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村管水员典型村调研分析和工作建议

2021-07-26 06:58于洋洋税朋勃
海河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务供水用水

于洋洋,税朋勃

(北京市郊区水务事务中心,北京 100195)

为摸清管水员现状,我们对全市14个区典型村的农村管水员进行了调研,内容包括农村管水员的改革情况、队伍现状、管理考核、管水员数量、职责范围、薪酬待遇、合同签订、管理考核等内容,查阅了改革方案、管水员日志、考核办法等相关材料,并通过跟踪体验式调研对农村管水员1 d的工作情况、工作量及工作内容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文主要就本次典型村农村管水员调研情况展开介绍分析,并对北京市农村管水员未来工作提出基本建议。

1 农村管水员的基本情况

1.1 建设背景

2006年,为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05〕50号)和《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水农〔2005〕502号)文件精神,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水务局等五部门《关于建立本市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新机制的意见》(京政办发〔2006〕41号)。为进一步推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务转变,农村水利向统筹城乡水务转变,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建立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新机制,成立农民用水协会,作为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的主体,承担村安全饮水、水源保护、污水治理、节水管理、用水管理、河道管护等相关工作。

农民用水协会下设农村管水员,主要职责是机井管理、用水计量、水资源费征收、河道管护等工作。结合农民就业安置工作,组建农村管水员队伍。每村按工作量合理确定农村管水员人数,全市确定1万名左右农村管水员,由市级财政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经费由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列支。

2006年,为落实北京市政府41号文件精神,市水务、农委、财政、发改委和民政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民用水协会及农村管水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水务农〔2006〕75号)。截至2006年底,全市组建了包含125个农民用水协会、3 927个村农民用水分会共计10 800名农村管水员的队伍,初步建立了村级末端水务管理机制。

1.2 农村管水员发展历程

2006年,全市组建农村管水员队伍,共10 800名农村管水员,承担了机井管理、用水计量、月统月报、征收水费和农业生产用水水资源费,农村节水和水资源保护,农村公共水务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等工作,有效解决了水务末端管理缺位问题。

2007—2008年,农村管水员队伍以保障奥运为重点,主要负责水源保护、河道巡查、看护供水水源井、村庄水环境管护等工作,有力保障了奥运会期间的城乡水源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

事实上,在中国图书出口贸易的过程中,中国的出版内容创新的主题还不够。为什么“哈利·波特”系列能成为畅销和经典,经久不衰地在全球拥有大量读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种主题的书会使读者的好奇心可以被激发,使读者进入一个新的神奇世界。《狼图腾》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只有那些拥有一个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作品才能成为风靡世界的著作或者畅销书。

2009—2012年,农村管水员队伍主要承担机井管理、灌溉设施管护、用水计量、月统月报、征收水费等工作,保障农业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用水效率,在减少农业用水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2012年“7·21”特大暴雨中,农村管水员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为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2013—2015年,各区水务局结合基层水务改革,对农村管水员队伍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市农村管水员为7 313人。根据各区的改革文件,农村管水员除履行2006年赋予的职责外,还新承担了河道和塘坝等水利设施巡查维护,水面保洁和水环境检查,农村节水宣传、农村污水管理、防汛抗旱等工作,保障了水务设施运行安全和水环境安全。

2016年至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管水员以节水管理、用水管理为重点,在节水设施管理、两田一园高效节水、“五杜绝”检查、节水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了首都的节水型社会建设。

1.3 农村管水员改革情况

2015—2019年,依据水利部和北京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各区政府出台了农村管水员改革方案,对农村管水员队伍数量、职责、待遇等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管水员主要职责为负责河道、塘坝等水利设施巡查、维护,水面保洁和水环境监督检查,用水台账建立、机井管理、用水计量、水费征收、月统月报,农村节水宣传、水源保护、农村污水管理,防汛抗旱、汛期雨量监测设施管护、协助汛期应急抢险处置工作,违法及突发事件上报等。

