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谈写生

2021-07-28 11:53
老年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点线面物象笔墨

□ 李 刚

《龙珠岛》李 刚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山水画兴盛的宋代,画家多善于观察自然、重视写生。他们的画重在表现生活中的真山真水。今天,写生已成为画家收集素材、锤炼笔墨的重要手段,也是美术院校培养学生必设的课程之一,它给中国画的创作注入蓬勃生机,也带来无限发展的可能。我喜欢徜徉于山水之间,更痴迷于笔墨挥洒、物我两忘的写生状态,写生成为我从临摹转向创作的桥梁。在写生经历中,我面临的挑战从未停止,对它的思考也从未间歇。粗略想来,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验证符号,转化传统

学习国画都是从临摹古画入手的。前人已经从生活中提炼出各种绘画语言和符号,如披麻皴、斧劈皴、荷叶皴、个字点、介字点、大小混点、各种夹叶点等。我们在写生过程中,首先要从大自然中验证这些符号,体会古人对符号的提炼方法;其次要找寻古人观察之不足。石涛讲:“古人之须眉安能生我之面目,古人之肺腑安能置入我腹肠。”每个人对物象的感觉不同,古人的粉本未必适合今人之心性,更何况祖国山河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完全套用古人方法已然行不通。师古人迹不若师古人心。学习古人格物致知的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符号和语言,方为正道。

二、取舍提炼,彰显主题

董其昌曾云:“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初入名山大川,往往满目皆景,处处精彩绝伦,反倒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此时,我们应当冷静观察,寻找趣味中心。通常一幅画面只表现一个主题,或是亭台楼阁,或是人物活动,或是巍峨群山,或是潺潺流水……视觉中心确定后,其余景物都要为之服务而退为配角。主景须实,表达具体;衬景要虚,用笔概括。所有的笔墨语言都要为表现主体服务,妨碍主题表达的要删减。为了增强对比、丰富画面,有时还需要适当地挪移和添加物象,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三、遵循规律,主观统摄

对景写生的过程,其实是自然真实和主观表现两股力量的“较劲”。是自然景物牵着思维走,还是主观意识整合自然物象,体现画者的艺术素养,也关乎一幅作品的艺术品格。苏轼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写生虽有搜集素材之功能,但也需进行现场艺术加工,如果只是忠实地记录和描绘,则不如摄影之功效。

点线面、黑白灰、枯湿浓淡、起承转合、聚散方圆、计白当黑等,这些中国画创作的基本规律,是驾驭统摄画面的准绳。面对实景,我们首先需要观察、冥思,头脑中思考视觉中心的位置、点线面的编排、节奏的设计等,将自己的创作经验全部调动起来,直至头脑中形成大体画面方可下笔落墨,这样便可一气呵成,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

四、笔随景变,表达意趣

写生忌讳套路。有些画家的思维过早“结壳”,作画靠手腕的肌肉记忆,落笔千篇一律,所绘作品分不清方向差异、地域特色,读来令人索然无味。须知画要“生后熟”,更贵“熟后生”。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自然景物千姿百态,物象质地肌理各有不同,北方山水要表现浑壮雄逸,南方山水要表现秀丽华滋,园林风景需表现清雅闲淡,陕北高原要表现苍茫厚重……这些特征的表达均基于笔墨的架构。因此,写生能力是对画家综合素养的考量。常见北方画家画不好江南水乡,南方画家表现陕北窑洞又捉襟见肘。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画家来讲,笔墨表现力的锤炼是一辈子的功课。李唐历经北宋、南宋沉浮变迁,画风随地域转换而改变:最初呈“北派”山水严密、深厚、峭硬的风格,南渡后接触到峻秀、苍润的钱塘山水,又形成后期清旷豪放的新面貌,影响南宋画坛百余年。

《江海波涛》李 刚

《闲暇时光》李 刚

画家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职业,写生是一次没有终点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有艰辛、有困惑、有遗憾、有痛楚,但更多的是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猜你喜欢
点线面物象笔墨
结构之美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笔墨童年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东郊记忆——点线面
例说无交点线面角的求法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