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景观中的女性设计思维与表达

2021-07-28 08:52申绍杰朱利利
华中建筑 2021年7期
关键词:空间建筑设计

申绍杰朱利利

女性一直以来都与自然、地球、土地相关联,这种联系甚至可以追溯至上古传说的创世之母女娲或大地女神盖亚时代。在希腊神话中,德墨忒耳是掌管农业的谷物女神(也称丰饶女神),照看着土地的农业耕种和自然的季相变化。这些神话形成了女性与自然、土地之间的一种文化关联[1]。人类进化及性别社会分工实质上也加强了女性与花园、园艺密不可分的联系。20世纪初,女性逐渐在设计行业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包括建筑、室内设计、风景园林等,但是也只占少数[2]。随着时代发展,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建筑、景观界的女性设计师作品开始涌现,这也许跟她们的思维特征有关:细腻的情感、浪漫的想象、温柔的叛逆[3]。正是因为这些特征,使得她们的作品能够轻松吸引人们的目光,得到世人认可。而她们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思维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

1 设计与性别

纵观人居环境历史,男性主宰着建筑与城市的发展——城墙、宫殿、庙宇、公用设施、花园的建设,都由男性主导。在中国,从古代的祭祀器皿到明代的家具,都有意无意地体现了强烈的性别差异[4]。叔本华、尼采等思想家认为女性“只是冀求恬静,平稳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浅显,一言以蔽之,她们的思想是介于成人和小孩之间”“不理性”“互相仇视”“总事事陷入主观”。卢梭也曾说过“一般来说,女人绝不会热爱艺术;她们根本不具有任何专业知识,也没有任何天才。”中国传统中“头发长,见识短”的偏见也排除了女性审美的在场。毫无疑问,漫长的男权社会在其文化晶体上,必然会留下性别意志的潜在烙印,或者更具体地说,这些反映男性视角的文化晶体里缺少(或是忽略)了另一半的视角和气息。如果说艺术是有性别差异的,那么设计同样也有差别。

直到女权运动的崛起和开展,我们才获得了这样一个检视平台,包括设计这一具体专业领域内。这种检视会向我们提问:我们是否有所忽略女性,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否存在一种女性设计?

缘起于18世纪法国的洛可可毫无疑问就带有这种女性设计特点,这种风格的出现和宫廷女性的审美主导相关联,路易十五皇宫内女性地位的提高,无意识中成就了设计史上洛可可风格的诞生。

在20世纪初,现代主义倡导功能,提出“建筑是居住的机器”。而厨房的功能现代化,却是由女性实现的。奥地利建筑师玛格丽特·许特-利霍茨基是以其女性的视角,关注厨房革命,1927年设计开发了“法兰克福”厨房(图1),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厨房设计,并在之后被安装在上万个家庭厨房当中。

图1 玛格丽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厨房

从进一步深度上看,女性设计意识,还不仅仅限于洛可可那样的由女性来主导,也不限于玛格丽特的为女性服务,还在于重视和挖掘性别审美差异。女性设计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由女性主导,而是指一种设计意识或态度,这种态度里有意无意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特质、思考维度和性别立场。女性设计的主体不是男性或女性,而是一种设计观照。这种观照正视性别立场,认可女性气质,将女性在长期男权社会中被边缘化的、受抑制的、潜在的审美情趣释放出来,成为人类审美的补充,拓宽现有的审美视野。西蒙娜·德·波伏娃说:“妇女要得到解放,就必须正视她们同男性的自然差异,同男人建立手足关系[5]。”

2 审美的性别差异

男女天然有别,审美情趣差别是显著的,女性在其思维与行为模式、人文关怀及日常生活视角上,都具备不同于男性的显著特征。

2.1 女性的非线性思维与行为模式

通常认为,男性逻辑能力强于女性,善于分析、判断独立、乐于决策,行为更为理性化,日常行为目的性较强;女性则偏重语言、沟通及情感交流,常在关系和交流中变化价值判断,决策具有不确定性,更加感性,是非线性的思维。尽管大多数女性不擅长理性分析,但是细腻的情感却使她们强于观察和体会,对细节更加敏感,能触及到一些男性设计师疏于关注的方面。

