和不安。近代中国在被迫打开国门之后,猛然间跌入了“从西方看中国”的尴尬境地,致使一部分中国人在迷茫中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甚至强调以西方的价值观和站在西方世界的立场考量和评价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化发展,继而走向对自身文化的怀疑和摒弃。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文化在经历了艰难的反思和寻根后,开始从过去一个多世纪的二元对立说中走出来,重拾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共存观念,在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中找到了自觉和自信,中国文化内在的文化“自愈机制”开始展现其生命力。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文化自信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所在。文化自信是客观理性的文化心态,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对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然而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不求甚解”和对西方外来文化的盲目跟风上。对于文化的判断,无论是热爱还是批判,都应建立在对文化内核的充分认识与理解上,面对这种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大学生群体更多地接触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开展也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普及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进入我国之前,学者们主要以民间文化来指代各族人民的各类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然而笔者认为民间文化中的“文化”一词本身就对我国各民族的各类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行了一次筛选,因为在大众的视野里,我国许多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落后的、愚昧的,是不能够称之为文化的,这也体现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之前我们对民间文化长期以来的轻视,冯骥才先生在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时曾提出:“主要是我们一直没有摆脱封建士大夫对待下里巴人文化的轻视,至少在潜意识上没有摆脱,而且一直用雅俗对立的思維来对待民间艺术, 即站在雅文化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待大众的、通俗的、民间的文化。同时我们一直把民间文化视作‘旧文化,并且用新旧对立的思维,站在‘新文化的立场上来否定‘旧文化。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一直没有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民间文化。”3因此在“非遗”这一概念还未引入我国之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培养体系中的价值并未得到彰显,反而经常受到批评和质疑,这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消解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抬头,与之对应的还有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

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广泛开展,我国政府和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重视起来,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级保护制度,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努力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与知识逐渐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开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大学生群体逐渐开始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非遗”元素慢慢走进了他们的生活,这些改变为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思政的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普及帮助大学生群体认识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但仍旧存在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客观现实,主要表现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知不足和对优秀传统文化未来走向信心不足等方面。因此如何正确看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仍旧需要教育的引导和实践的帮助,建设课程思政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将综合素养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三类课程协同发展,重视“以德育人”,力图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体系。这种融合也为通过“非遗”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了实施框架,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综合素养课在通识教育中帮助大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发展的角度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最后通过专业课从实践观出发引导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实践,重燃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三类课程协同发力,与“非遗”保护结合,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了教育教学框架支撑。

二、“非遗”参与文化自信生成: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理论指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相关理论可以作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理论指导,将“非遗”与文化自信生成机制相结合,不难发现“非遗”在我国文化自信生成的內在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唤醒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真正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将“非遗”融入我国文化自信生成机制的同时,也要看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之间的内在逻辑,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文化自信的不同发展形态,三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唤醒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非遗”保护更肩负着促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文化安全的重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引起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主动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根本上唤醒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一种文化更需要有自觉意识。文化自觉论是费孝通先生毕生从事文化思考和研究的生活与结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几句话,不仅是对“文化自觉”理念的高度概括,更展现了国家和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各抒所长携手发展的共同守则。费孝通在《文化与文化自觉》中对“文化自觉”作了定义式的释说:“文化自觉,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取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文化自信只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才能生成,唤醒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觉是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只有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内核,才有可能萌生深层次的文化自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引起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对自身文化合理的自知之明,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准备。

(二)以“非遗”保护为起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就需要思考如何保护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与原则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理论指导之一。“非遗”保护的巨大需求会带动大学生群体发现和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在价值挖掘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也可以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结合专业知识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发展。以“非遗”保护作为起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引起大学生群体对文化自信的深层次思考。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体体现在对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传承的光辉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璀璨绚丽的优秀传统文化,成就了浩如烟海、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精品,这是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所在,是中国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所在,是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母体,沉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要使大学生群体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保护中华民族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正确的文化观念,始终做自己文化发展的“决策者”和“掌舵人”。可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更高形式,是在文化自觉中生成和发展的,同时也是提升文化自强的强大基础。

(三)以“非遗”传承为中心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强意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是传承,“非遗”是活态的文化,维持传承才能保持其生命力。让大学生群体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可以帮助其树立文化自强意识,推动其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自强的根本,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指向。高度的文化自强又能够反过来促进对自身文化的审视、继承与发展,从而回归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层面。新时代实现中国的文化自强,就是不能只停留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充分挖掘、展示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立优秀的民族文化品牌,提升优秀民族文化的涵养与价值,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历久弥新,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以“非遗”传承为中心可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其思考维系“非遗”传承的方式和方法,树立文化自强意识。文化自强意识也体现在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与其他文化间的交往交流融合,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导下,彰显中国文化的强大融合力,加强对所接触的异文化的理解包容,取其精华,兼收并蓄,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文化自信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而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树立和提升的。因此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让其参与到文化实践中。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经之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近些年来“非遗”作为教育素材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当前高校教学实践中主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对其社会与文化价值关注不足。究其原因可以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角度来分析。从外部大环境来看,由于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村落逐渐式微,传统村落作为“非遗”的载体被大量瓦解,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出现断层,虽然政府对“非遗”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民间仍旧更关注经济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盲目开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消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高校的内部环境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都更倾向于以创意开发的形式对“非遗”元素加以应用,而这种更关注经济价值忽视文化价值的开发方式,既无法真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无法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想要达到“非遗”保护与提升文化自信的双赢效果,则需要改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应用方式,可以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将“非遗”保护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等三类课程中,循序渐进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三个层面出发,全面剖析“非遗”的内涵与外延,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具体路径

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非物质文化遺产进校园主要有以下三种路径:首先是通过课程将“非遗”相关知识和“非遗”保护原则引入高校课程,从不同角度讲授“非遗”文化内涵和保护理念等相关知识,同时通过传承人亲自教学、课程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其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文化氛围中,许多高校都承担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会定期举办活动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例如笔者所在的高校会定期举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广西少数民族染织绣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项目,但遗憾的是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广泛宣传和发动广大学生参与。笔者认为高校可以利用举办类似“非遗”保护项目的契机,在校园内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大学生群体对“非遗”产生兴趣。最后可以通过参与“非遗”保护实践的方式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虽然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但“非遗”资源并不会集中在高校内部,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外出实践、学分奖励等方式鼓励大学生走进“非遗”传承基地和生态博物馆等,在实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通过真实的体验加深对“非遗”的感受和认识。

(三)大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唤醒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强意识,从理论到实践多层次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大学生作为当代年轻人中的优秀群体,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希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重要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首先是可以作为“非遗”传承人群的后备力量。大学生群体来自于五湖四海,通过对“非遗”知识的学习,许多大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参与到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也有一些学生已经成为了“非遗”传承人群中的一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后备力量。同时,大学生群体可以作为“非遗”传播的志愿团队,年轻人对于新兴媒体的了解和熟练应用是大学生群体的优势所在,大学生群体在了解并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担当起“非遗”传播志愿者的责任,许多同学开始主动向朋友、游客和更多的人传播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最后,大学生群体还可以将专业知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发挥其创新能力,文化创新是文化实践的主要方式之一,发挥年轻人群体的文化创新能力,可以提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让“非遗”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环境,重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信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