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萎病防治试验分析

2021-07-28 02:43熊凤平
乡村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浸出液枯萎病试验田

熊凤平

(确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确山 463200)

棉花枯萎病是河南省棉花生产中危害十分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全国和世界产棉区的重要病害之一[1]。枯萎病是一种影响棉花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被列为植物检疫对象。此病害会引起大量死苗,导致缺株断垄,轻者减产20%~30%,重者达50%,甚至绝收[2]。因此,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探索棉花枯萎病的生物、化学防治方法,以寻求一条快速、有效的防治途径是非常必要的[3]。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感病品种豫棉5 号,由河南省延津县棉花办公室提供。

菌种为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 sp.vesinfectum(Atk.)Snyderet Hansen],由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病教研室提供。

生物制剂有薄荷浸出液、菜籽饼、抗生素(木霉、粘帚霉、芽孢杆菌、农抗120),化学药剂有络氨铜、菌毒清。

1.2 试验处理

本试验共设8个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处理1,薄荷浸出液100倍液浸种。按干薄荷茎叶比为1∶5(质量比)浸泡薄荷茎叶10 d,滤出液为原液,用温水稀释100倍后浸泡棉种24 h,捞出棉种晾至露白时播种。

处理2,薄荷浸出液100 倍液灌根。待棉花出苗后,取原液稀释100倍后灌根,每穴灌250 mL。

处理3,667 m2沟施腐熟菜籽饼100 g。取菜籽饼加等量细土拌匀,兑适量水搅拌至手捏成团但无水溢出为止,用塑料袋密封腐熟至有恶臭气,沟施于地。

处理4,混合抗生菌处理棉种,三里河乡后楼村采用该处理。取麦粒、沙培养基上培养好的木霉、粘帚霉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上培养的芽孢杆菌等量混合后,以棉种质量的5%拌种。处理4-1 用木霉处理棉种,方法是取麦粒、沙培养基上培养好的木霉以播种量的5%拌种;处理4-2 用粘帚霉处理棉种,方法同处理4-1;处理4-3 用芽孢杆菌处理棉种,方法同处理4-1。普会寺镇钱沟村采用处理4-1、处理4-2、处理4-2。处理5,络氨铜300倍液灌根,出苗后每穴灌250 mL,普会寺镇钱沟村未采用该处理。

处理6,菌毒清500倍液灌根,出苗后每穴灌250 mL。

处理7,200倍农抗120灌根,出苗后每穴灌250 mL。

处理8,空白对照(CK)。

1.3 试验田情况

试验田为中等肥力的沙壤土,地暖墒好,上虚下实,地面平整疏松、细碎无坷垃。

1.4 试验方法

试验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三里河乡后楼村和普会寺镇钱沟村同时进行,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内的处理随机排列。每个处理15穴,每穴内点种三四粒棉种。每个处理在每个重复内种植2 行,株距10 cm,行距20 cm。

接种方法是将在麦粒、砂培养基上培养7 d的棉花枯萎病菌菌种按表土(10 cm)质量的1%菌种量均匀地撒于土壤内。

播种时间以5 cm地温稳定在12~14 ℃为宜,即2021年4 月中下旬。采取开沟穴播方式,试验田管理同大田。2020 年 5 月 30 日、6 月 5 日,分别对三里河乡后楼村和普会寺镇钱沟村两点进行调查,调查每个处理在各重复内的出苗数、病株数,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三里河乡后楼村试验点不同处理的棉花枯萎病防治效果如表1 所示。从表1 可以看出,处理6、处理3、处理4、处理5,即菌毒清500倍灌根、腐熟菜籽饼沟施、抗生菌处理种子、络氨铜300 倍灌根,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74.7%、68.0%、64.4%、59.3%,而处理1、处理2、处理7 效果不理想。

表1 三里河乡后楼村试验点不同处理的棉花枯萎病防治效果

对表1 中病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和表3。由表2、3可知,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处理5、4、3、6处于同一水平,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2、7、1处于同一水平,与对照相比,存在差异,但不显著。

表2 三里河乡后楼村试验点防效方差分析表(病情指数F值检验)

表3 三里河乡后楼村试验点标记工作草表

普会寺镇钱沟村试验点不同处理对棉花枯菱病防治效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3和处理4-3,即腐熟菜籽饼沟施和抗生菌芽孢杆菌处理种子效果显著,其余处理的防效处于同一水平。其中,菌毒清效果偏高,薄荷浸出液100 倍灌根效果最差。对表4 中病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几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较显著。

表4 普会寺镇钱沟村试验点不同处理对棉花枯菱病防治效果

表5 普会寺镇钱沟村试验点防效方差分析表(病情指数F值检验)

表6 普会寺镇钱沟村试验点标记工作草表

3 结论与讨论

从表1 和表4 可以明显看出,熟菜籽饼防效最好,在三里河乡后楼村和普会寺镇钱沟村试验田的防效分别为68.0%、72.0%。据此可以推测出随着棉苗生育期的延长,越接近发病高峰,其防效越好。

菌毒清500倍液灌根,在三里河乡后楼村和普会寺镇钱沟村试验田的防效分别为74.7%、50.2%,其数据存在一定差距,但效果均为良好,可以在大田生产中推广使用。

采用抗生菌处理种子,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效。此次试验采用木霉、粘帚霉、芽孢杆菌分别处理棉种和等量混合处理棉种,在单项处理中,芽孢杆菌表现突出,防效为59.0%,其余两种稍次。混合处理效果更佳,防效为64.4%。

络氨铜300 倍液灌根,防效为59.3%,优于薄荷浸出液100 倍液浸种、灌根和200 倍农抗120 灌根,可以作为大田使用药剂。

对于薄荷浸出液100 倍浸种、灌根和200 倍农抗120灌根,两块试验田表现一致,均表现为效果较差,这与前人有关研究稍有出入,需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

就棉花枯萎病发病时间和发病规律来看,本试验调查时间稍早,也会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建议继续调查分析,以确定正确结果。

总之,对于棉花枯萎病的防治应遵循“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的策略进行科学防治[4]。

猜你喜欢
浸出液枯萎病试验田
瓜类枯萎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垃圾浸出液对填埋场周围水环境的研究
简述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关于土工试验中易溶盐试验问题的分析
不同比例蚯蚓粪浸出液替代化肥施用对甜椒生长的影响
pH传感器在测定石蕊和紫甘蓝浸出液酸碱度中的应用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