受大脑结构功能影响,女性在空间知觉能力上不如男性,女性大脑对空间信息不敏感,认路时定向能力较弱[6]。男性空间行为上往往具有清晰的目的,行动具有目标性。而女性在空间行为模式上,目标性比男性弱,甚至时常发生变化,空间行为模式具有不连贯特征。如果说男性是穿过空间直取目标,而女性更像是在感受空间中遭遇目标,更喜欢在空间中停留、发现、邂逅、交流(图2)。

图2 男女目标取向和行为差异

2.2 母性关怀

女性在体型、骨骼和肌肉方面劣于男性,却承担了人类生产繁衍的重担。其情感神经系统比男性更复杂,情感表现更为细腻和敏感,多愁善感,易于对人与事产生同理心。孕育和抚养使得她们善于观察生活,并从中获取到男性体会不到的情感。女性对于生产、抚育、亲情及血缘表现更为直接和深切,比男性重视亲缘纽带关系。女性对功名、事业、成就的欲望弱于男性,对诸如正义、牺牲、永恒、崇高等抽象道德概念的理解和兴趣更是低于男性,而对于具体的生死病痛的关切却超过男性。男性的人文关怀往往是抽象的宏大叙事,关注终极目标。而女性的人文关怀是具体的、即时性的,是此时此刻此地,是身处的环境,是病、痛、生死、失去与收获,是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女性的关怀更加包容、温柔和善良,具有母性特征。

2.3 日常生活的视角差异

人类进化和性别分工使男女在思考和兴趣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女性对家庭、日常生活细节以及园艺活动的关注远甚于男性;她们更容易对花园、园艺、植物产生兴趣;对于织品、软装、食品、厨艺的投入远高于男性;对重复单调的事情比男性耐受力强,能较快适应琐碎单调重复乏味的事情,并乐在其中,而男性则比较容易心理饱和,较难承受这些重复单调的过程,比如购物,男性购物的目的性明确,女性享受过程。对于居家,女性更关注生活便利、居家氛围、儿童安全等,如在住宅内部空间中,女性对厨房的挑剔度要远远大于男性。

女性相对男性更喜欢私密性的空间或并不引人注目但精致的边缘性场所,常常比男性更容易体会到空间的特质,感觉到空间给人的或压抑、冷漠,或开敞、奔放的表达,或安全或危险的心理感受[7]。她们往往也不喜欢过于冰冷硬质的空间环境,总是追求浪漫感性的事物,情绪易受空间环境的影响,喜欢停留于精致、细腻、私密性强的空间环境,体味景观中色彩的变化、光线的明暗、质感的呈现。

3 女性设计表达

近年来,随着更多女性设计师的登场,她们作品中开始展现女性特有的气质,抒发女性的诗意思维,用含蓄包容的姿态诠释着设计理念,并用简约的设计形式,以柔克刚,直击心灵,比如妹岛和世、林璎、玛莎·舒瓦兹等。

3.1 遭遇非线性的公共空间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设计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没有唯一正面、没有明确轴线,具有均质、连续的开放界面[8]。整个建筑呈直径为112.5m的低矮圆柱体,妹岛用白色的墙面,纤细的柱子,透明的表皮去创造一种匀质、轻盈的感觉。这座美术馆建筑没有正门,所有的面都可以被认为是正面,即流线是多方位的,具有均等的可达性,如同在城市里遭遇或邂逅。360°开放的透明玻璃幕墙,让室外风景自然融入,四周植物和室内陈列品浑然一体,削弱了建筑的存在感,19个面积不同的方形空间穿插其间[9],营造一种随机的秩序,人们可以散漫的在不同空间穿梭(图3~4)。不同于传统的建筑意向,首先,建筑并没有以一个纪念碑的形式凸显阳刚之美或永恒意象,它颠覆了固有的美术馆模式,妹岛试图尝试着让建筑里的结构近乎“消失”,让一切消隐,无所谓上下,亦没有重量,凸显了环境的主体性;其次,空间的公共与私密属性的边界,变得模糊,漫游和融合开始变为可能。

图3 金泽21世纪美术馆平面图

图4 金泽21世纪美术馆俯视图

妹岛和世的建筑给人呈现了一种新的视觉形象:“弱”、“轻 ”、“透”,创造了新的建筑秩序或等级,获得了新的体验与气氛[10]。在她的作品中,柔和的光线、层叠的玻璃如同城市街巷的公共空间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来自女性的关怀。妹岛早年师从于伊东丰雄,承袭了伊东丰雄的轻快和飘逸,但又更进一步增加了作品中的浮游感,细腻、精致,一种空间流线上的暧昧在里面,富于女性气息。