1.4 农村管水员分级管理情况

2006年农村管水员建立之初,农村管水员是作为“市水务局—区县水务局—基层水务站—农民用水协会及农村管水员”四级水务管理最末端一级,负责村级涉水事务的管理工作。随着农村管水员队伍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当前水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延庆区、房山区、平谷区、顺义区、通州区等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管水员队伍进行了分级设置,以便更有效地推进村级涉水事务的管理,促进水务建设与管理的协调统一。

2 北京市典型村农村管水员调研情况及分析

为强化基层水务工作管理、进一步摸清农村管水员工作现状、规范农村管水员管理、提升基层水务管理服务能力,对全市14个区40个典型村、69名农村管水员的履职情况、工作内容、管理情况等进行了典型调研。

2.1 农村管水员基本组成结构

调研的69名农村管水员中,按照性别组成划分,男性管水员54人,占总人数78.2%;女性管水员25人,占总人数21.8%,总体以男性管水员为主,反映了基层水务管理的劳务性工作特点,如图1所示。

图1 农村管水员性别比例

按照学历梯次划分,本科学历4人,占总人数5.8%;大专学历8人,占总人数11.6%;高中学历28人,占总人数40.6%;初中学历20人,占总人数28.9%;中专职高学历8人,占总人数11.6%;小学学历1人,占总人数1.5%(见图2)。按照学历等级进一步分析,高中及中专职高中等学历者占比52.34%,小学初中等初等学历者占比30.31%,拥有本科大专高等学历者占比17.35%,总体上以中高等学历为主,能够确保基层水务工作的管理实施和政策理解宣传起到实效,但也应注意到初级学历者仍占据三成,如图2所示。

图2 农村管水员学历梯次分布

按照年龄结构划分,30岁以下3人,占总人数4.3%;30~40岁12人,占总人数17.4%;40~50岁28人,占总人数40.6%;50岁及以上26人,占总人数37.7%。总体上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为主,40岁以下(尤其是30岁以下)青年人仅占二成,这揭示了农村管水员年龄的显著分化现象。分析其潜在原因:①北京农民的农村从业情况以中老年为主,尤其是老年人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青年人首选在城市工作而不愿留在农村工作;②农村管水员的日常工作繁琐、薪酬待遇低,对青年人缺乏吸引力。农村管水员年龄结构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农村管水员年龄结构分布

2.2 农村管水员的主要工作

根据调研,当前农村管水员承担的主要工作涉及农村供水管理、农业灌溉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宣传以及其他非涉水工作方面。具体内容记述如下。

(1)农村供水管理。负责村级供水站管理、自来水井管理、供水管网巡查、供水机电维修、供水设施维护、入户抄表和收费。

(2)农业灌溉管理。负责农业灌溉机井巡查、抄表计量和收费。

(3)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负责河道、水库、塘坝及雨洪利用工程等小型水利工程日常和汛期巡查,小型水利工程日常看护。

(4)信息宣传。负责违法事件等水务信息报送、节水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5)其他非涉水工作。受村委会的指派,承担着非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如维修维护、卫生保洁、村级事务、综合治理等工作。

2.3 农村管水员工作量分析

调研组对北京市14个区农村管水员主要承担的农村供水管理、农业灌溉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以及其他非涉水工作等日常工作情况和工作量进行了分析梳理。

(1)农村供水管理。40个典型村中,丰台区、石景山区全部为市政管网供水,其余36个典型村共有单村供水站57个。昌平等8区平均1名农村管水员负责1个村级供水站,朝阳等3区平均1名农村管水员负责1.5个村级供水站,海淀区平均1名农村管水员负责4个村级供水站。每个村级供水站日常维护工作量平均为每月10次,每次维护平均所需时间约40 min。

36个典型村供水管网总长285 km,昌平等6区农村管水员每次管网巡检往返距离平均5 km,通州等6区农村管水员管网巡检平均距离约10 km,如图4所示。每个农村管水员平均每月巡查管网10次,每次巡查需要90 min。

图4 农村管水员日常工作量

(2)农业灌溉管理。40个典型村中,共有农业灌溉机井672眼,丰台、朝阳、门头沟、怀柔、密云5区平均每个农村管水员负责2~5眼;昌平、延庆、房山3区平均每个农村管水员负责6~9眼;大兴、通州、顺义、海淀、平谷5区平均每个农村管水员负责10~20眼;石景山共91眼,由1名农村管水员专门管理。

(3)小型水利工程管理。40个典型村中,其中30个村涉及河道巡查工作,河道长度共139 km,平均每个村河道长度共4.6 km,平均每个农村管水员巡查长度2.7 km,平均每月巡查12次,每次需要2 h。其中,6个典型村各有水库(塘坝)1处,农村管水员平均每月检查2次。

(4)其他非涉水工作。农村管水员负责的其他非涉水工作如维修维护、卫生保洁、村级事务、综合治理等工作,每天平均需要2 h。

总体上,农村管水员平均每天日常工作约5 h,其中农村供水管理、农业灌溉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等涉水事务工作需要约3 h,其他维修维护、卫生保洁、村级事务等工作需要约2 h。通过调研分析,农村管水员的日常工作量比较大,工作范围基本涵盖了末端村级涉水事务。除了水务相关工作外,农村管水员还承担着村委会指派的很多临时性事务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管水员的工作负担,值得注意。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工作建议

面对水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北京市农村管水员的管理和定位尚存在一些问题:①管水员队伍管理水平与水务管理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在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面的要求存在不适应;②农村管水员工作职能不够明确,导致农村管水员工作任务边界被盲目扩大化;③虽然各区都有自己的农村管水员管理考核办法,但由于监督力度不强,考核标准和考核主体不统一,导致各区农村管水员管理差距较大;④管水员待遇普遍偏低,当前管水员待遇有的还远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水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多年来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3.1 提高管水员队伍专业化能力

管水员的工作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特征,建议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水务知识、专业技能及素养提升的培训,针对不同地域的水务工作特点开展定制化业务培训,组织不同区之间农村管水员队伍之间的学习交流,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实操演练、技能比赛、业务交流等不同形式,加强农村管水员的专业能力培养,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持续发挥管水员在村级水务基础设施管理中的作用。

3.2 进一步明确农村管水员职责

为使管水员能向广大农村社会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水务服务,保障郊区水务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规范农村管水员职能,因地制宜,与镇政府和村委会协商,统筹全镇或全村其他岗位职能分工,明确农村管水员职责与定位,强化末端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农村管水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规范管水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

只有加强对管水员工作的考核管理,才能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保障管水员面向广大村民提供优质服务。严格管水员的考试录用和聘用管理,管理单位要加大管水员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力度,健全管水员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管水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解决好水务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4 提高管水员薪酬待遇,提供后勤保障

提高管水员队伍的待遇水平,是稳定基层管水队伍、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郊区水安全的必然需求;为管水员提供设备保障,部分村镇供水设施、巡查河道存在位置偏僻、路途遥远、管理范围广等情况,建议提供专用用具,如工具箱、电动自行车、工作服、雨鞋、汛期防护用具、高强手电筒等,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村管水员统一购置人身安全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

4 结论

北京市农村管水员在村镇供水、节约用水等村级涉水事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了农村水务管理缺位问题,保障了农村水源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水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管水员面向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全面、及时的水务服务,弥补了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水务“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缺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农村管水员作为四级水务管理的最末端,规范管理、统一要求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北京市农村管水员涉及的工作非常繁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亟需各级层面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才能保证整个北京农村管水员队伍规范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猜你喜欢
水务供水用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节约洗碗用水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基于新农村水务PPP模式下在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建管中的探讨
新时期水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