作为高炉原料:钢渣中含有10%~30%的金属铁或铁氧化物,40%~60%的CaO,可作为炼铁熔剂,可以回收钢渣中的铁,节约造渣剂用量,提高利用系数,降低成本[9]。

3.2 纪念建筑的母性关怀

越战是一场在美国饱受争议的战争,能挑起美国人复杂的情绪,因此越战纪念碑的设计就是个相当困难的表达。年轻的设计师林樱避开了传统纪念碑常常使用的阳性主题,以抚慰、疗伤、怀念和对话来替代图腾、功德式的宣教。越战纪念碑,设计成“大地上的一道伤痕”,用黑色花岗岩做表面,上面铭刻了阵亡者的名字。它与传统纪念碑不同,采用向下而行的纪念墙,将碑体与环境融合,平和地根植于大地[11]。当凭吊者找到死者名字的瞬间,在磨光的深色花岗岩上也同时映出凭吊者自己的身影,取得了如同与死者相见、握手、拥抱的艺术效果[12],在那一刻生者和死者得到了沟通,能够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鸣。而这一大地的“切口”,正如母亲般容纳一切,将逝去的儿子重新收回怀抱(图5~6)。

图5 越战纪念碑俯视图

图6 越战纪念碑局部效果图

林璎以女性柔软的方式雕刻大地,以极简的形式设定对话气氛,给予人们更多的是悲悯、感怀和沉思。纪念的方式带有母性的宽容,生、死、大地、伤疤、母亲、怀抱是主题,这些母性的灵感抒发了林樱的表达。

3.3 日常生活的女性视野

玛莎·舒瓦兹作品的魅力在于设计的多元性,不断挑战景观设计的准则。由于受到各种艺术流派的影响,她不断地尝试新的材料和新的可能,作品没有固定的模式,风格让人难以预料,许多作品选用了非常绚丽的色彩。在一些条件困难、看似无可作为的地方,玛莎总能另辟蹊径,以非常规的手段,设计出出人意料的作品[13]。

百吉饼花园(图7~8)是玛莎1979年的作品,位于住宅北面6.7m见方的小花园,花园中原有2个高40cm的黄杨绿篱方环,在内外环绿篱之间,布置了宽75cm的紫色碎石地面,上面等距放置了96个做过防水处理的面包圈[14];在内层绿篱里面,等距种植了30株紫色的藿香。起初设计师夫妇在设计这块空地的理念上产生了分歧,玛莎趁丈夫出差的时间,利用日常生活中经常烘烤的百吉饼,打造了这样一座充满趣味的小公园。这个花园用诙谐的面包和严谨规则的几何形式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尽管花园很小,但依旧能让人过目不忘。玛莎认为百吉饼价格便宜又容易安装,可降解又没有污染,既无需灌水,也能在阴凉处“茁壮地生长”。而她对日常生活中厨房食品形式的关注和表达,往往是男性所忽略的。

图7 百吉饼花园平面图

图8 百吉饼花园效果图

结语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建筑、园林的建设,都是受到“男性原则”或“男性标准的影响”,女性长期处于“不在场”的位置,是被边缘化的群体。现代社会诉求男女平等,然而受一贯的设计模式影响,将人视为“无性别差异”的群体对待,对男性女性的心理体验和心理需要诉求的表达呈趋同现象[15]。实际上,这种“无性别差异”仍旧保留着男权文化的底色,漫长的思想积淀渗透到技术发展中,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习惯。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具有女性思维特征的设计逐渐成为一种能够获得大众认可的审美品味,通过当今社会很多出色的设计作品,我们不难想象,设计师应用女性思维来进行设计是对现代设计的重要补充。既然设计有不同的性别特点,我们也应该从多个角度看待女性设计,对女性设计的思维和表达进行关注。在当今的建筑、风景园林行业教育中,这种“无性别差异”也恰恰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坐标起点。

资料来源:

图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70528;

图2:作者自绘;

图3~4:http://www.treemode.com/case/168;

图5:http://yiker.trueart.com/20116600/article_item_10816_1.shtml;

图6:http://www.xici.net/d189381538.htm;

图7~8:http://www.sohu.com/a/271833665_656548。

猜你喜欢
空间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QQ空间那点事